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煥勤
摘 要:小學創客教育教學效果如何關涉小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合作精神等的培育與開發。通過問卷調查,采用多重對應和多重應答交叉分析方法對小學創客教育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學生社會屬性、教師是否參加過創客培訓、學校是否重視創客課程的開設與創客課程實施以及創客課程評價方式等方面,其對教育教學效果的影響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在對創客教育的了解狀況、教師是否經常關注創客課程的實施與創客課程實施、教師培訓時長等方面對小學創客教育教學效果沒有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創客;教育教學效果;影響因素;差異性
一、引言
2016年《地平線項目區域報告(基礎教育)》預測未來5年或更長,學生將從消費者轉變為創造者,實現親自動手的體驗式學習,報告還將創客空間列為教育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2016年《地平線項目區域報告(高等教育版)》指出創客空間在兩到三年內越來越多的使用,并在報告中提出推進創新文化是高等教育未來五年的關鍵趨勢之一。自2014年開始,全國陸續開展了與創客教育相關的論壇活動,進入2015年,越來越多的大學和中小學開始實施創客教育。不少學校取得了豐碩的成績,但就目前的情況看,小學的創客教學還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何創建創客空間、如何開展創客教育、開設什么創客課程、如何培養創客教育師等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尤其是創客師資的缺乏問題一直是制約創客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通過對Z市小學創客教育的教學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找出創客教育在小學教學中的實施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創客教育有效實施的因素等,并在研究結論的基礎上,提出小學有效實施創客教育教學的策略。
二、文獻回顧與理論分析
國內學者對創客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創客教育的價值;二是創客空間建設;三是創客課程開發;四是創客師資培養。關于創客教育的價值:如楊緒輝[1]、李凌云[2]、楊現民[3]等認為創客教育融合了創新教育、STEM教育,并結合項目教學學習方式將恰到好處的教育模式運用到了傳統教育相對保守的教育方式中。郝新春基于中小學創客課程案例開展實驗研究,驗證了Snap+Arduino作為創客教育平臺在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提升動手能力方面的有效性。[4]羅建航指認為通過創客課程的實施,學生的動手實踐和思維能力創新得到了不斷提高。[5]普遍的研究者認為,創客空間的建設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創客教育的實施。張文蘭認為創客課程的目標是在跨學科知識應用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6]董同強針對目前創客教師短缺的問題,提出加大以提升教師的創客素養為目的的培訓推動中小學創客教育的發展。[7]
梳理前人研究可知,對小學創客教育教學效果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體現在對創客教育的認知,創客課的認知與開設、創客課程的實施與組織管理以及創客課程的評價方法。學校辦學主旨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學校課程教育教學效果歸根結底應落實在對培養對象——生產生積極影響。據此,本文擬從學生的社會屬性維度,學生對創客教育的認知、對創客課程的認知與開設維度以及創客課程的組織與管理、創客課程評價方式維度考察對小學創客教育教學效果的影響。
三、數據來源、變量設置與方法
(一)數據來源
通過選取Z市公辦小學范圍內的610位參加了本校創客學習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610份,回收610份,有效問卷610份,有效回收率100%。具體基本信息如下:從性別來看,男生為280人,占45.9%;女生為330人,占54.1%。從地域來看,來自于城鎮的為300人,占49.2%;來自于農村的為310人,占50.8%。
(二)變量設置及方法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為小學創客教育教學效果。教學效果最直接的體現在對小學生產生的影響上。因此,本變量通過問卷題項“創客教育教學給學生帶來的影響”來測度。圍繞本題項共設計了10個指標,即轉變了學習方式、培養了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增加了生活體驗、提高了分享意識、培養了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培養了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問題意識和主動探究的能力、掌握了更多的基礎知識以及無明顯變化。因該題項為多項選擇題,故在考察教育教學效果時采用多重交叉分析和多重響應分析法。
解釋變量即小學創客教育教學效果影響因素。通過文獻梳理,在借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本文將小學創客教育教學效果影響因素概括為六個維度。一是學生社會屬性維度;二是對創客教育的認知;三是對創客課程的認知及具體實施情況;四是創客教師培訓情況;五是創客課程的組織與管理;六是對創客課程評價。
四、影響創客教育教學各因素多重對應以及多重應答交叉分析
