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毅
金融的全球化發展引導資源的全球化配置時,一國的風險資本發展與新興產業成長的政策就尤為重要。以美國為代表,其風險資本對美國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和全球化擴張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使得美國產業競爭力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塑區域經濟增長引擎的必然選擇;是解決資源型經濟困局,著力推進轉型發展的題中之義;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培育和發展創新型經濟,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戰略抉擇。
我國目前經濟發展迅速,應開始從追求經濟總量轉變為追求經濟質量發展,探索經濟轉型模式,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就在于如何實現資源型經濟以及勞動密集型經濟轉型,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不斷改造傳統產業,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新興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風險資本能夠為新興產業提供資金支持,進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是銀行主導型,風險資本發展比較落后,因此,必須尋求風險資本的發展,以促進新興產業的成長,實現產業優化升級以及資源型經濟的轉型。
一、風險資本
風險資本亦稱“創業投資資本”是機構性創業投資基金投資于新創立的、經評估認為有不尋常成長機會與潛力的小企業的資本。因被投資小企業創業成功的機會很小、風險很大,故名風險資本。其投資選擇的核心標準是在可預期的未來獲得高額回報,故新創立的高新技術企業往往成為其主要投資對象。
二、新興產業
2011年01月10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該決定同時指出,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堅持科技創新與實現產業化相結合,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領域跨越發展相結合,堅持提升國民經濟長遠競爭力與支撐當前發展相結合的發展目標。
三、風險資本對新興產業的影響
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來源于政府的財政金融支持,而且銀行的科技金融的發展,實現了對風險資本的替代作用。
一是推動新興產業的成長和發展。風險資本的投資活動與一行業的專業產出率呈正相關,也就是說,風險資本的發展推動了技術創新的增長,新興產業在風險資本的籌集過程中,就必須不斷實現技術創新,從而推動了新興產業的技術發展。同時風險資本對新興產業的投資,創造了新的經濟價值,也進一步推動了風險資本的發展壯大。
二是培育了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美國的蘋果公司、英特爾公司、微軟公司,中國的搜狐以及網易公司,都是具有風險資本背景的國際企業。風險資本在追求新的創意及構想產生的經濟價值的過程中,促使企業的快速發展,實現市場競爭力的飛速提升。
三是構建新興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新興產業的創業初期,規模較小,相比于同行業的大型企業,新興企業決策靈活,在獲得新構想或者新創意的途徑更快更多,能夠更快的在風險資本的作用下將其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同時風險資本不僅具備一定的能力對新興產業進行資金支持,同時風險資本對新技術商業化過程進行的管理指導以及市場開發,并處理一些新興產業在新技術商業化過程中的特殊問題。因此風險資本促進了技術的不斷創新,實現了新興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綜上所述,風險資本能夠孵化和培育新興企業,新興產業的發展對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資源經濟的跨越轉型具有重要意義。風險資本不僅能夠為新興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還為新興企業在新技術商業化過程進行了管理指導以及市場開發,并能夠處理一些新興產業在新技術商業化過程中的特殊問題,從而推動了新興產業的飛速發展,孵化和培育了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并構建了良好的新興產業成長機制。
四、結語
我國目前是典型的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風險資本的發展落后。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來源于政府的財政金融支持,而且銀行的科技金融的發展,實現了對風險資本的替代作用。新興產業的發展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科技金融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因此,在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下,就必須正確認識風險資本很好地補充和完善了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市場,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大力發展風險資本。
金融結構影響著風險資本發展。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下,風險資本本身即是介于市場主導型與中介主導型的金融機構;銀行本身所具有的金融文化和銀行發現“企業價值”的功能以及兼并等的退出方式使得銀行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是風險資本的替代。典型國家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風險資本運行機制比較、政府立法和政策工具選擇以及對中小企業支持的比較表明:中國的風險資本發展表現出政府干預和銀行一定程度上代替風險資本的特征,但其弊端影響著風險資本的發展。因此,政府應致力于規制的建設和完善,正確處理銀行與風險資本發展的關系。以風險資本推動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同時提出具體的實施政策,包括制度保障、實施“多極增長”、突破“頂層設計”、正確處理銀行與風險資本的關系、構建信息公開平臺、人員素質與教育培訓保障。我國應集中有限的風險資本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業,實行自主創新與引進創新相結合,構建“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機構)+風險資本”的“四位一體”的發展模式。
我國以資源型經濟以及勞動密集型經濟的跨越轉型為目標,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著眼于我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現有的雄厚的工業基礎,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趨利避害,改變產業轉型定位趨同的現象,實施“多級”增長;同時,抓住緊緊抓住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轉型,國內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區域戰略的實施,以及“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機遇,勇敢迎接各種挑戰,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風險資本,為新興產業提供資金支持,不斷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新興產業跨越式成長,努力開創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局面。(作者單位: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