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

【摘要】目的 對在院前急救心肺復蘇中護理人員作用進行分析,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進行研究,選擇我院進行院前搶救的88例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納入患者平均區分至各有44例的對照組與分析組,對比較兩組搶救成功率、護理滿意度。結果 組間比較搶救成功率,分析組明顯更高,P<0.05。結論 護理人員專業水平對院前急救中實施心肺復蘇的效果有明顯作用,醫院要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從而提高院前搶救的成功率。
【關鍵詞】護理人員;院前急救;心肺復蘇;作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2..01
與其他急救患者相比,院前搶救患者病情危重,且進展較快,需要在短時間內施加有效的護理措施,才能夠挽回患者生命。有研究表明[1],由于需要院前急救患者的自身循環系統受到疾病、傷勢的影響,導致其機體組織紊亂。因此,必須要實施心肺復蘇,改善機體循環與呼吸,從而搶救患者生命。然而,心肺復蘇實施效果如何與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有密切聯系。基于此,本研究從探究在院前急救心肺復蘇的實施效果與護理人員專業水平聯系的角度出發,選擇88例患者實施對比,得出研究結果并總結出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進行研究,選擇我院進行院前搶救的88例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納入患者平均區分至各有44例的對照組與分析組?;€資料組間對比,體現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水平護理人員搶救,按照心肺復蘇的正常流程進行。分析組患者接受高水平護理人員搶救,具體流程如下:在接觸到患者的第一時間內,短時間判斷患者情況,根據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實施搶救,參考內容有呼吸是否受限、鼻腔內是否有氣流出入、脈搏是否跳動等等。查看患者瞳孔是否擴大、意識清晰與否,根據判斷結果開展急救。若患者氣道堵塞,需要將異物排除,打開氣道。若心臟驟停,立即建立通氣設備。幫助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這是院前搶救的主要環節,在去往搶救地點的路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先將氣管插管的準備做好,接觸到患者之后,及時建立靜脈通道,使其保持呼吸通暢,改善機體循環,不僅可以減少搶救時間,同時能夠提高搶救成功率。主要方式為:將患者頭部調整至后仰,清除口腔異物,進行氣管插管。此時對患者進行藥物復蘇,依據患者心臟跳動情況判斷目前的身體狀況,通過靜脈給藥的方式,將濃度為1%腎上腺素注入其體內,每次用量1mg,每4min左右1次。復蘇完成后,對患者血壓、心跳等生命體征進行監測[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搶救成功率、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軟件SPSS 17.0設定x2檢驗數據資料,以(%)體現結果,若P<0.05,確認分析存在統計價值。
2 結 果
2.1 組間搶救成功率比較
2.2 組間護理滿意度比較
3 討 論
現如今,心肺復蘇已經成為急救方式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主要是通過建立機械通路,將氧氣有規律的輸入到患者肺部當中,以達到自主呼吸的效果,經過大量的事實證明,心肺復蘇的效果顯著。而在搶救過程中,護理人員時心肺復蘇的主要實施者,通過協助醫生判斷患者情況,并完成一系列心肺復蘇操作,及時改善患者的呼吸情況,挽救患者生命[3]。由此可見,在這個過程中,護理人員對于患者搶救效果良好與否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分析組搶救成功率100.00%、護理滿意度95.45%明顯高于對照組86.36%、75.00%,高水平護理人員參與院前急救心肺復蘇,能夠更加準確的判斷出患者的目前的情況,及時建立靜脈通路、注射腎上腺素等,從而提升患者的搶救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院前急救心肺復蘇的實施中,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對其效果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王 慧,孫淑麗.院前急救對心臟驟停患者復蘇成功率的影響因素[J].國際護理學雜志.
[2] 趙繼紅.心肺復蘇術在院前急救過程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3] 王 明.護理人員在院前急救心肺復蘇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