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平
摘要:在我國新時代的背景下,社會不斷發展使得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本篇文章論述了當前我國群眾文化發展的現狀,說明了新時代創新群眾文化的必要性,具體論述了新時代創新群眾文化的具體實踐,希望能為我國的群眾文化提供實質性幫助。
關鍵詞:群眾文化;新媒體平臺;創新型人才
群眾文化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新型發展時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文化活動更加豐富,進而對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基層群眾文化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這需要基層文化工作人員突破觀念束縛,創新思維,融入基層群眾生活,探求基層群眾對文化的實際需求,并開發文化資源,運用當下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群眾文化的創新工作,并能積極投入社會實踐,為群眾構建全新的文化活動空間。
一、當前我國群眾文化發展現狀
現階段,縣市級的文化部門是我國群眾文化的主要組織者,同時擔任的工作還有群眾文化活動的設計、開展等。各文化組織部門與群眾將我國新時代的精神與主題積極融入到了文化活動之中,不斷豐富了文化活動內容。雖然我國群眾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很多地區對群眾進行文化活動建設的形式仍然過于傳統、老舊,以致無法完美體現出當前的社會形態。另外,還有很多地方的群眾文化內容存在不夠積極、有趣的問題,導致群眾不能積極的參與其中,從而形成了文化活動只是一部分人的狂歡,而不能惠及大多數人的情況[1]。
二、新時代創新群眾文化的原因及必要性
(一)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國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就是群眾的文化工作。在現階段,我國加大了發展群眾精神文化建設的宣傳工作,努力構建先進文化社會。因此,新時期的群眾文化工作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同時也對群眾文化工作內容提出了更為規范嚴謹的要求,群眾文化工作者務必在新時期的背景下積極推進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方能不斷豐富我國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為現今我國的社會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二)解放發展我國生產力的必要條件
基于社會不斷發展的中國國情,經濟水平也在日益增長,導致解放發展生產力成為我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縱觀當代社會的發展形勢,可以看出想要發展解放生產力,就一定要完善文化體制改革建設。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在新時期的國際形勢下,創新群眾文化工作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三、新時代創新群眾文化的具體實踐
(一)利用新媒體平臺,創新群眾文化工作模式
在信息時代,新媒體行業迅速興起,為大眾提供了多樣化的生活方式,交互性、廣泛性和參與性等優勢,使大量的文化信息得到傳播。同時也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當地基層文化工作者應重視新媒體的利用,將其作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連接群眾的信息橋梁,構建一體化的文化工作模式。在群眾文化工作中,設置新媒體文化活動系統,保證廣大群眾能及時接受各種文化信息,且通過多種渠道和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到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政府應發揮重要的領導力,對當地的文化資源進行整合,以創新思維作為導向,以科學的手段對相關的文化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構建區域內的文化新格局,為群眾文化活動賦予新的活力,使新時期的文化活動工作實現工作模式上的轉變,體現時代性,展現基層群眾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開發物質載體,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群眾文化活動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物質支持,只有在充足的物質載體下,各項文化工作才能順利、高效的完成。在新時期政府要注重基礎文化設施建設,包括文化活動建設、文化場所建設,使群眾文化活動有相應物質載體的支持。首先,要以群眾需求為前提,結合當地發展狀況明確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在整體上布局文化基礎設施,在空間上合理規劃,使群眾能夠真正享受到文化基礎設施帶來的福利。其次,要嚴格監督各項基礎設施的落實情況,由專門人員進行相關設備和活動的組織和管理,按照標注要求執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設立相應的資金項目,支持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合理手段吸取有關社會力量,增加基層文化事業的投入,開設多種文化活動場地,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文化活動需求。最后,還需建立綜合性的活動場所,投入一些資金建立文化館和圖書館等,開設多樣化的文化空間,使得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保障[2]。
(三)培養創新型人才,建立高素質群眾文化工作隊伍
新時期互聯網高速發展,更多的新觀念、新思維涌入基層文化建設工作中。這意味著相關的基礎文化工作要在能力和素質上滿足新型的工作要求,跟隨時代的步伐,更高效的為人民群眾服務。首先,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要及時更新觀念,借助新媒體網絡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對個人的文化工作觀念進行優化,樹立創新型的文化工作理念;其次,基層政府文化管理部門要加強文化工作隊伍建設,制定人才發展戰略,針對基層群眾文化開展培訓工作,傳遞新型的思想和文化工作方法,并且創造有利的學習條件,讓文化工作者能夠從多渠道吸收先進的文化知識。最后,也要挖掘本地優秀的文化工作人員,逐步健全文化工作人才引入機制,為基層群眾文化的創新建立雄厚的人才隊伍。
結語:
傳統的基層文化工作在基層設施建設、工作人員以及文化開展模式等方面存在缺陷。而在新的時期,面對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文化活動以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以及解放發展我國生產力的需要,相關的基層文化工作人員要轉變觀念、創新思維,借助新媒體等新型平臺轉變文化工作形式,并開發當地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為我國發展解放生產力打下堅實基礎,推進我國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
參考文獻:
[1]張鈺.探究如何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推廣群眾文化工作[J].傳媒論壇,2020,3(06):141+143.
[2]魏榕瑛.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的實踐探索與創新思考[J].藝術科技,2019,32(1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