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筠 崔佳倩 徐永潔 楊子鑒
摘 要:如今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有許多大學生由于無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無法正確的面對,繼而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心理障礙,使得自己的生活狀態變成了一片灰暗,甚至有一些產生自殺的傾向和行為。習近平主席提出,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對于青年成長各方面都表現的尤為關心。對此,心理健康也成為了各高校的關注點之一。朋輩心理自助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互相給予心理安慰、鼓勵、勸導和支持,提供一種具有類似于心理咨詢功能的幫助活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朋輩自助互助心理;咨詢
近年來,各個高校都開始高度重視關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過,心理咨詢是通過與個體持續的、直接的接觸,向其提供心理幫助并力圖促使其行為態度發生變化的過程。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成為了各方面都高度集中的問題。心理健康決定著成長發展。大多數人們都會通過心理咨詢的來了解自己的問題,排憂解難等,朋輩心理輔導更好的讓人們認識到自己,從而去發展自己,使得自己更加完善。因此,習近平青年觀指導下朋輩心理教育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以習近平青年觀為基礎,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研究朋輩心理自助互助的含義、主要特點以及其主要成效,分析朋輩心理自助互助在各高校的成效及其表現,表明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應促進朋輩的發展,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更為完美的方案。
一、解讀習近平青年觀及朋輩自助互助心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少年工作,親切關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青少年工作發表了一系列的重要的論述,思想豐富,深刻論述了青少年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指明了當代青少年的歷史使命和成長道路,引導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勤奮,學習努力工作。
據研究表明,人們通常會與其相近的同伴們及其朋友們來傾訴自己的經歷,愿意去傾聽他們的建議。包括在他們遇到一些問題時,他們往往第一時間就會找自己的好朋友尋求他們的意見。因此,朋輩心理自助互助就是利用廣大青少年現如今的這一特點來對青少年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涵義
朋輩心理輔導(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指年齡相當者對周圍需要心理幫助的同學和朋友給予心理開導、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種具有心理輔導功能的幫助,具有自發性、義務性、親情性、友誼性和簡便有效性,通常是由同齡人來擔任輔導員。
“朋輩”指與其年齡相當,朋友一樣存在。互助就是互相幫助。由同齡人擔任心理輔導員,可以幫助心理輔導老師去解決同學們較為簡單的心理問題,同學們之間相似的觀念,生活習慣對其輔導工作具有顯著的作用。因而,朋輩心理互助是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
(二)特點
朋輩心理輔導遠遠沒有常規的心理輔導專業者來的專業性。但卻能產生專業心理輔導所想不到的的效果。因此,朋輩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相互性。在“朋輩”教育研究中幫助者和被幫助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他們可能會隨著環境和心境的變化而相互轉換各自的角色。
2、涉及范圍廣。根據相關的心理研究表明,當你問道“你最喜歡和誰待在一起的時候”,大多數高校青年們會選擇自己的朋友或者班級里的同學。顧名思義,對學生影響最大的還是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其他年輕人,而不是我們認為的父母或者老師。因而,同輩范圍很廣,我們心理咨詢所涉及的對象也很多。
3、簡便。朋輩心理輔導,不需要很大的場合,也不需要特定的時間更不需要去尋找機會去了解,學生們會在聊天的過程中吐露自己的心聲。
4、見效快。擔任朋輩工作的人通常是當事人比較要好的朋友或者同學,易于接觸也易于去了解真實情況,甚至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也容易被其當事人所采納,能夠及時有效的緩解其心理壓力。
(三)工作原則
1、明確遵守保密原則,不能像除當事人以外的人透露關于當事人的任何信息,不像其他人闡述當事人情況并且尊重當事人的合理要求,作為朋輩輔導員,要具有明確的義務責任,樂于為同學們服務,營造良好的氛圍。不逾越兩者之間的關系。
2、在輔導過程中當自己遇到困難時,要及時與專業老師交流,并是要在最小的范圍內尋求幫助,不能隨意拿當事人的問題去他人商討解決方法并且在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將其轉交給專業老師。在不適合的場所,不能以朋輩輔導員身份幫助其他同學進行輔導。不能在不適合的場所以心理輔導員的身份向所需要幫助的人進行輔導。但是,如果當事人有自傷、傷他的行為傾向或是法庭要取證時可以突破保密原則。
3、作為朋輩心理輔導的主要任務是思想溝通,而非心理分析。所謂:“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要不良情緒或者心靈創傷得到了宣泄和撫慰,自然就通了,心病也自然就好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朋輩心理輔導的工作就等于溝通。
二、朋輩自助互助基本態度
良好咨詢關系是輔導的第一步,也是輔導員能夠順利進行的保證。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尊重、溫暖、真誠、積極關注,特別是通情達理是建立良好咨訪關系的必要條件。
