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夢
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前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最基礎階段,要想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要調整課程設置。目前,學前教育從課程設置來看,大多數幼兒園沒有充分認識到美育功能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舞蹈課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課程,但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將從當前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元素的應用現狀出發,通過對中國民族民間舞的特征進行研究,進一步探析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在學前舞蹈教育中的應用意義及方法。
關鍵詞 民族民間舞 創作 融合路徑 學前教育
中圖分類號:J722.2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我國在五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諸多傳統文化,舞蹈和歷史文化密切相關,特別是民族民間舞蹈,既受傳統歷史文化的影響又體現我國的民族特色,在多年的演變和發展中,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特殊的藝術形式,甚至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筆者認為,在強調素質教育、全面教育的今天,學前教育的課程設置科學與否尤為重要,提高美育教育也顯得尤為迫切。要想在學前教育中引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就需要對傳統的民族民間舞蹈進行創新,應用現代教育理念重新喚起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1學前教育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元素的應用現狀
從目前學前教育現狀來看,大多數幼兒園都設置了舞蹈課程,但在舞蹈課程的選擇上往往忽略了民族民間舞的內涵。特別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背景下,很多孩子對本民族的舞蹈文化認識不足。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教育內容較豐富,各個民族的舞蹈種類繁多、動作頗多。在我國學前教育中,傳授給學生舞蹈動作形式重要,但通過動作向學生傳遞舞蹈的文化意義更為重要。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是一門重要課程,多數教師會對孩子技巧教學,普遍認為理論教學的實際意義不大,這種觀點導致舞蹈文化沒能在舞蹈教學中充分體現。通俗地說,學生只知道舞蹈動作,對舞蹈的內涵東西一無所知。也就是說目前的教學形式沒能完全把舞蹈文化完全帶入到教學中去,過于注重舞蹈技術和動作。筆者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舞蹈商業化的影響,對于學前教育機構來說,孩子們能把完整的動作表演出來,就會得到父母對其的認可。雖然這對學前教育教育機構來說是好事,但對學前兒童的教育卻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且現在很多學前教育工作者不能正確認識到舞蹈文化內涵的重要性,沒有很高的舞蹈審美境界,更無法培養孩子對民間舞蹈的特殊情感。只習慣了舞蹈動作沒了解舞蹈的文化內涵,就不算是真正學到了舞蹈,也不是舞蹈教育應該有的結果。
2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在學前舞蹈教育中的應用意義及方法
2.1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在學前舞蹈教育中的應用意義
民族民間舞蹈作為舞蹈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學前教育中引入民族民間舞蹈元素,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對舞蹈產生興趣,培養他們的舞蹈審美思想,所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美育意義。學前教育階段是孩子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是其他年齡段的舞蹈教育無法比擬的,學前教育中融入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很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藝術情結。一個藝術家的藝術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的藝術熏陶和文化積淀中慢慢形成的,也就是說學前的藝術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學前教育引入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具有傳承意義。民族民間舞蹈能夠展現民族的特點和風俗習慣,現在的學前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接觸外來的舞蹈藝術,本身就浪費了民族民間舞蹈資源。因此,舞蹈教育要從小抓起,在兒童時期讓孩子形成簡淺概念,促使其積極主動的學習舞蹈,讓其體會到我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內涵,使得民族民間舞蹈得以傳承和發展。
2.2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在學前舞蹈教育中的應用方法
第一,在舞蹈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學前兒童的舞蹈教育,應包括舞蹈的基本動作和文化內涵。舞蹈或是民族民間舞蹈是抽象的,但不像其他課程那樣是內容上的抽象,舞蹈知識和舞蹈文化是形式上抽象。簡言之,如果教師只是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填鴨教學,不僅不能激發學前兒童的舞蹈學習興趣,甚至還會因為晦澀難懂而使其厭倦。因此,老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選擇有針對性的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與動作教學相結合,通過肢體頭腦并用的方式幫助孩子領會。民族民間舞的種類很多,比如傣族舞的身體協調性要求較高,維吾爾族的柔韌性要求較高,可以先給孩子傳授肢體動作,與此同時將舞蹈背景和文化內涵穿插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民族民間舞蹈的適齡性有一定要求,要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民族民間舞蹈種類。
第二,在舞蹈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舞蹈教學要求手腦并用,但也需要其他使用方法輔助教學。創作舞蹈需要靈感,每一種類型的舞蹈、每一個舞蹈片段都融入了靈感和文化內涵。我們在教學舞蹈動作時,單純地模仿是沒有舞蹈靈魂的,只有將舞蹈中的靈性、靈感和創作者的想法傳遞給孩子,才能真正地表現出舞蹈的精髓。相反,舞蹈教學就變成了單純地模仿復制。學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展示形象直觀的畫面,不斷激發孩子的思維,讓其欣然接受這種藝術形式。
總之,在學前教育中引入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必要且重要。教師在教授肢體動作和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差異性教學和心理素質培養教學,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學習創新教學方法,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舞蹈種類,讓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得以發展和傳承。
參考文獻
[1] 蔡騫,文科.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培養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9(20):37-38.
[2] 易辛.中國民族民間舞創作中的融合趨勢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08):127.
[3] 鄧元范.現代舞對于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借鑒與融合[J].藝術評鑒,2019(10):63-64.
[4] 段雪君.舞蹈教學中民族民間舞"風格性"教學分析[J].才智,2018(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