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祿
摘 要:2020年初春本應是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景象,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成為這一年中最為嚴重的災難。伴隨著疫情的迅猛發展,隨后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等國內各大文旅場所關停、閉館。云觀展等政策的實施方便廣大人民群眾疫情期間足不出戶也能欣賞到文化盛宴,給相關從業人員帶來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疫情防控;模范帶頭;天津博物館;閉館;云觀展
2020年初春本應是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景象,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成為這一年中肆虐人類最為嚴重的災難。無論處在疫情中心地區的湖北武漢,還是全國其他地區都承受著巨大的考驗,對我們日常的生產生活都造成了嚴重影響,同時也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伴隨著疫情的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國內各大文博場所關停、閉館。云觀展等政策的實施方便了廣大人民群眾在疫情期間足不出戶也能夠欣賞文化盛宴,給相關從業人員帶來一些思考。
為打贏這場特殊的戰役,2020年1月27日國家文物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將有效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發揮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拓寬“道路”,各部門各單位必須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對疫情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實行聯防聯控。在這樣一場防疫戰斗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局內人,小到每個社區,大到每個省份,凝心聚力,共克時艱,奮力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后的勝利。
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會客廳,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是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的場所。我們要摒棄那種“博物館就是收藏各種文物,然后用柜子擺出來而已”的想法,讓文物“活起來”“動起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化導向作用,服務廣大市民,突出寓教于樂的功能。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斗爭中,文博系統應該拿起這桿宣傳的大旗,通過多種渠道開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動。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山西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博物館、美術館都開展云觀展、云直播互動、線上精品課程,方便觀眾參觀學習。
天津市在出現新冠肺炎病例之后實施多種應急措施。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決定自2020年1月24日起啟動應急預案一級響應。公眾場所暫停一切群眾聚集性活動。隨即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等文博單位立即做出響應。在天津博物館官方微信、微博中發布《關于天津博物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公告》。規定入館參觀人員必須進行體溫檢測,超過37.5度(包含)或有發燒、咳嗽等感冒癥狀的觀眾謝絕入館參觀。每位觀眾入館后,建議佩戴口罩,做好預防措施。原定在春節期間館內舉辦的各種公益活動全部延后,人工講解服務暫停,觀眾可以使用博物館內的微信和語音導覽服務,相關的設備都全面消毒,保證觀眾的安全。同時在官方社交媒體賬號中開啟在線講解、云觀展、抽獎等活動,吸引眾多網友在線參與,引起一致好評。天津博物館除常設展覽,還精心布置“殷契重光——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特展”“敢教日月換新天——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館藏經典繪畫特展”“安第斯文明特展”等,館內一共17個展覽都推出了在線展覽和360度線上全景展廳。天津美術館也推出線上“穆夏——新藝術運動先鋒”云觀展活動。同時,在微博、微信中推出每日互動環節,介紹精彩藏品、文博小知識等,號召大家在特殊時期減少出門,讓廣大觀眾足不出戶欣賞饕餮盛宴,體驗不一樣的文化年。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發揮文化宣傳的優勢,講好中國故事,協助廣大一線醫務工作人員,共同打好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戰役,為共同迎接美好的新時代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