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劇表演中觀演雙方的互動與節奏把握直接影響戲劇演出效果,兩者存在相互制約與相輔相成的關系,節奏控制著表演者動作,而表演者通過節奏控制著觀眾的情緒。在戲劇表演中要想更好地呈現作品情感內涵與人文主義精神,帶動觀眾情感共鳴,掌握有效互動與節奏把控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戲劇表演 觀演雙方 互動 節奏把握
戲劇表演是指演員通過動作與舞蹈等形式達到敘事效果。為滿足大眾精神需求,戲劇舞臺表演藝術實現了復蘇,但影響戲劇表演效果的因素較多,而觀演雙方互動節奏是決定性要素。觀眾賦予了戲劇表演藝術發展更多的支持與活力,是戲劇性藝術創作的關鍵因素。而演員只有通過節奏控制帶動觀眾進入催眠狀態,才能達到預期表演效果,這也是表演者應當注意的。
一、戲劇表演中的觀演互動
戲劇表演從以往表演者對觀眾單向傳遞情感,逐步向觀演雙方互動的態勢發生轉變,觀眾不再被動接受信息,逐步成為主動接收與發送信息者,無形中賦予了戲劇表演更多時代特征與人文性特征。觀眾在觀演互動中的主體地位提升,不再是以往的單方觀賞。戲劇表演中的觀演互動不能忽視群眾觀看這一集體行為的推動影響,也體現出了觀眾與表演者之間的密切關系。戲劇表演的三角反應直接影響表演預期效果,其中觀眾對表演的共同感受因素起到促進作用。三角反應關系如下所示:一是觀眾給表演者的反應,觀眾給演員表演的哭泣與鼓掌等反饋信息,直接影響演員表演信心,也會直接影響表演效果。二是觀眾對空間的反饋。觀眾對空間的反饋也會影響整體表演效果,尤其是在較大的表演空間中,有較少數量的群眾觀看,會直接影響演員心情與表現效果。三是觀眾之間的反饋。觀眾在觀看時出現的鼓掌與哭泣等行為都是不自主的,也是觀眾情感處于催眠狀態的重要體現。注重行為對其他觀眾有帶動的作用,對集體觀眾情感有渲染作用,最終形成情緒匯合。觀眾與演員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好的表演讓人無意識地贊同鼓掌,這種行為給演員帶來了表演動力,最終形成良性循環。[1]
二、戲劇表演節奏的把握
影響戲劇表演效果的因素較多,除觀演雙方的互動外,也受互動節奏等因素的影響。在互動節奏把控上應當注意以下兩點。
(一)觀眾情緒對表演節奏的反饋
觀眾的反應是對演員表演效果最直接的反饋,演員需要根據觀眾情緒,對演出節奏做出適當的調整,當觀眾情緒處于高漲狀態時,應當給觀眾充分反應的時間,不能在觀眾鼓掌或哄笑等聲音中搶演唱節奏,避免給觀眾錯失表演觀看機會的心理。當觀眾情緒低落時,應當多用熱情的表演方式,帶動觀眾情緒自然過渡,使其跟上自己的表演進度。為了讓觀眾不處于悲傷情緒中,應當迅速地完成幽默與哀傷之間的轉換,具備觀眾情緒反饋把控的能力,但不能因過度幽默弱化了所表演人物的悲劇色彩,淡化了整體表演的悲情基調。要帶動觀眾透過表演現象看到本質內涵,而不是沉溺在單純的喜怒哀樂情緒中。帶動觀眾理性思考才是戲劇表現的本真追求。[2]
(二)觀演互動中的節奏調節
演員與觀眾的傾訴依賴是相互的,應當合理控制互動節奏,確保最佳的情感共鳴與傾訴反差。演員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明確將觀眾情緒與思維帶動到劇情的具體方向及目的等,確保觀眾能夠跟著演員表演思路走,從而確保最佳的演出效果。觀眾對表演效果有著個人化的思考與體驗,演員在引導觀眾思維情緒時,不能忽視對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倦等類型觀眾的有效引導,應當通過表演方式或風格等方面的調節,將關注思維與注意力等引向劇情所需要的引導方向,雖然這種引導會與觀眾期待或判斷等出現一定的反差,但應當注意到觀演互動引導并不是對觀眾審美與趣味的一味迎合,而是為了突顯戲劇表演的藝術性與表現性。在戲劇表演中適當地展開話題討論,能夠提高觀眾參與積極性,演員對觀眾討論的方向與情緒等進行引導,或是故意在觀眾中安插演員,通過指向性的互動實現觀演融為一體。為了激發觀眾參與表演的欲望,演員也會采取直接發問的形式,引得觀眾哄笑或反思,烘托了劇場氛圍,渲染了表演情境,提高了表演完整性與真實性。同時這種深入的互動對演員掌控現場表演節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演者在情緒調動與節奏調節中都要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出現適得其反的引導效果。[3]
三、結語
在戲劇表演中要求表演者充分了解觀眾情緒與趣味需求等審美特征,根據觀眾反應靈活轉變表演形式,有效傳遞演員傾訴信息與情緒能量等,以盡快實現價值輸出等表演目的。觀眾情緒引導與現場表演節奏掌控對表演者的能力要求較高,表演者應當處于放松的表演狀態,善于觀察觀眾反應,不斷豐富自身的表演經驗,潛移默化地提高掌控現場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柳.當代戲劇表演藝術中“互動”的魅力分析——兼論《戲劇表演藝術》[J].染整技術,2018(10).
[2]邵宇.淺析當代戲劇表演藝術中“互動”的魅力[J].大眾文藝,2018(19).
[3]向群.戲劇表演藝術對音樂舞臺表演的影響研究[J].當代音樂,2017(21).
(作者簡介:舒泊寧,男,碩士研究生,北華大學師范分院,講師,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