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蓉
環境作為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中的一種極其重要的資源,對幼兒幸福快樂成長有著重要影響。新課程新理念倡導教師應給幼兒構建民主、和諧、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
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切忌以教師成人化的眼光去實施。教師在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過程中應尊重幼兒,信任幼兒,多與幼兒協商,多征求幼兒的意愿。教師要引領、點撥、指導幼兒主動參與到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因為幼兒才是班級環境創設的主人,這正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現代育人理念。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進廣闊的生活中,與日常生活產生“親密接觸”。比如,筆者所在幼兒園地處江蘇如東,這里有種類數以百計的貝類、魚類海產,教師帶領幼兒走進社區了解如東民風民俗的同時,可以引導幼兒廣泛收集如東的自然資源,以便為班級環境的創設收集材料。
教師應引導幼兒以童真認識世界,用藝術啟迪人生,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彰顯科學性、人文性、藝術性與獨特性的同時,更需體現在每一個散發濃郁如東鄉土文化氣息的細節之中。比如,新奇有趣的班級活動角里,幼兒以如東本土所特有的貝殼為題,創設的班級區角環境別有一番韻味,幼兒們有的畫貝殼,有的抒寫贊美貝殼的童謠、兒歌,有的用貝殼進行拼圖,拼出的圖案新穎獨特、妙趣橫生。這樣新奇有趣、色彩艷麗的班級活動角的有效創設,實現了審美與互動的完美融合,彰顯的是童真,幼兒班級環境創設的欲望被激發,游戲活動熱情高漲。
教師是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支持者、合作者與引導者。在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過程中,教師應耐心傾聽幼兒的心聲,尊重幼兒的需要與興趣,教師應及時地捕捉幼兒在班級環境創設中的興趣點,引導幼兒在班級環境創設過程中施展自己的才華,綻放自己的魅力。比如,班級在以“我的心情”為主題墻飾創設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家鄉的自然資源,如在文蛤殼上畫上不同顏色和不同表情的臉譜等裝飾在主題墻上,以表現幼兒童趣“心情圖”。當然,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幼兒放飛自己的想象,給這些臉譜配上造型別致的“心情貼”。幼兒的創新、創造欲望被教師再次點燃,幼兒積極開動腦筋,有的利用農村自然資源中的稻草或麥秸稈,創設造型別致的草帽;有的利用農村自然資源中廢棄包裝盒上的彩色包裝紙,折出彩色花帽子;有的用如東本土特色曬干的紫菜做成紫菜帽等,給不同的臉譜戴上了奇異無比的“心情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幼兒在這類班級主題墻飾創設的過程中,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其中,當幼兒出現困惑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家長進行協商、合作、交流和互動,從而將問題予以解決。需強調的是,當幼兒進行班級班級環境創設出現困惑、失誤或偏差,甚至活動無法進行時,教師切忌批評幼兒、指責幼兒,或放任自流,對他們不管不問,要及時為幼兒指點迷津,給予引導,以指導幼兒班級環境創設按正確的軌道前行,呵護童心,從而讓幼兒在班級環境創設的天地里自由地飛翔,充分地張揚自己的個性,放飛理想的情愫。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激發幼兒參與班級環境創設的推動力量,教師應努力激發幼兒的童趣,讓幼兒興趣盎然地參與到班級環境創設的活動中。比如,班級建構區的創設,教師就可以鼓勵幼兒帶小燈泡、電池、木板和膠水等自然材料置于建構區內,然后再鼓勵幼兒在建構區內,利用這些材料進行科學探究性游戲活動,如何使小燈泡亮起來、小燈泡為什么會變亮等等,幼兒們的探究熱情高漲。在科學建構區域內,幼兒還可以將自然資源中的塑料泡沫、小木塊、牙簽、蠶豆、鐵片、食鹽、白糖和味精等置于其中,教師再鼓勵幼兒利用這些材料探究物體溶于水的秘密,探究物體熱脹冷縮的秘密等。幼兒們在諸如此類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探究興趣欲望得到激發,創造力得到發揮。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過程中,教師應以新課程新理念為指導,從班級實際出發,引領、點撥、指導幼兒主動參與到班級環境創設過程中,讓幼兒們感受、理解、體驗自己創造創新的獨特魅力,以激發幼兒自己的本真童趣。
總之,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應以新課程新理念的精神為引導,要從幼兒園班級實際出發,在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中彰顯幼兒的童真,呵護幼兒的童心,激發幼兒的童趣,力求讓幼兒成為班級環境創設的主人,讓班級環境的創設創出精彩,創出魅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沿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