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從嚴治黨 基層黨建 高校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 (項目編號:L18CDJ001)。
作者簡介:姜南,大連工業大學思想政治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D2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313
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思想引領和保障高校黨建工作和教育工作的推進和落實。
(一)黨員的理論學習主動意識不強,深度廣度掌握不夠
部分高校師生黨員對于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普遍存在學習時間零散化、知識體系碎片化、理解領悟表面化的現象。有的黨員不重視理論學習,在學習時間上隨便性大,想起來就學、想不起來就不學。在平時的理論學習中,主動學習的少、被動學習的多,有的黨員將理論學習視為一項“機械性”的工作,日常學習也多采用“碎片化”的網絡閱讀模式,不能靜下心來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有的黨員雖然能夠主動學、跟上學,但缺乏深鉆細研的勁頭,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領會停留于表面的多,入腦入心的少。
(二)組織生活落實不到位,活動質量和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黨員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對師生黨員的日常理論學習、參與組織生活等管理缺乏具體的監督手段。有的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不固定、不經常,黨日活動還停留在學理論看視頻上,教師黨員參與黨日活動的意愿也不高。有的學生黨支部的黨日活動經常,但被動參與的多,積極主動的少,黨日活動的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
(三)黨員先鋒模范意識淡化,黨員隊伍發揮作用不明顯
部分教師黨員在服務意識上不夠“強”,一方面表現在對學生的服務意識上,雖然在課堂上能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但對于學生的思想引導、職業指導、人生規劃等方面還不夠細致耐心;另一方面是與學生黨員的思想交流較少,教師黨員在學生中的“傳幫帶”作用不能得以發揮,不利于發揮優秀黨員教師在學生黨員群體中的“榜樣力量”。學生黨員由于其身份的限制,對黨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認識不到位,責任意識模糊,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沒有自覺的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只顧自己埋頭學習,不注重發揮團結帶領其他同學共同進步的問題比較突出,不愿意為他人服務,缺乏奉獻精神,對黨員角色認識不足,黨性修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黨建工作模式的創新還需進一步加強
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研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傳統的組織生活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上都陷入了“模式的慣性”中,這與新時期下教師和學生黨員更愿意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特點格格不入,而且以灌輸為主的單向教育模式與網絡時代節奏快、信息傳輸渠道多元化的特點也存在矛盾。
(一)對理論學習不夠重視,思想認識不到位
首先,部分黨員對政治理論學習不夠重視,有時忙于一些具體工作,忽視了思想上的理論武裝,不能從深層次認識到理論學習對于提高自身黨性修養的促進作用;其次,沒有把理論學習放在首要位置,學習存在片面性,不經常、不系統,缺乏對理論的系統研究和深刻理解;最后,忽視了理論聯系實際,不能學以致用。部分黨員對于每次的理論學習只停留在認真記錄學習筆記上,沒有在學習后進行深入的思考,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聯系實際,指導實際。
(二)對組織生活重視不到位,活動缺少吸引力
近年來,隨著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任務、科研任務逐步加重,工作壓力不斷增加,對于按時參加組織生活或黨日活動往往有心無力,遇到活動與工作沖突時,也往往以工作為主,在思想和行動上對組織生活重視程度不夠,忽視了黨建工作對科研教學的推動作用。“95后”學生成為了學生黨員的主體,他們自我意識較強、思維活躍,學生黨支部黨日活動的組織多以支委會成員和個別學生骨干為主導,活動主題的設計和分工也有局限性,導致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黨員的參與熱情。
(三)對黨員教育管理機制不完善,管理不嚴格
教育管理機制還不完善,各支部對抓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管理手段單一,對于黨員日常參加組織生活、學習簽到行為抓的不嚴不實。部分高校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員、黨支部書記大都是兼職,既要開展本職工作也要開展黨建工作,精力有所分散,對日常黨員的教育管理、活動的創新等力不從心。
(一)加強理論教育,筑牢黨員思想根基
一是制定學習計劃,引導黨員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理論學習,是黨員增強黨性、提高本領、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們黨與時俱進、永葆生機的優勢所在。除完成規定的學習內容之外,高校基層黨組織要根據師生黨支部的實際情況和師生黨員的學習特點制定黨員理論學習計劃, 規范理論學習的內容、時間、頻次,確保師生黨員通過學習及時掌握黨的方針政策,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二是抓好監督考評,引導黨員在強讀強記中筑牢理論根基。“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從監督考評體系上入手,保持黨員的學習勁頭,促使黨員真學真做。