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瑩
摘 要: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探索在技工院校課改中融入“課程思政”的方法,列舉了技工院校電路基礎課程融入“課程思政”的具體案例,旨在推動“課程思政”在技工院校課堂教學中的融入。
關鍵詞:課程思政 技工院校 課程改革
學校是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學校的課程都有育人功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新時代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教師不但要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課程思政”就是各門課實現全方位育人目標的重要方法,也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習慣,擁有高尚的人格及奉獻精神的有效途徑。
根據現階技工院校教育的實際情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關鍵。
一、技工院校“課程思政”的現狀
目前,課程思政理念尚未被技工院校完全接納,無法全面實施。第一,從學校方面來講,“大思政”育人體系不夠完善,教師不能獲得實際意義上的思想指導和教學實踐幫助。教師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甚至在教學過程中出現“走過場的現象”,使學生覺得“課程思政”枯燥空洞、無中生有。第二,從老師層面來講,技工院校很多專業課老師沒有接受“課程思政”的理念。他們認為思政內容與專業課老師無關,使思政課陷入“孤島”困境。第三,在知識結構上,技工院校專業課老師缺乏專門的思政教育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無法將思政元素和專業課知識聯系并切入。很多老師仍然沿用“陳舊老套的說辭”和“教師居高臨下的過度說教”,甚至個別老師只能教書,無法育人。第四,專業課成績的考評方法未改變,大部分技工院校仍是簡單地將學生考試成績與平時成績按比例計算,最后的分數既未凸顯思政教育效果,又不體現學生道德素質層次。長此以往,技工院校學生的思政教育環節將會缺失,從而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技工院校的大部分學生自律性差,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卻有好動、對新事物感興趣的特點。在小學、初中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為了升學考試而學習,在經歷了中考或高考競爭的失利后,被動選擇了技工院校。進入技校后,他們誤認為沒有升學壓力便在主觀上放松自己,殊不知將來自己還有就業競爭的壓力。加之當前國內外環境形勢多變,網絡和社會現實中各類思想觀念交鋒,多元思潮文化激烈碰撞,雖然學生在學校中接受著主流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但這些學生畢竟年齡偏小,對于各種言論和突發事件缺乏辨識能力,很容易被誤導而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甚至個別學生漸行漸遠,走上了危害他人、破壞社會安定的犯罪道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意義重大,以前單純依賴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德育效果有限。技工院校只有構建所有課程、所有教師共同參與的“思政教育體系”,才能有效挖掘其他課程中所蘊含的育人元素,不斷提升技工院校學生的思想覺悟及辨識力,最終為新時代培養出思想好、知識技能達標的合格人才。
二、探索研究在電工基礎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
電工基礎課程是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等眾多電類專業課程的先修基礎課程。電工基礎課程不僅要領學生入專業之門,而且要在授課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助學生“收心”“修心”。“課程思政”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創新,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深入發掘課程的思政育人內涵與對應的德育方式,引領學生思想,達成技工院校“課程思政”的教學目的。
電工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有很多定理和定律,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可穿插講解和觀看科學家的生平事跡,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成果的同時能認識到科學家成功的原因:敢于探索的勇氣、鍥而不舍的精神、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和愛國的情懷。
以“電流”類比“水流”便于理解電流的方向問題及形成條件,水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電流由高電位流向低電位,引入“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句勵志之言,鼓勵學生向上攀登,努力奮斗,追求更高的目標,否則最后只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電路等效化簡的目的就是簡化電路的組成,降低求解電路的難度,減少分析計算。學生要掌握等效化簡的算法,老師要引導學生學習不同的等效化簡的算法,練習求解習題,接著歸納總結不同等效算法的適用電路,最后舉例引入思政元素——掌握等效算法、設計人生算法、實現中國夢。論證時可引用如下實例: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算法;2017年11月13日,中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連續第4次分列全球超級計算機冠亞軍,中國超算上榜總數又一次反超美國,奪得第一;人生算法——領導人論青年,人生算法——習總書記青年觀。只有教師提升了自身思政水平,平時積累豐富思政元素,才能機智、靈活地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聯系,設計出典型教學案例。
再如,進行疊加定理講授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類比力量的疊加,“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眾志成城”。這樣不僅使線性電路的疊加定理便于理解,更能使學生明白集體由個人組成,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力量,集體才能壯大發展。
電路基礎課程的實驗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動手實踐的能力。電路實驗可引入來自企業生產實際中的問題或典型電路,按照電路設計搭建的基本流程實施:指導學生從分析項目需求、設計電路、選擇合適元件、搭建電路、調試排故,交工考評,提高學生實踐創新的興趣。
在電路基礎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獨立完成大量習題以熟練和鞏固所學知識。老師可舉例說明:成功就是復雜的事情簡單地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做出自己的風格,不忘初心,必得回報。鼓勵學生耐得住學習的寂寞,才能收獲成功的碩果。
進行成績考評時,可以從學生“德、能、勤”等方面表現進行考量,通過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考評來完成。“德”主要圍繞學生“人格品質、價值取向、團隊協作、集體觀念、奉獻精神、時間觀念”等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三、小結
電工基礎課堂與其他課堂一樣,都是教書育人的陣地。技工學校的專業教師要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思政水平。思政教育是每一位任課教師的職責。教師從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和實施、教學評價等多方面融入“思政元素”。只要每位教師都能很好地利用課堂這個陣地長期不懈地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潛移默化,一定能培養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奚迪.高校課程思政平臺建設的意義及對策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4),
[2]高德毅,宗愛東.課程思政: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
[3]成桂英.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三個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9).
(作者單位:西安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