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為了更好地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推廣經驗做法,本文以電子商務法課程為例,從課程德育目標、課程內容、課堂教學環節和課程考核四個方面提出了構想,并應用于電子商務專業的電子商務法課程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課程思政 電子商務法 教學改革 設計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1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發掘高校各門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學環節中有效地融入。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的各個環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電子商務法課程組響應國家和哈爾濱金融學院的號召,以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對電子商務法課程開展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在課程德育目標、課程內容、課堂教學環節、課程考核等四方面進行了思政教育的融入設計,以期對其他專業課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一、電子商務法課程開展課程思政的意義
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將《電子商務法律與法規》作為電子商務專業“6 + X”專業核心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因此,本課程教學對培養應用型本科復合型人才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全國高校開展“課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形勢下,將課程思政教育理念與電子商務法緊密結合作為開展“課程思政”的試點課程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在電子商務法授課內容和方法中融入對學生思想品德、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的教育,有利于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社會有用之才的目標。
二、課程思政的設計
1.課程德育目標設計
根據本課程承擔的培養學生電子商務誠信與信用素養、信息安全與保密素養、良好的道德和遵紀守法素養的專業教育任務,通過在課程中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達到培養學生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德育教育的目標。
2.課程內容中思政教育的融入點
本課程是以2019年生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為基本依據,在闡述具體內容時注意介紹相關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基礎知識,分析電子商務法律關系的特殊性,有助于形成體系化的思維。在課程內容與思政元素結合方面,主要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等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某些章節,將法律知識與思政教育進行融合,達到課程思教育目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融入點: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富強、文明、和諧”與電子商務經營者法律制度相融合。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自由、平等”與電子商務合同、電子商務經營者法律制度相融合。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友善”、《弟子規》中的“信”與電子商務合同標的、消費者權益保障的法律制度相融合。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公正、法制”與電子商務仲裁訴訟法律制度相融合。
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敬業”以及職業道德教育會貫穿于整個教學內容。
3.課堂教學環節融入思政教育
本課程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環節,是圍繞著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設計的,設置了“每課一案”、課堂討論、案例分析、課堂作業等環節。“每課一案”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佳的環節,作為教師要把握好這個機會,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傳遞給學生。課堂討論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勇于提出個人見解,展示自我思維過程,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素質,責任擔當意識。案例分析不同于以往針對專業內容和跨學科內容提問題,我們在設計案例分析題目時還融入了思政教育的問題,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縝密的邏輯推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展現優秀的職業道德素質。課堂作業環節主要是為鼓勵“課堂旁觀者”參與而設計的,通過在課堂作業內容中融入思政教育,不僅可以調動這部分學生的思維活力,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掌握每一位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思想,并有針對性地一對一進行思政教育和引導。
4.課程考核
在過程考核中,對課堂表現進行細化,體現在語言表達、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等方面,主要通過以下過程進行考核:
1)在討論、回答問題時,能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在思想意識上和行為上通過尊重他人、樂觀、積極等良好精神面貌,能夠體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3)在分組討論和小組案例分析時,能夠體現團隊意識。
三、開展課程思政的初期效果
通過在電子商務法這門課中開展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學經典、偉人精神等思政元素與相關知識點融合的教學實踐,我們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除了掌握課程知識點外,在思想意識上和行動上都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比如有的同學以往在校園中見到老師形同陌路,現在變為了見到老師主動問好,為班級為他人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對學習不自信的同學,也變得更加的自信,在課堂上主動參與到熱烈的討論中,與教師探討專業內容,課下向教師請教自己的學業規劃問題;有些同學沉迷于手機,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通過教師的正向引導,也已經具有了“家國情懷”,思想意識不再狹隘,增強了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種種轉變不僅使教師感到欣慰,更重要的是學生從中受益,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進入良性循環,為學生在其他課程中掌握知識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除了在教學方面已經進行的改革和取得的成果之外,課程組教師在思想意識中也提高了“思政擔”的責任意識,今后,課程組成員將通過不斷地思想火花碰撞,探討在本課程中如何更加有效地體現思政教育,在哪些教學內容和環節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政味”。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于家姝,李俊麗.《國標》體系下電子商務類專業《電子商務法律與法規》課程設計研究[J].法制博覽,2019(01):287-288.
[3]朱曉娟.電子商務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4]童宏祥等.電子商務法律實務[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王微微(1980—),女,黑龍江省鶴崗人,碩士,教學秘書,講師,主要從事電子商務法、電子商務安全等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