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燕
摘 要: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的重視,高職院校迎來了高質量發展。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如何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了高職院校重點關注問題。本文從高職院校提升思想政治育人質量的重要性、當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展開,從課堂主渠道、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等方面總結提升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質量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育人質量;問題;路徑
自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出臺,職業教育迎來了春天,進入發展硬核時代,這也為職業院校尋求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機遇。作為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的綜合型應用人才的高職院校,思考和研究如何提升育人質量成為進入新時代的新使命。
一、高職院校提升思想政治育人質量重要性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圍繞“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成為了各級各類學校首要思考的問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對作為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的綜合型應用人才的高職院校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既是提升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工作,同時又是學生的成才成長的內生動力。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決定了高職院校育人的特殊性,從學生實際出發,立足學生需求,促進學生在學校尋求知識的同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高職院校思政育人質量工作目前現狀
(一)主渠道作用發揮不明顯,需進一步加強
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課目前存在教學方法方式單一,不少高職學生存在不重視,單方面認為思政課可有可無或對上課內容不感興趣,認為只要掌握好專業知識就行。
(二)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機制欠缺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更多的是發揮德育作用,而專業課更側重于智育。二者融合似乎能相得益彰。但是在具體的實踐融合過程中存在各自為陣,交流甚少的現象,甚至還有部分專業課教師認為只講好自己的專業課就行,而學生的思想教育更多的是思政課教師的責任,與自己無關,對于深刻挖掘專業課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存在不配合情況。
(三)思政育人協同機制不完善
當前思政協同育人格局不完善,存在脫節現象。學生管理工作者與思政課教師交流普遍較少,思政課教師更多局限于學生的課堂教學而忽視了學生的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高職院校提升思政育人質量路徑
(一)開設更具親和力和針對性的思政課堂,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
習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 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思政課教學主管部門應嚴格按照要求選用馬工程重點教材,開好開足思政課。
1.改進教學方法。從思政課教師入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模式,利用多媒體和各大學習平臺采用混合式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主動性。
2.創新教學內容。采用混合式教學方法和手段,立足校本文化,穩步開展“理論教學”“專題教學”。按照八個“相統一”要求,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專題式教學,豐富思政課內容。系統講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與實際相結合,將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貼近學生實際,用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素材案例和呈現方式把思政課的大道理講清楚、講明白。切實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課堂參與性,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對于思政課的獲得感。
3.加強實踐教學。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的思政課尤其顯得重要,而思政課實踐教學更是作為思政課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促使學生由認知轉化為行動的有力手段。將課內實踐、校內實踐、社會實踐和虛擬實踐相結合。利用實踐研學基地進行體驗式實踐教學。利用產教融合優勢,通過調研、志愿服務、專業實習等方式,加深實踐教學效果。依托線上學習平臺,構建實踐教學資源庫,組織學生在線學習,增強實踐教學的時空延展性。
4.以科學研究為引領,堅持教研相長,提升思政課教師綜合素質。鼓勵思政課教師認真鉆研思政理論課教育教學重點難點,積極撰寫教科研論文,踴躍撰寫申報科研項目,通過強化科研反哺思政課育人質量。思政課教師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培養,提升綜合實力。
(二)完善“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專業思政”融會貫通的課程育人體系
思政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 而各類通識課、專業課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重要資源。
1.構建思政育人體系。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核心,抓好關鍵課程,以專業課程為支撐,建設系列特色課堂,根據實際挖掘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發揮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專業思政的圈層效應。
2.做好頂層設計,實行思政課專職教師聯系專業制度,深刻挖掘各學科各專業課程的德育資源, 推動各學科“課程思政”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發力。
(三)構建大思政格局,建立協同育人機制
高職院校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把提高思政育人質量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過程和全方位育人。把思政課從課堂上帶到生活中,實現思政課教師、學生管理隊伍等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協同育人機制,形成大思政格局,真正實現將理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發揮學校領導關鍵領導和主心骨作用, 保證各項工作協調運轉。學校各部門共同發力, 協同育人, 形成教育合力。思政課教學單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校各部門、學生管理者如輔導員和班主任等之間進行溝通和協作, 同向同行, 形成整體合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黨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2017年12月.
[2]單婷、趙善慶: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路徑[J];教育探索;2019年02期.
[3]陸桐: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全方位創新[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年12期.
[4]劉征征:淺談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進對策[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年.
(作者單位: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山東 淄博 2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