創客教育各維度對創客教育教學效果的影響究竟如何?基于創客課程教育教學效果的考察,利用SPSS,通過將各維度解釋變量與“給學生帶來的變化”這一多重響應被解釋變量來進行多重對應分析以及多重交叉表分析,以揭示各維度變量與教學效果:“學生變化”的關系。
(一)社會屬性維度
將性別、學校所在地區作為社會屬性變量,利用多響應交叉分析方法,經過卡方檢驗,結果顯著性水平小于0.05,可知二變量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由多重交叉分析列比例比較表(如表1所示)可知,女生比男生在增加了生活體驗、提高了分享意識、提高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問題意識和主動探究的能力方面變化更大,男生在掌握了更多的基礎知識方面比女生變化更大。
利用多響應交叉分析方法,經過卡方檢驗,結果顯著性水平小于0.05,可知二變量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由列比例比較表(如表2所示)可知,結合Z檢驗,農村學生相較城鎮學生在轉變了學習方式、培養了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培養了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問題意識和主動探究的能力、掌握了更多的基礎知識等方面獲得的積極變化更大,而城鎮學生相較農村學生在增加了生活體驗、提高了分享意識、培養了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獲得的積極變化更大。
(二)創客教育認知維度
如前所述,為考察小學創客教師教育效果影響因素,課題組擬從五個維度予以考察。其中創客教育認知維度是考察小學創客教師教育效果的維度之一。
創客教育認知主要包含對創客教育的了解、關注等方面。在做多重變量對應分析時,將“了解創客教育”、“關注創客教育”作為補充變量,將創客課程實施對教師的影響變量下的各個水平作為分析變量,變量權重定義為1;針對各變量離散化設置,采用對每一因素指定分組方法,類別數設置為相等,將將了解、關注創客教育變量選入類別圖,將創客課程實施對教師的影響變量各水平選入聯合類別之后進行分析。經過37次迭代,最終收斂,從二維辨別度量圖可知“了解創客教育”、“關注創客教育”兩個變量存在高度相關,故刪除“關注創客教育”這一變量,只將“了解創客教育”這一變量引入多重變量對應分析,得出如下圖1結果:
從圖1辨別度量圖中可知,“對創客教育的了解”變量與“創客課程實施對教師帶來新變化變量”變量各水平因素之間不存存在密切聯系。
利用多響應交叉分析方法,經過卡方檢驗,結果顯著性水平為0.18,大于0.05,證明二變量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由此可知對創客教育的了解的狀況如何對創客教育教學效果的影響沒有顯著性。
(三)創客課程教師培訓維度
采用多響應交叉分析方法,經過卡方檢驗,可知由于有20%的期望單元格計數小于5,結合列比例比較結果可知,教師是否參加過創客課程相關培訓與學生因創客課程的實施帶來的新變化具有顯著性差異,(如表3所示)卡方檢驗P值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而“接受創客課程培訓中時間最長的一次”、“創客課程教師的培訓中哪一種方式最有收獲”與“創客課程的實施給學生帶來的新變化”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Sig值大于0.05,因而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可以認為教師接受創客課程培訓對于創客課程實施給學生帶來的積極變化具有較大影響。因而應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提升教師創客素養提升教育水平,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四)創客課程的認知與開設實施維度
1.創客課程的認知
創客課程與實施維度包含創客課程認知、創客課程的開設與組織實施。將這一維度下的變量與“創客課程實施給學生帶來的新變化”變量進行多響應交叉分析,經過卡方檢驗,可知由于有20%的期望單元格計數小于5,結合列比例比較結果可知,教師對創客課程的了解狀況與學生變化的顯著性無意義,而學校對創客課程的重視程度與學生因創客課程的實施帶來的新變化具有顯著性差異,卡方檢驗P值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由二變量列比例比較表(如表4所示)可知,學校重視創客課程在轉變了學習方式、培養了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增強了問題意識和主動探究的能力、掌握了更多的基礎知識等方面給學生帶來了新變化,而學校不重視創客課程的實施,由創客課程的實施僅僅是增加了學生的生活體驗。
2.創客課程的開設實施
創客課程的開設實施基于四個方面,一是資源開發,二是內容開發,三是課程目標與主題的設定與來源,四是教師的組建。圍繞四個變量,結合創客課程實施給學生帶來的變化進行多重響應交叉分析。卡方檢驗結果顯示,貴校開設創客課程實施內容的開發情況、貴校創客課程的教師隊伍如何組建二變量Sig值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經過整理在z檢驗之下,獲得表4所示的內容開發、教師組建與創客實施給學生帶來的變化構成的多重相應交叉列比例比較表。如表5顯示,自主開發創客課程與借鑒其他資料、照搬其他資料、還沒有開發等因素在學生掌握了更多的基礎知識方面具有顯著性,說明,自主開發創客課程相較其他做法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在教師隊伍組建方面,全部為兼職教師給學生帶來的新變化相較全部為專職教師、專職為主兼職為輔、兼職為主專職為輔在增加學生生活體驗具有顯著性。表明,全部兼職教師的形式相較其他教師組建形式更能增加學生生活體驗。
(五)創客課程的管理與組織維度
小學創客課程的管理與組織維度下涉及三個變量,即:“創客課程活動組織形式”、“活動過程中的師生關系”、“創客活動中的學生管理方法”。將這三個變量與“創客課程實施給學生帶來變化”變量進行多重響應交叉分析,得出列比例比較表6。
