孫強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文化產業在不斷發展進步,所以對一些新型專業也開始逐漸重視起來。播音主持專業作為藝術專業中的重點項目,其一直被各高校所重視。而隨著新聞傳播形式的不斷變化,工作領域在播音主持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員應具備一定的語言技巧,發音要標準且吐字要清晰,同時還需具備情感表達技巧。所以主持人員應加強自身實力和專業性的提高。鑒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當前的狀況,簡要研究了播音主持中的語言技巧與情感傳達的內容,以期提高播音人員整體素質。
關鍵詞:播音主持;語音技巧;情感傳達;研究
播音主持專業的要求逐漸升高,所以在學習時需要把控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主持人,則應保證在報道過程中,做到發音準確、吐字清晰,同時還需注重情感表達,這些都需要進行長久的練習。播音主持人員應通過各種方式努力提升自身的播音專業性以及其他能力,進而促進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進步,為受眾提供優質服務。鑒于此,本文主要從現今的情況出發,對播音主持中的語言技巧與情感傳達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播音主持中的語言技巧練習
語言的技巧也就是語言表達的能力決定著播音主持工作的質量。現今眾多節目都需要語言以及情感進行信息的傳遞,主持人需運用自身的技能,在保持信息吸引力和準確性的基礎上,向公眾及時傳遞信息,進而縮小節目和大眾的距離。很多主持人口音較為奇怪且口齒并不清楚,在進行新聞播報時用詞不夠準確,久而久之則可能導致觀眾對其失去興趣[1]。在新媒體時代,觀眾選擇一檔節目的想法較為主觀,此時則更需要播音主持人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進而吸引到更多的觀眾或聽眾。
語言技巧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有些娛樂性節目相對來說并不十分注重“語言技巧”,從而導致大眾有被消費和娛樂的感覺,而這種盲目追趕潮流的習慣,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從一開始就違背了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目的。
對于這樣的情況,在播音主持教學中,教師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技巧,提高其專業素養。播音主持行業屬于一個年輕的行業,所以在改變的過程中,應從各方面做起,注重整體性,保證主持人們的語音標準以及用詞規范,尤其是具有影響力的節目或媒體,應發揮自身的表率作用,利用自身的能力影響行業現狀。
播音主持人基本技能如果不過關,比如在進行播音時無法進行脫稿播報,則可能導致現場出現各種不必要的狀況。此時應該提高的就是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臨場應變的能力,但就現今的情況來看,許多主持人在進行新聞播報時,常常不自覺的帶有口頭語。
對于類似的情況,播音主持專業的人員應及時將自己所參加的節目進行定位,明確節目的含義等,在播音時,可將時間留給主題和內容,切記不可盲目表現自己填補時間。主持人應注重“度”,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能和語言能力掌控全場。
二、播音主持中情感傳達的練習
眾所周知,新聞媒體行業屬于影響力較為明顯的行業,其主要負責信息的傳播,而主持人則是各種媒體節目的“代言人”,這就要求其在傳遞信息時,應注重為觀眾帶去正向且積極的價值觀導向。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遞信息的軟件也開始層出不窮,如微博、微信、豆瓣、抖音等,這些新媒體平臺的出現令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及范圍不斷擴大,但久而久之就會發現,很多信息參差不齊,“假”新聞不斷攻擊人們的眼球,進而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所以對媒體主持人們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越來越規范化。
文字稿件一般沒有過高的情感傳達能力,但是經過主持人用語言進行闡釋,則可能發揮其情感傳達的作用。因此,在進行稿件報道時,主持人應注重將文字變為情感表達,仔細理解文字中所包含的感情,而后將情感進行加深,便于觀眾理解和接受。播音主持也是藝術創作,所以主持人在完成播音工作時,應將自身情感進行融入。
在進行報道的過程中,加入一定的時代元素可有效提高情感傳達,不管是娛樂性節目還是新聞類播報,信息的傳遞都應注重實效性,所以在稿件出現之前,主持人就應及時了解相關背景[2],例如在對某社會事件進行報道時,主持人需要將社會文化背景進行充分了解,而后才能方便情感的輸出,便于觀眾進行理解與接收。
關于節目類型也是應仔細考慮的問題,主持人的播報應考慮節目的定位,在語言表達方面應符合整體的情況,注重分寸至關重要,在保持娛樂效果的同時,還不應失去嚴肅性、杜絕諂媚和夸張。主持人還應站在觀眾立場來考慮問題,情感傳達的過程應是微妙且細致的,在表達時,還應掌握好節奏,這樣才能保證令觀眾滿意。
結束語:
總而言之,播音主持人應具備一定的語言技巧和情感傳達能力,在進行播音主持的過程中,需考慮各種情況,而后做到隨機應變,對現場情況進行整體把控。播音主持的工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應積極搜集資料,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以及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許錦偉.播音主持中的語言技巧與情感傳達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9,8(16):164-165.
[2] ?許莎莎.播音主持中的語言技巧與情感傳達策略分析[J].記者觀察,2019,(21):58.
(作者單位:武昌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