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燕 周靜
【摘? 要】感知覺是人類認識活動的初級形式,是一切高級、復雜心理活動的基礎,是發育遲緩兒童認知活動的開端。因此,感知覺活動在發展遲緩兒童的認知活動中,占優勢地位。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通過創設不同的情景教學場景,充分發展感知覺能力,有利于他們缺陷的最大程度補償、有利于潛力的最大程度發揮、有利于其身心的最大限度發展。
【關鍵詞】情景教學;發展遲緩兒童;感知覺能力
1.問題的提出
兒童因身體疾病或殘疾,以及生活環境的影響,會存在發展遲緩的狀況。由于感知覺能力發展不充分,他們參與主題活動的主動性、探索能力差,注意力很難集中,進而影響到教學相長。
為促進孤殘兒童各方面能力發展最大化,引進意大利洛利斯·馬拉古茲(LorisMalaguzzi)等指導的瑞吉歐教學法,積極探索情景教學中感知覺發展的運用,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各種主題的探索活動中,運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多樣化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獨特認識。
2.教學實踐分析
2.1開展特色課程活動,促進感知覺等能力的發展。
例如:腦癱孩子占大多數的班級,可以設計《我的小巧手》和《好吃的食物》區角,可以有效訓練孩子們的精細動作能力;先天愚型孩子占大多數的班級,可以設計日常生活區角:如《快樂廚房》、《我的衣櫥》等,著重培養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對有一定學習能力的孩子所在的班級,可以設計圖書角、我們的節日等與認知活動有關的區角,通過體驗式學習,增加活動的趣味性,促進孩子們認知能力的發展。
2.2創設課堂環境氛圍,提高情境教學的效率。
在教學前,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年齡和認知特點,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
準備適宜的教學環境氛圍開展教學活動。在積極地情感和優化的環境中開展情景教學,能借助藝術感染力、多種感官刺激,使兒童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就在此情境之中進行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促進感知覺能力發展。
2.3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促進感知覺能力的充分運用。
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角色扮演游戲等活動,創設情境讓兒童用肢體表演出活動內容。融合游戲方法,進行不同的體驗,促進兒童感知覺能力的充分發展,同時也可以激發兒童參與活動的興趣。
2.4注重貫穿感覺統合治療,加強在日常活動中的訓練。
對于發展遲緩兒童而言,他們中有一部分是因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某個感覺系統功能發展不力,影響了各感覺系統間的信息溝通、統整與協調,而更多的孩子卻是多個感覺系統功能不力或不平衡導致他們的感覺統合能力失調。所以,有意識對發展兒童的各種感覺系統進行綜合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訓練項目設計及訓練活動的安排多圍繞綜合訓練進行。
通過感覺統合療法,促使兒童不斷與環境產生互動,在幫助幼兒認識物體的形狀、顏色、質地、聲音、認識自身、認識自身與環境的關系、發展動作能力的基礎上,提高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平衡能力。
3.教學實踐成效
在實施情境教學活動中,兒童參加感知覺活動,其活動的主動性增強,探索行為增多。在與同伴、老師一起探索活動的過程中,他們把驚喜通過表情、語言或肢體等進行傳遞,有明顯的交往期望或交往行為;在交往中,他們獲得愛撫和友誼,也學會關心別人,關心集體等,他們的探知能力增強,在各項活動中能大膽嘗試。
發展遲緩兒童感知覺能力的發展,能有效促進他們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實現教學相長,為他們進一步升學和獲得較好的安置打下良好的基礎。開展情景教學中感知覺運用的研究,能激發發展遲緩兒童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感知覺能力的發展,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得到關注,是一種可行性很高的教學方法,值得廣泛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肖非.《特殊需要兒童教育導論》[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2]肖非.戚克敏.編著.《發展遲緩兒童早期干預》教師用書[M].商務印書館.2015.
[3]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李吉林與情景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雷江華.主編.《學前特殊兒童教育[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朱楠.主編.《特殊兒童發展與學習》[M].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