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勇 王敏
〔摘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四大考驗”“四大風險”“四風”問題等依然在某種程度上客觀存在,加之人民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監督、維權等意識日益增強及其需要不斷提升,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團結帶領廣大人民進行新的偉大斗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就必須堅守初心,從以下四個方面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推進思想建黨,扎實開展黨性教育,堅定遠大理想信念;推進制度治黨,不斷扎緊防止權力被濫用的“籠子”;推進作風建設,大力整治“四風”,確保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推進反腐敗斗爭,切實采取措施,確保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關鍵詞〕 黨的建設,自我革命,思想建黨,制度治黨,作風建設,反腐敗斗爭
〔中圖分類號〕D26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175(2020)03-0046-07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對民主法治、監督維權、政治參與、公平正義等的需要不斷增強,“四大考驗”“四大風險”仍然一定程度存在,“四風”問題改頭換面或隱形變異等,都對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的要求。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 〔1 〕131“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 〔1 〕5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勇敢地開展自我革命并取得顯著成效。黨的十九大更是旗幟鮮明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 〔2 〕2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中國共產黨要團結帶領廣大人民進行新的偉大斗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就必須堅守初心,從以下四個方面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推進思想建黨,扎實開展黨性教育,堅定遠大理想信念;推進制度治黨,不斷扎緊防止權力被濫用的“籠子”;推進作風建設,大力整治“四風”,確保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推進反腐敗斗爭,切實采取措施,確保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一、深入推進思想建黨,扎實開展黨性教育,堅定遠大理想信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思想的反映。深入推進自我革命,首先要高度重視并開展思想革命。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無產階級政黨建設首先要以科學理論作為思想的基礎,即用無產階級思想對全體黨員領導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行改造和武裝,才能使整個無產階級政黨變得堅強有力,才能去改造客觀世界。列寧曾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 〔3 〕23。在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中,勇于開展思想革命,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教育并堅定其理想信念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礎。“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 〔3 〕24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團結廣大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就是一部以深入推進思想建黨作為自我革命首要任務的歷史。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通過自我思想革命糾正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路線問題,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并指導武裝革命,挽救了黨和革命事業;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再次通過自我思想革命,召開遵義會議糾正了“左”傾錯誤路線,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延安時期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有效整頓主觀主義學風、宗派主義黨風和黨八股文風,使全黨上下達到了空前團結和高度統一,為取得革命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共產黨勇于開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革命,把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從“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而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又持續不斷地開展“三講”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等思想教育活動,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不斷蓬勃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更是充分認識到“堅定黨員領導干部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對加強黨的建設這個偉大工程至關重要”。遠大而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就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精神之“鈣”。“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1 〕57黨員領導干部的精神一旦“缺鈣”,思想和靈魂就會遭受不良誘惑侵蝕而引發靈魂分裂、精神空虛,進而導致“三觀”扭曲,然后“四風”問題、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就會滋生泛濫。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遠大理想信念動搖是黨員領導干部思想上最大危險的動搖,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理想信念滑坡是黨員領導干部思想道德最危險的滑坡。“對黨員、干部來說,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總開關沒擰緊,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系,缺乏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 〔1 〕63因此,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更是緊緊抓住思想建黨這個核心問題,找準黨員干部思想上“缺鈣”的根源,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勇于深入推進思想革命,在全黨上下相繼組織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著力解決“四風”問題后,又在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中集中開展“三嚴三實”的專題教育和開展“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以推動黨員領導干部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再到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等,不斷進行思想革命的“接力跑”,并不斷突出和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教育。通過不斷深入推進思想革命,擰緊了黨員領導干部思想上的“總開關”,使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并作為檢驗理想信仰信念信心的基本要求,祛除了理想信念動搖和思想混亂問題。深入推進思想革命,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永葆青春、生機與活力的關鍵所在和革命基因的有機組成。
