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珊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思想意識發展和道德品質養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身心發展和思維拓展的重要時期。外來文化的不斷沖擊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容易導致部分初中生以個人為中心,缺乏感恩意識。初中是培養學生感恩意識的重要時期,初中班主任需要落實好感恩教育,培養初中生感恩意識,促進其健康成長。筆者從個人的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經驗出發,分析感恩教育在當前初中班級管理中的不足和具體感恩教育實踐策略,以供同行們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感恩教育;初中;班級管理
當前,很多初中班主任容易陷入重視學生成績、輕視學生道德觀念的怪圈,其班級管理實踐以學生學習成績為第一標準,對學生進行分層,進而影響班級管理的效率,又容易讓學生誤入歧途。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將感恩教育踐行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培養初中生的感恩意識,是讓學生感悟愛的真諦,尊重師者、父母和他人的艱辛與付出,是讓學生成為合格的“人”的前提,也是初中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現狀
第一,班主任感恩教育的認識不到位。部分班主任認為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可有可無的一部分,無需被放大并專門設置課題。大多數初中生作為家庭的獨生子,在物質上面能獲得極大的滿足,但在日常中卻日益暴露出集體意識不足、集體榮譽感不夠、對他人不尊重等現象。班主任只是展開整體德育班會教育,對感恩教育的認知理解和重視程度不到位。感恩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的認知下缺乏考核量化的機制,即使發現學生有感恩意識不足的現象,也認為是家長教育的責任,很少真正干預。
第二,班主任感恩教育的方法不恰當。感恩教育是全方位、多內容的教育,并非班主任口頭傳遞感恩的價值就能實現。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塑型期,感恩教育的方法不當,教學內容過于形式化,讓學生難以真正領悟感恩教育的意義。學生需要感恩的對象包括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國家、感恩自然等,班主任局限于某一領域的感恩內容教育并不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初中生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十足,班主任落后的感恩教育手段難以投學生所好。
第三,家長對感恩教育不重視。家長意識到需要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但重視程度不足,且與青春期的初中生矛盾頻發,加上家庭教育處理問題的單一性,實際感恩教育的效果尚不如學校。孩子作為家中百般寵溺的“公主”和“王子”,在家長的成才價值取向下,其身體和成績是被置于關鍵位置的內容。大多家長試圖包辦孩子的衣食起居,認為為孩子無私付出并不求回報是應該的。這容易導致學生對他人缺乏感恩意識,整體感恩教育效果自然不符合預期。
二、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實踐研究
第一,步步引導,做好指引工作。感恩教育是對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端正思想態度的重要選擇。感恩意識是對他人的幫助和饋贈懷有感激之情和回報之志的意識,是完整的人必備的素養。初中生正處于叛逆發展又自我意識高漲的矛盾成長期,而感恩意識又是個人成長中重要的人生態度,班主任要尊重初中生的個人想法并潛移默化的滲透感恩教育,以步步引導、循循善誘的方式培養學生感恩生活、感恩時代和感恩家人的意識。例如,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中,可通過當代生活環境與近代生活環境實現真實對比,讓學生在觀察和感受中體會當代生活的優越,體會父母之不易、烈士之偉大,心懷對當前美好生活環境創造者的感恩之心。再如,讓學生將日常接觸的通訊工具、交通工具等作對比,從生活中點點滴滴滲透情感上的愛國感恩教育,培養學生的感恩祖國的思想。
第二,言傳身教,發揮榜樣力量。言傳身教是最容易感染初中生的感恩教育方式,初中生易受環境和周圍角色的影響,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學校中教師的言談舉止都影響學生的表現。班主任是校內與學生最頻繁接觸的教師,班主任的意識和思想影響整個班風建設。基于此,班主任要以感恩的角色在班級中發揮榜樣的力量,用個人的行動形成強大的感恩教育感召力,讓學生在模仿中強化個人感恩意識。例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時常感恩自己的學生,因為有學生給予的溫暖,有每一份子的支撐,才有班主任的工作的強大精神動力,才能實現教學相長。在班主任的渲染下和表率下,動之以情,身體力行,能以榜樣的力量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
第三,曉之以理,借助真實時事。真實的世界中不乏感恩教育的動人故事,而往往是平凡又真實的事件才能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埋下感恩的種子。《感動中國》是對初中生感恩教育的重要素材,班主任可以合理使用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展示,實現情理的教學。例如,吳建智是感動中國2018的人物之一,吳建智的哥哥自小被電擊奪走雙臂。此后的十多年里,他與哥哥形影不離,一雙手臂兩個人用,支撐起二人的生活和夢想。漫長的十多年,吳建智一直陪伴在哥哥左右。看了這樣的案例,學生可能就會思考:自己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十多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自己?這一感人至深的故事能讓學生產生對身邊人的感激之情,讓感恩之芽綻放出溫暖之花。以真實的事件實現感恩教育,初中生的接受度更高,感恩教育的效果更理想。
第四,依托活動,布置實踐作業。感恩教育的實際價值和長遠意義是傳遞愛和溫暖,班主任要依托實踐活動布置感恩教育相關的實踐作業,用最簡單的行動語言表達愛和溫暖。例如,班主任可給學生布置“我能為父母做的事”的實踐作業,讓學生選擇主動承擔父母的家務勞動,減輕父母的重擔,以期在實踐中強化學生的感恩體驗。感恩之心是需要傳遞和滋潤的,學生對父母的愛能讓家庭氛圍日益和諧,學生內心的感恩之花也日益綻放。
第五,特殊節日,組織感恩教育。節假日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休假,而是牢牢銘記和永不忘記。特殊的節日是表達情感、表達思想的良好契機,以節日為出發點和切入點能實現自然的感恩教育。例如,每年的國慶節都是表達對祖國母親之愛的重要時刻,我們生活在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和平國家,是多大的幸運和榮幸,班主任可以借機培養學生對國家的感恩之情。
總之,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環境的改善豐富了初中生信息獲取、信息傳遞的方式,但歪風邪氣和不良風氣隨時可能腐蝕初中生的內心,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要強化感恩教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情感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和品德。感恩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我們要心存愛與溫暖,切實將感恩教育寓于德育教育之中,以感恩促進德育發展,以德育教育推動感恩教育建設。
參考文獻:
[1] 楊全才. 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實踐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20(02):211-212
[2] 韋志中,衛麗,傅文婷.致敬最美麗的逆行者——初中生體驗式感恩教育主題班會[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08):23-24
[3] 李如. 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實踐研究[J]. 教書育人,2019(2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