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毅
摘 要:電子商務已經面臨新的發展。就業是職業教育的生命線,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十多年的就業現狀不容樂觀,很多教學問題在其中影響較大。筆者從五個問題和一個例子談中職電子商務教學一些問題及建議。以此提升電子商務教學,暢通實習就業,有利招生又促進教學,才是良性循環。
關鍵詞:電子商務;就業;教學問題;建議
“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到“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短短不到20年,進入2020年,電子商務已經面臨新的發展。就業是職業教育的生命線,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十多年的就業現狀反映出不少問題,找到對策才能保持專業的生命力。2018年10月15日,央視13套教育部直播間公布的15個低就業率專業,電子商務名列其中。網上很少有文章資料直接列出中職和大學電商專業的真實就業率和對口率,恰恰也說明不容樂觀。
較低的就業率和電子商務行業從業規模發展迅速需求量較大不相適應,可以說掐住了專業發展的生命線。筆者就職于廣西南寧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相比發達地區,廣西的電商行業不算發達而南寧還是首府,實力不敢說名利前茅我們學校也是省級示范專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校最近五年電商專業學生就業率98%以上(包括升學),但是崗位真正對口電商的(不含升學),不包括商業商務類的話不足50%。上學期我參加了廣西的中職電商教師國培,和各地市老師們交流約兩個月,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實習就業現狀不容樂觀,反映出不少教學問題。
一、定位偏差
電子商務專業在定位上有偏差。作為年輕的專業基本是從計算機或商科開設出來的,而且不少中職電商專業的定位和課程教材和高職本科相似度頗高。培養出來的中職生和大學生錯位不足,競爭尷尬。
筆者認為主要還是看課程設置而不是學校部系名號。不少學校重視計算機網絡技術,而商務營銷能力薄弱,不熟悉貨源產品、市場客戶、營銷競爭。電子商務專業肯定應該綜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營銷商務知識技能兩方面的優點,貼近電商行業設置改革課程。比如平面設計課程應該電子商務化的,不該和計算機平面設計班一個教材內容。我們中職的電商學生從事商務營銷類職業遠多于網站技術類。
而新的偏差源于電商專業這幾年升學率大增,我校電商班近三年升學率約80%實習的只有不約二成。所以出現一二年級重視實訓,而升學考試主要考語數英跟不上的問題。對此我校計劃下學年招生時就區分升學班和實習班,調整課程,完善與高職區別銜接的專業和人才培養定位。同時也要建議平衡文化素養和專業素養,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二、專業建設不足
這幾年國家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公辦職校電商專業基本配備了模擬軟件和實訓平臺。專業課程設置和實驗室可以照葫蘆畫瓢,實訓基地和實習基地才是難點,尤其是產教結合聯系企業的基地缺乏。電商課程教材學院化導致課程吸引力不高,和行業市場普遍差距數年。模擬軟件平臺脫離企業運營競爭實戰,采購緩慢更新不及時。缺少樣品、貨源,實操困難,技能訓練無法深入開展。有時教師想設置新課程,卻發現標準教材跟不上更新速度,參考書不合課本要求開不了課,開了自己也上不好,上完了到企業發現距離不小。 大出版社教材基本出自高校教師,貼合企業的中職實訓型教材,貼合本地經濟的校本教材不足。
實訓條件和教材到位了,教師也得培訓到位才能有好的實踐教學。而中職教師招聘難以吸引有企業經驗的人才,只有請進來走出去。實現企業到學校,學校到企業的有效人才流動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難題。職業師范學院應該引領校企合作,不但造血實踐型新教師,還能洗髓回校再培訓。
三、技能比賽部分偏化
“技能比賽就是職業學校的高考”,有的學校能將比賽訓練融入日常課程,帶動了教學。而部分不發達學校缺乏實力,軟件落后,參賽卻是精英化,少數化。后果是老師的主要精力被指揮在爭取獲獎上,越落后的學校越長時間訓練尖子,專業教師在技能比賽、班主任工作等職稱和獎勵要求等指揮下,反而疏于教學,花在大部分學生日常專業教學上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專業教學是賽升課降。有的專業課老師就一二位,越進區賽國賽課堂上的空缺就越難補上。這在一部分學校形成惡性循環是存在的。
還有比賽結束頒獎點評都有,但落后學校連年繼續落后。因為點評對教師和選手指導沒多少作用,優勝學校沒有展現優秀的訓練提升方法,或者主管部門默許了因為競爭藏私。不利于所轄眾多學校的整體提升,同時制約了省賽國賽的更進一步。部分偏化的技能比賽弱化了引領作用,有違初心。
四、教師企業實踐制度難以實現
筆者向南寧、廣西很多同行了解,都覺得沒有市縣級教育部門或學校能每年都比較好地安排好教師們到企業實踐,多數成為職稱評審的虛化條件甚至吐槽點。企業認為教師去提供不了什么價值反而認為是負擔。另外中職教師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比較繁重,學校難以外派脫產到企業也是客觀原因。