從革命到建設,從改革開放到不斷走向深入,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建設史和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輝煌歷史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正是因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始終堅持革命精神,并針對黨內存在的嚴重思想問題勇于深入地推進思想革命,帶動自我革命,才能不斷地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使中國人民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并邁向強起來的偉大征程,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地蓬勃向上、健康發展。中國共產黨人面向未來仍然只有始終高度重視并把思想革命作為開展黨內自我革命的首要任務,不斷地把堅定黨員領導干部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信念作為共產黨人永遠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才能不斷增強黨內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才能大力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從而為進一步取得更大成就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證。“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4 〕42-43統籌推進“四個偉大”,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在黨的思想建設方面,堅持不懈加強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性質宗旨,強化黨性修養,切實解決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識淡化等問題,不斷增強全黨同志黨的意識、黨員意識” 〔5 〕。作為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即將迎來建黨百年的歷史時刻,中國共產黨為了不辱使命,仍然需要不斷地深入推進思想革命,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為制度治黨、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堅定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的信仰信念信心,并使之矢志不渝地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奮斗,為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提供思想保證。
二、深入推進制度治黨,不斷扎緊防止權力被濫用的“籠子”
法治遠勝于人治。全面依法治國要以全面依法依規治黨為基礎。全面依法依規治黨的前提和基礎是健全和完善黨內法規并保證其得到有效執行。“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6 〕57雖然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后制定和頒布了一批重要黨內法規,為更好地管黨治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隨著改革不斷深入推進和發展,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不斷涌現,原有的黨內法規制度存在的系統性、整體性不足等問題也日益突出,特別是有的基礎主干黨內法規、配套性黨內法規亟需完善和制定頒布,已有的部分黨內法規明顯滯后于實踐的發展和形勢任務的需要等,使得制度管黨治黨的任務更加緊迫。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到建黨100周年時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戰略目標,為此系統地清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印發的已不符合實踐發展的規章制度,同時緊鑼密鼓地修改完善和制定并形成了包括黨章、準則、條例及系列規則、規定、辦法、細則等較為完整的黨內法規體系,在深入推進制度治黨上邁出了新的歷史步伐。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和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建設,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實施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戰略工程。從2012年底審議通過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開始,中國共產黨2013年發布《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同年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2014年印發《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2015年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16年頒布《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2017年頒布《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中國共產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等。從2012年底到2017年的5年間,中國共產黨修訂或出臺了50余部黨內法規,譜寫了制度治黨的新篇章,大力完善健全了黨內法規。為了到建黨100周年時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黨中央2018年又制定出臺《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第二個五年規劃(2018-2022年)》并對5年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先后頒布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規定》《關于深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機構改革的意見》《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規定》《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黨的基層組織任期的意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黨組討論和決定黨員處分事項工作程序規定(試行)》《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制度。2018年印發黨內法規共計74部。黨內法規體系基本建成并不斷完善和健全,不僅保證了權力依法依規行使有章可依,同時對濫用權力形成了有效制約,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依法依規全面從嚴治黨和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文明大道上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一步。
徒法不足以自行。為了保證黨內法規得到切實有效地執行,中國共產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首先,實行執紀監督相結合,把紀律挺在前面,特別是強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層層傳導、壓實,使已經制定頒布印發的黨內法規不折不扣地得到有效執行。“把紀律挺在前面,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把紀律挺在法律的前面,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全面加強紀律建設,實現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 〔7 〕其次,強化黨內監督。省(區、市)實行巡視、市縣實行巡察且巡視巡察監督堅持無禁區、無死角;堅持完善分級負責的巡視巡察領導體制和建立、實施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網絡;利用全面從嚴治黨的巡視利劍,堅持常規巡視、專項巡視、機動巡視共用,把巡視巡察與整治廣大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解決日常監督發現的突出問題等結合起來,形成監督合力,增強監督實效;把常規、專項、“機動式”巡視巡察和“回頭看”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不同巡視巡察方式監督的優勢作用等。同時,為了防止巡視巡察工作表面化、形式化、趕進度、輕質量等,要求切實做到政治巡視巡察要深、發現問題要準、分析問題要透、整改問題要實,以全面詮釋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再次,為了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實現國家監察全面覆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共產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不僅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而且還在《憲法》中明確了監察委員會作為國家機構的法律地位,實現對所有公職人員監察的全面覆蓋,實現國家機關監督和黨內監督有機結合、國家監察和黨的紀律檢查有機統一。最后,為了加強對紀檢工作的有效監督,還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有效地防止了“燈下黑”。紀檢監察干部并非天生就具有防腐的免疫力。中國共產黨為此于2017年頒布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就明確對違反“依規、秉公、廉潔、安全”執紀審查要求和違反保密規定的工作人員根據情節和輕重等做出相應的處分,嚴防執紀審查“燈下黑”,為黨的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紀檢監察干部依規治黨、依規執紀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隨著自我革命的深入推進,制度治黨還在繼續向前發展。這既把思想革命成果固化為制度,同時又為推進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不斷開創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局面。