由卡方檢驗結果可知,由于Sig值小于0.05,創客課程活動組織形式與創客課程實施給學生帶來變化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通過多重響應交叉表以及經過Z檢驗的列比例比較分析得知,創客課程活動組織采取“個人自主研究”與“以小組為合作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和“個人自主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相比在使學生掌握更多基礎知識方面影響更大,而采用“個人自主與小組合作相結合”方法與采用“個人自主研究”、“以小組為合作單位進行合作探究”方法相比在“提高了學生分享意識”方面影響更大。
(六)創客課程評價方式維度
創客課程評價方式維度選取“評價主體”和“評價學生方式”兩個變量。利用多響應交叉分析方法進行進一步分析,可知“評價主體”和“評價學生方式”兩個變量卡方檢驗Sig值小于0.05,具有顯著差異性。又經過bonferroni校正調整,結合列比例比較表分析可知(如表7所示),課程評價主體方面,采用學生評價主體進行評價相較其他評價主體評價在創客課程實施后對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影響更大;在評價學生的方式中,采用檔案袋評價法相較其它評價學生方法在創客課程實施后更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而采用成果展示法相較其它評價學生方法在創客課程實施后更有利于增加學生生活體驗。
五、結論及對策建議
通過對z市部分小學開展創客課程實施情況調查,利用SPSS統計軟件對創客課程教育教學效果影響因素進行多重對應以及多重應答交叉比較分析可知:在學生社會屬性方面,不同性別學生與“增強了學生問題意識”,學校所在不同地區與“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在創客教育認知方面,數據表明,對創客教育的了解的狀況如何對創客教育教學效果的影響沒有顯著性;創客課程的認知與開設實施方面,教師是否經常關注創客課程的實施與創客課程實施給學生帶來的新變化沒有密切關系,而學校是否重視創客課程的開設與創客課程實施給學生帶來的新變化存在密切關系,另外,學校校開設創客課程實施內容的開發情況、教師隊伍組建情況具有統計學意義。教師參加創客培訓方面,教師是否參加過創客課程相關培訓與學生因創客課程的實施帶來的新變化具有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培訓時長、培訓方式對提高學生收獲感,沒有顯著性差異;在采用創客課程評價方式方面,采用學生評價主體進行評價相較其他評價主體評價在創客課程實施后對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影響更大。在評價學生的方式中,采用檔案袋評價法相較其它評價學生方法在創客課程實施后更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而采用成果展示法相較其它評價學生方法在創客課程實施后更有利于增加學生生活體驗。
據此,可有針對性地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加強創客教師培訓,盡可能擴大培訓覆蓋面,做到每位創客教師都輪訓一次;在培訓方式上盡可能多采用研究課的形式滿足教師的個性化需要,提升教師培訓效果,進而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其次,針對創客課程的評價,采用引入學生評價主體,結合教師、專家主體的評價形式,在綜合采用多種評價方法的基礎上,突出檔案袋評價法,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管理,提高學生積極性;第三,在創客課程內容的開發方面,有條件的學校鼓勵自主開發,也可以在借鑒別人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予以創新,條件不具備的學??梢跃偷厝〔?,力爭建立屬于本校特色的創客課程,避免教學流于形式;第四,由于客觀原因城鄉教育資源存在不平衡,農村創客課程實施存在諸多困難。為此,教育部門理應堅持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理念,在創客教育實施上向薄弱小學特別是農村薄弱小學傾斜,或建立城鄉小學創客教育手拉手機制,促進城鄉小學創客教育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緒輝,沈書生.創客空間的內涵特征、教育價值與構建路徑[J].教育研究2016(03):28-33.
[2]李凌云.高職院校創客教育的價值、現狀及優化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6(24):57-59.
[3]楊現民,李冀紅.創客教育的價值潛能及其爭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02):23-34.
[4]郝新春.創客教育的教學實踐研究—以 Snap+Arduino 平臺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8(07):129-133.
[5]羅建航.區域創客教育課程的建設與實施——以肇慶市端州區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8(10):72-73+21.
[6]張文蘭,劉斌,夏小剛,萬松林.課程論視域下的創客課程設計:構成要素與實踐案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7(03):76-85.
[7]董同強,馬秀峰.中小學創客型教師參與式培訓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03):113-119.
本文系2018年度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鄭州市小學創客教育教學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研究,編號:2018-ZSJGYB-005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