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斌
摘 要 BBT(班班通)條件下物理習題課的教學應注重概念精選習題教師發揮好主導作用,才能培養學生思維,提升學生能力。
關鍵詞 BBT(班班通);物理習題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11-0111-01
物理教學中,習題課是有四大作用:鞏固知識、加深理解;培養能力、掌握方法;聯系實際、走向社會;教學反饋、教學評價。下面談談筆者在習題課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及體會。
一、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教師要求學生復習公式。筆者一般是利用“BBT”出示知識競賽題,叫兩名學生在電子白板上以競賽形式答題,通過“班級優化大師”對其進行評價鼓勵,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其次,教師應該先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基礎知識,使學生掌握應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題的基本方法及運用的要求,進而使學生形成解答物理習題的基本模式,為進一步深化做好準備。
反思:習題課的教學,首先要引導學生復習相關知識點,做到復習要有針對性并將復習的知識形象生動化,增加知識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復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利用“BBT”出示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實際的習題;不同學生有不同對待的策略,教師課前可以準備幾組難度不同的習題,由學生選做,避免優秀學生和學困生無所事事。
二、精選習題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和解題能力是習題課的核心任務。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對習題的選擇是關鍵。
(1)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理論聯系實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重要方法。例如,教師用“BBT”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上午7:35早讀課,老師家到校的距離是3km,如果騎車的平均速度是5m/s,問老師7:30從家動身會遲到嗎?學生都忙著幫老師處理這個問題。解題后發現老師遲到了。教師接著提出如果要不遲到必須在什么時刻前動身。這樣編排的習題指導學生把理論運用于實際,使學生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
(2)注意一題多解,擴展學生思路。“一題多解”是指通過不同的思維途徑,采用多種解題方法解決同一個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啟迪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教師用“BBT”出示這樣的一道題:實驗室需要購買4kg的酒精,用容積為4.5L的容器夠裝嗎?先讓學生解答,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用求4kg酒精體積的方法來判斷。為了起到一題多解的作用,教師進而啟發學生從4.5L的容器能裝多少千克的酒精和4kg的某種液體體積為4.5L,這種液體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擴散思考。通過練習,促進知識遷移,并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3)注意一題多變,誘導學生思路。在習題課中的“一題多變”是指從多角度、多方位對例題進行變化,引出一系列與本例題相關的題目,形成多變導向,使知識進一步精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利用“BBT”出示這樣的動畫場景:“一列火車長200m,以15m/s的速度通過一座長1.6km的大橋,問需要用多少時間?”學生解答后,教師把題目改為:“如果這列火車以相同的速度,通過另一座橋用150s,那么橋有多長?”還可以把這道題改成:已知火車長、橋長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過橋速度;已知橋長、火車速度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長等題目。通過這種“一題多變”的習題探討,開拓學生思路。
反思:對于習題課的教學,教師要注意以下策略:①教師必須板演例題,板演例題必須格式規范,過程嚴謹,條理清楚,給學生做好示范;②不同學生不同對待,避免優秀學生和學困生無所事事;③變式訓練的策略:在一個題干上通過增加條件逐漸提高習題難度;④一題多解的策略:通過一題多解,訓練并強化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三、習題課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物理習題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筆或動口解答物理問題。大部分時間是學生活動,而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指點、引路兩個方面。
(1)指點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教師應抓住時機,找準癥結,予以指點。例如,學生在學過二力平衡后,教師用“BBT”展示起重機吊貨物的場景:“起重機將重為G=100N的物體在勻速提起、靜止空中、勻速下降3種情況下起重機對物體的拉力分別為多少?”在“BBT”上出示幾組選項,叫學生上來選擇,并用“班級優化大師”進行評價。大多數學生總認為勻速上升時拉力大于重力,勻速下降時拉力小于重力,這就說明學生被物體“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勻速”。找到癥結后,教師提出:“如果物體受平衡力作用,它將如何運動?”從而解開這個教學難點,使學生對概念有了進一步認識。
(2)對于難度較大的綜合題,教師應采用降低梯度、分設疑點的方法,突出解題思路,把學生引上正確軌道。
反思:利用“BBT”上“班級優化大師”對學生參與習題課的過程進行激勵性評價,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課堂氣氛不再沉悶、乏味,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總之,習題課的教學不僅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關系,而且還應最大程度地調動發揮學生的內在因素和他們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