三、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大力整治“四風”,確保黨的先進性、純潔性
黨風是黨的組織及其成員在思想、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行為。中國共產黨黨風的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不僅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而且還在本質上反映了黨的性質和宗旨;不僅事關黨的形象和民心向背及黨的生死存亡,而且決定著黨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前途和命運。“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 〔1 〕170中國共產黨正是因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不同歷史時期和不斷深入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始終把著力解決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干部生活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自我革命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把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自我革命和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及黨的優良傳統從嚴要求,不斷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從嚴管黨治黨,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及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成就。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和人民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監督維權等意識不斷增強及其需要與日俱增,對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黨的“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8 〕5-6為此,中國共產黨全面整治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在思想、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不良作風,以加強黨的建設。這既順應了廣大人民的呼聲,又體現了加強自身建設的理性自覺。“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我們黨作為一個在中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作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 〔8 〕8否則,不良風氣就會侵蝕黨的肌體,形成惡性循環,甚至肆虐成災。
黨風建設在任何時候都始終是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作為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重要內容,從中共中央制定和執行“八項規定”開始,為全黨立規矩并嚴格執行破題,嚴字當頭、刀刃向內。為了讓中央“八項規定”更細化并扎根廣大黨員干部心中,中央制定實施細則、開展巡視巡察、頒布“六條禁令”、整治舌尖上的腐敗、整頓會所歪風、剎住車輪鋪張,公款吃喝、公費旅游、公車私用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2013年,中國共產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決反對和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嚴肅查處各種“四風”問題典型案件,馳而不息反“四風”常抓不懈,既抓思想引導又抓行為規范,嚴格執紀問責,同時還根據“四風”問題的變形變異及時把整治活動推向深入,破解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難題。2015年,中國共產黨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要求“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8 〕143。不僅如此,中國共產黨還堅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毫不放松地嚴肅查處和嚴厲整治各種變異、隱形的“四風”問題,不斷把作風建設推向深入,使黨的作風得到明顯改善。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不僅把作風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而且要求持之以恒地抓常、抓細、抓長,馳而不息整治“四風”問題,形成了全面從嚴治理不良黨風的高壓態勢,剎住了各種歪風邪氣,扭轉了不正之風,以嶄新的實踐展現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新時代要求。
古人云:“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大力加強作風建設就是要緊緊地抓住具有重要影響的關鍵少數,全面從嚴要求,以上率下,層層傳導壓力并做好壓實工作,形成示范帶動影響效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定不移地加強作風建設,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堅持從中央政治局委員到省部級領導干部、再到廳級干部,從處級干部到小小“村官”,從上至下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用無私無畏的勇氣,帶頭抵制、糾正歪風邪氣,帶頭轉變工作作風,形成巨大的“頭雁效應”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同時,黨中央還要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在深入推進作風建設的過程中自覺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教育,持之以恒地克服各種范圍和程度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不懈祛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為全黨樹立起光輝典范,取得了作風建設的顯著成效。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而永不止步。作風建設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加強自身建設的永恒主題。作風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會在大力整治下短時間內得到完全有效的根治。作風問題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和隨著形勢的發展而不斷反復的特性。消除不良作風不可能一蹴而就,優良作風的形成也需要很長時間且不可能一勞永逸。因此,糾正“四風”問題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首先,要建章立制并不斷完善以筑牢制度藩籬,確保反“四風”常態化、長效化;還要保證加強作風建設有章必循、違規必究,從根本上遏制歪風邪風;此外,要深化改革,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為作風建設形成有效保障。其次,針對“四風”問題在高壓下改頭換面、隱形變異、潛入地下的情況以及仍然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要采取更切實有效的方法舉措,讓“四風”問題無處遁形。反“四風”還“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 〔8 〕144。再次,對于各種“四風”問題絕不手軟,要敢于真抓實干,毫不松懈地狠抓下去,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地推進作風建設的成效和變化,決不能搞一陣風。總之,作風建設要堅持不懈地在嚴和實、深和細、常和長上狠下功夫,密切關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新動向新表現并堅決予以糾正,及時防止“四風”問題死灰復燃,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作風問題,要不斷重拳出擊,集中整治,防患于未然,不斷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四、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切實采取措施,確保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腐敗是任何執政黨或統治者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執政黨的毒瘤。