尊重。是建立良好咨訪關系的重要條件,是有效助人的基礎。可以給當事人創造一個安全、溫暖的氛圍,從而最大程度地表達自己。可使當事人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納,獲得一種自我價值感。
溫暖。多點友好、熱情,減少點距離和偏感性成分;溫暖與尊重相結合,情理交融,但也要視情況而定,因人而異。
真誠。真誠一方面可以為求助者提供一個安全自由的氛圍;另一方面,朋輩心理輔導員本身的真誠為求助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榜樣。真誠應該實事求是,應該適時適度。真誠是內心的自然流露,不是靠技巧所能獲得的,它建立在對人的樂觀看法、對人有基本信任、對求助者充滿關切和愛護的基礎上,同時也建立在接納自己、自信謙和的基礎上。
朋輩是從滿足人們的各種心理需求而出發去解決的心理問題,在學校如何能夠更好地解決心理問題,在我看來,朋輩的發展將會是一種極其出色的方法。
三、高校促進朋輩心理自助互助的方法
據各項研究表明,朋輩心理自助互助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表現形式,是一種流行于各大高校的心理教育形式,以各學生為主,充分相信讓其參與并進行積極引導。有多種方式可來進行心理教育引導。
(一)互助式
互助式是一種以群體為主體。朋友同學之間互相督促、提醒、啟發和鼓勵對方,這些方式往往比教師、家長來得有效極其重要。在這個方式下,學生既是被動者,同時也是主動者。通過情感的交流,用自己最真心地感受、體會、經驗去幫助其他人,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改善自己,主動糾正自己的一些錯誤行為。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角色扮演
由學生扮演各類角色,如老師、醫生、班長、服務員等角色。讓其每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和不同的環境、場合去不斷調節自己變換自己。適應其不同環境,擁有應變能力和一些社交技巧。
(三)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主要由一些專門授過心理學方面知識的人員或者老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需求和特點再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運用一些心理知識、教育學的理論及方法來對學生施加影響,使其學生能夠更加的了解自己,改善原有錯誤的想法。在學習上,生活上獲得理想甚至完美的成效。
四、開展朋輩心理自助互助活動
開展這方面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如何對待他人和自己。學校開展朋輩活動,使其被動變主動,培養學生的良好素養和心理素質。像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展過程一樣,心理輔導也要遵循一定的步驟。但這些步驟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而不是機械劃分的階段。
(一)開端
介紹心理輔導的性質和原則。特別要講明尊重隱私的保密性原則。建立初步的信任關系心理輔導,有的來詢者并不了解它的性質,特點和輔導所要遵循的原則,因而初次來詢者心中不免忐忑不安,存有疑慮。輔導人員應通過自己的工作,為他們解開疑團。
(二)了解問題
主要是通過來詢者的自述,了解他們存在的問題。了解應注意兩個方面,一是來詢者的基本情況;二是來詢者存在的心理問題。了解基本情況有助于分析其心理問題產生的社會背景。通過來詢者的自述和必要的詢問,弄清他們當前究竟為什么問題所困擾,問題的嚴重程度如何;問題的持續時間有多久;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他本人對此有無明確的意識等等。
(三)分析診斷
首先要弄清來詢者的問題屬于何種類型,是學習工作中的問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問題,還是青春期發育問題或婚戀問題。從程度上看,是正常人的情緒不安,心理失衡,還是人格障礙,或者是神經癥,精神病等精神疾病,這些都是分析診斷中必須搞清的問題。正確評估來詢者心理問題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具有重要意義,以免發生不測事件。
(四)幫助指導
在對來詢者的基本情況以及問題產生的過程有了大致的診斷方向之后,相應的心理輔導者對來訪者各方面情況以及有了明確認識,緊接著就進入幫助指導的階段。
心理輔導者對幫助與包辦代替相區別的原則應當作首要主張,這也是輔導人員幫助來詢者達成來訪目的的前提條件。這里可以將心理輔導視同為——種磋商行為,相應的,資訪雙方自然的形成一種雙向的合作關系。心理輔導者在對來詢者的心情和所處情況有了充分認識之后,就能以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自身對人性問題的理解去幫助來詢者辨析自身情況的本質,切身了解產生的根源所在,積極樹立戰勝困難的決心,最后與其商討研究解決問題的途徑。
(五)輔導進入尾聲
在交談輔導進行得比較穩定的過程中,來詢者可能會向對方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以及談話過程中獲得的想法,并且從中總結出自己的意識和收獲,進而促使其確定下一步的行動方向。如產生這種較好的結果,心理輔導者應對其作出精神上的回應,盡量達到與來詢者意識同步的狀態,給予其足夠的鼓勵和信心。輔導人員可以通過對來訪者的輔導進行類別研究,分析來訪者情緒的變化,找出其思想拐點,而后進行追蹤研究,進而達到對自我經驗的提升。還可能出現的是一種并不樂觀的結果,即輔導未能生效或者效果不良。
產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輔導人員在基礎情況的分析上出現較大誤差,未能正確定位,導致治療走向出錯; 二是輔導人員的交談方式未能和來詢者達成一致,進而造成勸導無法被其接受;三則可能是定位精準且方案有較大的機會成立,但來詢者出于任何自身原因未能接受輔導者的幫助,以致雙方未能采取原先的交談計劃,進而就達不到設想的最佳結果。
五、結論
連續幾年的朋輩心理自助實驗,也讓我們深深的感到,開展這一活動,對于學生心理健康能起到很大程度的積極作用,能夠產生一些近乎完美的現象。在諸多的形式中,朋輩心理互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重要的形式,人們不僅需要經濟上的互相幫助更需要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互相幫助。因而朋輩成為越來越有效的形式!
(作者單位:江蘇海洋大學 應用技術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