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龍 劉龑 劉鵬
摘? ?要:隨著經濟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化發展也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但是由于不合理的資源利用,導致了嚴重的資源問題,大面積的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帶來了巨大的生態壓力。水利工程作為促進國民經濟,保證社會生活的重要推動力,在進行工程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水利項目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協調關系,防止水利工程的建設破壞到當地的環境和資源。基于此,筆者主要強調了生態理念下對水利工程設計研究的重要性,并結合當前水利工程設計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最后提出了幾點相關建議。目的就是為促進水利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實踐性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生態理念? 現代水利工程? 設計研究
中圖分類號:TV8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3(a)-0052-02
為了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我國現階段的水工程數量越來越多,很多都在待建擬建以及建設的過程當中。為了將水利工程建設的整體效益最大化,都開始對生態理念下的水利工程建設有了全新的認識。國家開始積極支持這方面的科研課題,下達各項指標,目的就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的科學性及環保性。
1? 生態理念下加強水利工程設計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建設,與我國的農業工業發展息息相關,所以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科學的水利工程能夠對自然界中的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配和控制作用,預防旱澇等災害,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社會生產用水需求。那么水利工程的建設前提就是要有一個科學的設計方案,科學的設計方案直接影響著水利工程的經濟社會效益是否達到預期標準。那么傳統的設計理念下,水利工程只需要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即可,沒有考慮到工程建設完成之后的使用過程中會對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所以很多以前的水利工程建設完工以后才發現很多弊端,導致生態失衡。
生態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設計則與之不同,首先從基本功能來說,現代化的設計方案更加重視水利工程與整個自然環境的協調性是否一致,以減少生態破壞為基本前提,盡量保持環境的本來樣貌。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生態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設計,不僅要具備調配水資源以及預防旱澇災害的傳統功能,又有維護自然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減少生態循環以及保護多樣性生物種群等多方面的責任。可見水利工程的設計工作是多么復雜和重要。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已經非常嚴重,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和各個部門的強烈重視,未來的水利工程勢必要朝向生態化、綠色化以及環保化等理念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與國際國內的生態理念共同前進。
2? 當前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水文資料分析利用不全面
基于生態理念的水利工程設計過程中,施工地點的水文因素是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都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因為項目周邊的自然環境以及水文條件對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和經濟效益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在完善設計方案的同時,一定要充分調閱當地的水文資料和數據,結合大量的數據經驗來保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但是必須承認的是現階段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并沒有充分利用和獲取水文資料信息。其次就是設計過程中,雖然有充分的水文資料做參考,但是由于設計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不足或者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最終的資源利用不充分,這對后期的設計方案都有很不利的影響。
2.2 缺乏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規范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水利工程建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更需要有明確的施工技術規范作為標準和指導。但是由于我國的工業發展起步晚壓力大,目前并沒有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設計標準作為規章制度。有很多水利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只是在設計初期為了應付上層領導而進行的。其實很多細節的設計并不符合標準,尤其是在固有的傳統設計方案標準下,很難對設計方案進行創新和嘗試。另外我國的國土面積廣闊,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每個地方的人文地理環境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千萬不能對設計方案采取照搬照抄的形式。現在很多設計人員由于僥幸心理,沒有對設計方案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導致后期的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僅威脅這周邊的環境,還給當地的群眾帶來安全問題。
2.3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未與環境工程設計相結合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與環境工程設計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聯系,只有二者相互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設計效果與建設成果。但是現階段的水利工程設計還沒有與環境工程設計很好地結合,這對水利工程的整體效果有著巨大的阻礙。
3? 生態理念下的現代水利工程設計要點
3.1 充分收集與利用水文資料
水文資料對水利工程的設計工作能夠提供非常好的參考依據。所以基于生態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設計,一定是充分利用水文資料,全面收集水文信息,以此來支持水利工程設計方案的完成。設計方案開始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當地水文條件進行勘察,對當地的生物物種有個基本了解,對水文條件和物種分布之間的關系做及出細致的分析。最后將這些收集的資料充分利用到設計方案當中,確保水利工程的設計方案對周邊地方的環境起到切實的保護作用和修護作用。
3.2 完善生態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設計規范
有了標準和規范,才能使生態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設計循序漸進地進行。為了保證設計方案的質量和成效,需要對實際的工程項目進行參數的整合分析,方案完成之后還要進行嚴格細致的檢查審核。從而保證后期項目建設的可靠性。我國的水利建設情況與其他國家不同,在進行規范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制定設計范本,提高規范的可操作性。目的就是為了今后的項目建設提供理論依據。作為一名合格的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方案的同時,應該將生態目標放在首位,將相關的知識要點和規章制度充分掌握,并落實到方案當中。為了實現水利建設工程的高質高效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對我國的水利工程乃至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3.3 新型環保材料和工業技術的運用
隨著新型工業化的發展,各個企業都意識到了生態發展的重要性。市場上開始涌現出各種新型的環保材料。加上新型節能技術的使用,對水利工程的設計和建設工作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原材料和施工方案。對企業來說不僅降低了經濟成本,同時還可以很大程度解決污染問題。
3.4 加強生態理念的教育培訓
設計人員的生態知識程度和設計靈感都很重要,直接影響著設計方案的最終完成,所以專業的設計公司,應該作為一名專業的設計師,一定要經常參加座談會培訓會等相關的組織活動,努力提升自己對生態設計理念的意識。在實際的施工經驗中總結問題和不足,不斷完善設計方案,從而確保設計方案的高效實施。
3.5 加大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監測力度
生態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設計中,還必須賦予水利工程一項新的功能:自然生態環境監測,這是提高水利工程設計綜合效益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以水利工程為中心,對上下游及周圍的整個生態系統進行監測,尤其要注意加強對水資源和生物物種的監測,以評估水利工程的生態環保效用。
4?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想要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給社會帶來的整體效益,必須加強水利工程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以環保理念貫穿在整個設計理念當中。對從業的設計人員也要定期進行培養和教育,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環保理念的認識。為了推動水利工程建設和人類的生活幸福獻上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所壯.生態化理念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8):210.
[2] 邵繼梅.對于生態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設計的若干思考[J].科學中國人,2017(8Z):263.
[3] 秦洪泉.淺析生態水利工程的標準規劃設計基本原則[J].中國標準化,2017(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