一是教師企業實踐項目化,比如農村電商培訓項目聘請行業專家團隊,電商教師和農村學員聽課,教師幫助學員完成項目,培訓專家巡視顧問孵化成功。教師從中提升。時間上農產品項目一般每年一至二個季度就能結束,或者是一個企業項目的初步孵化。當然這需要和勞動人力部門或者行業部門的合作。二是省部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尋求大型企業長期規模合作,示范建設師生企業實踐基地。消除制度制約,為學校建設示范榜樣。
五、實習就業對口困難
中職學生實習就業的對口情況,主要看本地行業經濟發展水平。廣西學生總體對口困難又難有尖子示范帶動,這對專業招生發展不利。電商類規模以上企業往往招的是大學生,招收中職生的往往都是比較小的家庭式的電商小企業,而這樣的小企業所聘用的人員人數不會多。企業的老板和主管都不會有很強的培養能力和精力,因此往往希望招到的員工有較強的獨立學習工作能力。而中職學生年齡小,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又是他們的普遍特征,這就形成了不小的困難。
愿意招收中職生的企業,往往看重的是中職學生年齡小工資低,好管理成本低,招聘他們擔任一些技術能力要求并不太高的崗位,而這樣的企業往往工作、生活環境都不太好,對成長生活條件較好的00后學生來說是不太愿意的選擇。以我校中職實習生這幾年的實際工作情況來看,他們主要能競爭的是三類崗位網店運營美工設計和客服類,網店運營類中職生和高職生競爭起來,綜合能力全面下風,因此成功的幾率很小,美工類也是這樣,只有少數優秀的中職生能夠和高職生競爭,或者企業愿意花時間和成本來培養提高。因此,目前中職電商專業學生較多的對口崗位多是客服類,主要是電話客服和網店客服,對學生吸引力不高。
如果專業不能夠對口,電商專業學生常見的就會和營銷類學生競爭,以我在學校商務部十多年教學經驗來看,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相比市場營銷專業類學生往往性格比較內向,溝通表現能力是弱項,在面試為重的情況下,往往處于不利位置。實習方面建議除了深化校企合作,還可以與人才招聘培訓機構合作,實習處專業部等多往外走聯系企業行業,逐步多家建立穩定對口的半學期至一學期的實習見習制度。
六、我校聯合外地電商培訓學院開展見習的例子
本地實習打不開局面,我們嘗試部分學生先走出去。廣東虎門是著名服裝中心,民營電商學院在公辦學校和電商企業之間建立了較好的合作橋梁,在當地教育局和我們廣西幾所中高職學校都較好地開展了合作。
一方面,電商企業需要人才,網店企業規模不大沒有太多力量招聘培養自己需要的人才。而電商學院為企業崗前培訓篩選推薦,減少了企業的選聘和培養時間和成本。企業臨時快速招聘,上崗不適應退回再培訓再推薦都能較好地解決。
另一方面,學校有人才,但是教學不夠密切企業是劣勢一。劣勢二是學校實習就業部門受限本地經濟企業狀況推薦不佳,想推薦到發達城市學習和實踐,但對發達城市企業不熟悉缺聯系。還有一個問題是電商中小企業每次招聘往往五人以下,地點分散,學校帶隊老師見習管理困難。而企業地電商學院往往推薦多個學校多個企業,迎來送往管理更為方便。所以這個企業地電商學院很好地服務了企業和中高職學校,成為所在城市教育局的定點實習基地。電商學院還配備了宿舍,方便外地學生崗前培訓和企業不方便住宿的學生,安全上也讓學校放心。
優勢明顯,問題也有。主要是公辦學校的非盈利性和電商學院的民營天然矛盾,要找到平衡點。其次是企業用工的穩定性要求和中職學生見習的短期性存在矛盾。還有中高職教師怎樣在其中得到專業提升也是需要重視的。目前中職電商專業學生升學率越來越高,但是抓好見習實習工作不僅是針對少數不升學實習生,更是通過見習實習進行初步職業教育和專業學習,回到學校和進入高校才能更高地調整教學,適應企崗位需求。
七、靈活跟上精扶準貧這樣的社會熱點,推進教學改革
中職電商專業應該靈活跟上大數據、互聯網+和精扶準貧這樣的挑戰和機遇。如參與到精準扶貧這一國家重大任務,積極轉變思路參與市場培訓招標競爭,技術支持下鄉的第一書記工作,這樣更多還只是出于學校的考慮。政府扶貧部門和教育部門還有一個命題,學校師資和學生人力也是電商的重要資源而且具有一些企業沒有的優勢,應該可以為扶貧工作助力,實現經濟和教育的共贏。
電商在扶貧上具有天然優勢,要加深服務地方的意識。扶貧先扶志,先扶農村黨員干部,更新他們的思想意識,理解互聯網+時代農業的產業升級,理解電商扶貧的優勢和難點,更好地帶動群眾。想要脫貧的上進的農戶,想要獨立創業、尋求合作、尋找幫扶都精準幫扶。領導支持、政策支持、配套(資金技術人力)支持全面到位,才能有效推進幫扶。電商扶貧不能只盯著網上貿易,農村貧困問題往往呈現多元化,不僅表現在收入貧困,還涉及消費、教育、健康、交通、信息通訊、社會保障等,電商都大有可為。
提升中職電子商務教學,暢通實習就業這一職業教育的生命線,有利招生又促進教學,才是良性循環。教學改革要與時俱進,領導、政策、配套要及時到位,才能做到教學思想時時更新,師資及時升級,人才培養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 王雪琴.從就業現狀談電子商務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J].教育現代化,2018,5(50):218-219.
[2] 韓曉.中職院校電子商務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摭談[J].中國農村教育,2019(18):29.
[3] 覃秋實.分析當前中職電子商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系統工程,2018(12):117,173.
[4] 張宇寧,李世俊.云南省電子商務精準扶貧現狀、問題及建議[J].金融經濟,2019(8):17-20.
[5] 張巖.農村貧困地區實施電商扶貧減貧的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