高校基層黨組織可根據情況,在人數多的教師和學生黨支部內部劃分學習小組,由支部委員擔任組長,對黨員的理論學習進行監督考評,定期公布黨員的學習情況、積分排名等,以此監督黨員的學習行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樹立學習標桿,引導黨員在爭優爭先中提升理論水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在各支部內和支部間營造“比學敢超”的學習氛圍、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高校基層黨組織可依托“學習強國”平臺,定期評選“學習達人”“優良學風標兵小組”,切實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頭作用,引導師生黨員將理論學習融入日常,促進黨員主動學、爭相學;四是搭建交流平臺,引導黨員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學習之余,高校基層黨組織還要引導師生黨員結合專業學習和工作實際多體悟勤思考,提高理論學習質量,通過定期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聚焦主線、設計主題,讓每位黨員都成為“主講員”,講述學習心得、分享學習體會。培養黨員以理論指導實踐,解決學習和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和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牢記黨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注重質量提升,加強支部活動的內涵建設
一是抓實黨建創新,注重活動質量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在開展組織生活、理論學習、黨日活動前廣泛征集師生黨員的意見和建議,以師生黨員的參與度、滿意度為出發點,以教育活動的實效性、針對性為目標,以打造學習型、服務型黨支部為主線,以“規定動作”+“主題活動”的形式,因勢利導、精準施策,持續探索黨日活動的多樣性、有效性,將黨日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與志愿服務相結合、與師德師風、校風學風建設相結合,使黨日活動在提高師生黨員黨性修養上,提高師生黨員服務群眾的能力上真正發揮作用;二是育品牌樹形象,提升支部影響力。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積極推動各支部黨日活動系列化管理、長效化運行,精心培育黨建工作品牌,提升高校整體的黨日活動質量,對于有影響力的黨日活動或優秀師生黨員的先進事跡,增加宣傳力度,通過校園網、微信公眾號等網絡載體進行宣傳報道,提升黨組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三是利用好“強國號”,架起黨建工作“新引擎”。高校基層黨組織要以“互聯網+黨建”為引領,探索“學習強國”在線學習模式,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宅家學習”模式。充分利用學習強國APP開展師生黨員的日常學習教育活動。在學習強國組織線上會議、線上學習打卡、參與知識競賽等方式,讓黨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禮和情感陶冶;四是完善考核機制,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基層黨組織要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建立和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將管理、考核工作抓實抓細,對無故不參加組織活動者,要按黨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通過嚴肅組織紀律為組織生活的保質保量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提升組織力,筑牢協同配合的黨建工作格局
一是要發揮政治引領功能,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高校基層黨組織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成果。以黨建促發展、以黨建促改革,推動高校黨建、教學、科研、管理工作協同發展與深度融合,筑牢協同配合的黨建工作格局;二是要發揮思想引領作用,牢牢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不斷提高師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扎實做好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師德師風、學術道德和教風學風建設,讓黨的組織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協同發力,努力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三是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凝聚基層組織力量。以黨建促和諧,以黨建聚人心。高校基層黨組織首先要把做好群眾工作作為根本之基,踐行以服務師生為中心的理念,做好群團工作,引導廣大師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團結和帶領師生為推動高校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做貢獻。其次要把加強黨員管理作為內在要求,在嚴格管理中匯聚正能量,完善黨員教育和關懷幫扶機制,讓黨員有歸屬感、榮譽感、責任感。最后還要把加強黨務工作隊伍建設作為關鍵之舉,扎實推進“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強工作力量,重視組織員、支部書記黨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和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的提高,建立正向激勵機制,把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成為黨建和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的中間骨干力量,把學生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成為引領優良校風、班風、學風,引導師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李輝.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意識形態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2).
[2]文晶晶,李墨,高正方.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與話語權[J].共產黨員(河北),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