“物必先腐,而后蟲生”。權力天生就有謀私的本性,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是一條亙古不變的法則。若反腐敗斗爭的力度小,則腐敗就會滋長泛濫。世界上一些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之所以丟失政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貪污腐敗而走向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被人民所拋棄。無產階級政黨在追求和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征途中,必須時時保持理性自覺,高度警惕并且毫不松懈地堅持與各種消極腐敗現象作堅決的斗爭,永葆無產階級政黨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從而持續贏得民眾的支持。蘇共垮臺的教訓說明,如果無產階級執政黨不能戰勝和打贏反腐敗斗爭,就不可能長期執政而最終必然被人民所拋棄。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干部也并非對貪污腐敗有天然的免疫力。從黨的發展歷史看,不同時期的腐敗和反腐敗斗爭總是呈現出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長期以來,反腐敗與腐敗的斗爭始終隨著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的革命事業而不斷前行。從革命時期處決謝步升到社會主義建設初期處決劉青山和張子善,從改革開放后對胡長清和成克杰執行死刑到黨的十八大后的周永康、徐才厚、蘇榮等被查處,無不說明反腐敗斗爭必須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向縱深推進。《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后的五年間查處的塌方式腐敗問題主要有: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中467人受到責任追究,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中477人被嚴肅處理,遼寧省系統性拉票賄選問題查處955人(其中中管干部34人);黨中央批準立案審查的省軍級以上黨員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委員43人,中央紀委委員9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處分153.7萬人,其中廳局級干部8900余人,縣處級干部6.3萬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8萬人 〔7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同時公布紅色通緝令并開展“天網行動”,清理“裸官”并抓獲數百名外逃腐敗分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懲貪反腐始終堅持黨員領導干部全覆蓋、零容忍,上至正國級干部,下至小小村官等,絕不手軟。“打虎”“拍蠅”“獵狐”、掃黑除惡等行動,堅決有力地遏制了腐敗的蔓延勢頭,不僅取得了壓倒性勝利而且還在不斷鞏固發展,充分表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勇于與腐敗進行毫不妥協的徹底革命斗爭的決心和勇氣。
事實說明,貪污腐敗不僅會影響黨的健康肌體,同時也會影響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推進,進而影響中國夢的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持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關鍵就在于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勇于直面自身存在的各種貪污腐敗問題,敢于刀刃向內刮骨療毒,不留死角、邊角和縫隙,清除侵蝕黨的肌體的病毒;對任何貪污腐敗都絕不能寬、松、軟,要嚴肅查處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貪污腐敗行為,并把反腐敗革命斗爭不斷推向深入,以保證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落到實處。“全黨同志要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8 〕97在反腐敗斗爭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決打贏,必須毫不妥協,必須堅持不懈地深入推進。“開弓沒有回頭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必須決戰決勝。” 〔1 〕186反腐敗斗爭不僅一刻也不能放松,而且還要加大力度,構筑堅強有力的反腐敗機制體系,嚴防死守腐敗的發生。特別是“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8 〕121。當前或今后一段時間,反腐敗斗爭仍然是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攻堅戰、堡壘戰,仍然需要持續不斷地鞏固和加強并繼續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切除自身內部的頑瘴痼疾、腐肉爛瘡,不斷深化和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堅持不懈地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中國共產黨要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還必須緊緊依賴和借助廣大人民的監督。早在1945年,毛澤東在延安會見民主黨派人士黃炎培時就說過,“只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會懈怠;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9 〕11。腐敗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人民有天然的反腐敗的強烈要求和積極主動性,腐敗一旦滋生或出現就容易被廣大人民群眾察覺和發現,只有借助人民的力量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才能使之無處隱藏和逃遁而凈化黨的肌體并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同時也是堅持群眾路線的重要體現。為此,中國共產黨要實現長期執政,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就必須充分激發和調動廣大民眾反對腐敗的積極主動性,多聽群眾反腐敗的心聲、意見和辦法,在此基礎上堅持不懈地繼續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對更加隱蔽、更深層次的腐敗頑癥下猛藥、動刀子,作堅決斗爭,保證黨的肌體健康,才能夠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贏得民眾,才能不負新時代所賦予的偉大使命。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2 〕15在黨內外和國內外各種形勢日益復雜的現實背景條件下,中國共產黨要戰勝具有復雜性和長期性的“四大考驗”和消除具有嚴峻性和尖銳性的“四種危險”,革除“四風”問題,就必須從思想、制度、作風、反腐敗等方面深入推進自我革命,確保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唯此,才能不斷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才能最終帶領和團結14億人民奮勇拼搏,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列寧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習近平.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J〕.求是,2019(15):4-9.
〔6〕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7〕新華社.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J〕.中國紀檢監察,2017(22):6-15.
〔8〕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
〔9〕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 陳 鵑
〔收稿日期〕2020-03-12
〔基金項目〕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文化單列重大課題“貴州紅色文化資源傳承保護研究”(18GZZB21),主持人汪勇。
〔作者簡介〕汪 勇(1971-),男,貴州安順人,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貴州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紅色文化、黨的建設等。
王 敏(1982-),男,湖南衡陽人,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衡陽師范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