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現代教育體系隨著經濟時代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完善,高職教育是學校教育體系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在中國發展起步,較落后的教育觀念仍然存在于高職教育當中,使得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相對緩慢。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職業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語文教學是高職教育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對學生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基于學生職業語文能力培養的高職語文教學。
高職教育當中的語文教學更加注重語文的實用性,通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和職業語文能力的發展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因此,教師在高職語文教學當中應當基于學生的職業語文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與普通高中相比,高職語文更注重通過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促進語文職業能力的提高,教師更要根據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設計語文教學活動,使語文教學更加符合其專業發展的需要,可見,基于學生職業語文能力培養的高職語文教學首先能夠使學生在獲得必要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掌握更加符合未來職業發展的語文基本素養,使高職教育更加適合學生終身發展和職業發展的需要,其次,基于學生職業語文能力培養的高職語文教學能夠通過語文學科當中蘊涵著的豐富優秀文化精神和人文素養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促進高職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提升,幫助學生獲得健全的人格。最后,高職語文教學能夠通過基礎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言的運用和實踐將語文學科的使用價值凸顯到最大。
2.1 挖掘語文人文性,融入職業性
語文學科蘊涵著豐富的優秀人類文明成果,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思想道德品格的重要途徑,這些都是學生職業基本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挖掘語文學科當中人文性的同時教師還要注重根據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將職業性融入到語文教學當中。例如,在講解《論人生的不同階段》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同學們,我們的發展是有不同階段的,比如現在大家就處于接受教育的階段,將來我們還會有很長的職業生涯階段,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階段的收獲為我們下一個階段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大家只有達到每一個階段的基礎,才能夠收獲豐富的人生。而每一個大階段之下又會有很多個小階段,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目標和方向將自己的職業生涯計劃劃分為不同的階段,然后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計劃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更好的規劃,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得到有效地鍛煉,不管是什么職業,口語表達能力都是學生職業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之中可以注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接著,在學生討論完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充分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語文課本當中蘊涵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挖掘語文課本當中的人文性,再結合學生的職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將人文性和職業相結合融入到語文課堂,使語文課堂成為間距人文素養和職業素養的知識殿堂。
2.2 重視實踐培養,促進知識應用。
語文基本能力包括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而這些能力在學生的職業發展生涯當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職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根據整體的課程設計制定能力訓練的各項任務,通過語文教育進一步鍛煉學生的鑒賞能力,重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訓練。例如,在講解《牡丹亭游園》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是昆曲當中的一個名曲,我相信大家都已經聽過了,這篇課文當中所選的橋段就是該曲目當中最經典的橋段,也是最凸顯人物性格的橋段,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表演的形式來學習這篇課文。首先請大家分組閱讀課文,然后進行角色的分配。”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的積極性紛紛被調動起來,積極地參與到了小組討論之中,在學生主動性被調動起來的基礎之上,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課文閱讀,理解課文的含義,同時,引導學生參與到表演當中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將文字轉化為自己的肢體動作,表演不僅需要學生充分挖掘閱讀文本當中的含義,還需要學生各方面的協調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和知識的應用高效的完成表演,在表演結束之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和積極的評價,對學生的整體表現狀況和團隊協作能力進行解讀,從而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另外,教師要注重挖掘課文當中的思想內涵,在學生表演完之后引導學生:“雖然這個劇本開始寫的是愛情故事,但是大家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之后就能夠發現,這樣的愛情故事背后蘊涵著的是人民反對封建禮教束縛的思想,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大家一定要聯系多方面的背景進行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將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要融入到了語文課堂當中,通過促進語文知識的應用與轉換凸顯了高職語文教學當中的職業性
2.3 結合專業特點,突出語文實踐性
在高職語文教學當中融入職業性能夠有效地提升語文質量和效率,保證語文教學的方向,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具體的職業發展方向適當地調整語文教學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突出語文教學的實踐性。例如,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我的母親》,大家將來也會邁入教師這個行業,語文綜合能力就是同學們必須要具備和掌握的一項能力,接下來這篇課文就讓我們一起來分組進行學習。按照小組劃分的順序,每個小組負責一個部份的課文講解,最后,我們再來進行集體,展示大家在小組學習的過程當中注意要對每部分的內容大意,修辭手法,表現技巧等作出綜合性的學習,以便做出全面的講解。”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開始展開激烈的討論閱讀,針對學前教育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需求多引導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將語文課堂轉變為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通過學生講解課文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職業技能。接著,教師可以讓每個組選派一個代表進行課文的講解,高職學生已經具備了充分的自主學習能力,結合學生專業特點的語文教學更能夠突出語文教學的價值和實踐性。另外,在指導寫作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增強應用文的寫作,產品說明書以及報告等類型的應用文是學生將來職業發展生涯當中必備的能力之一,在語文寫作教學課堂當中,教師就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針對這些板塊進行訓練:“今天的作文,我們來見一個產品說明書寫完之后,大家再來朗讀自己的產品說明書,以便進行互相交流和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當中獲得具有自己專業特點的實踐訓練。
綜上所述,基于學生職業語文能力培養的高職語文教學能夠使學生在獲得必要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掌握更加符合未來職業發展的語文基本素養,使高職教育更加適合學生終身發展和職業發展的需要,并且通過語文學科當中蘊涵的豐富優秀文化精神和人文素養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促進高職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提升,幫助學生獲得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師在高職語文教學當中應當將學生專業的職業性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融合,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在語文課堂當中增加實踐訓練,突出知識應用與實踐培養,從而挖掘語文學科當中幫助促進學生職業語文能力的因素。
(作者單位:松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