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娟娟
摘 要:美術鑒賞是鑒賞時要具備的能力,懂得鑒賞知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藝術品所想要表達的內容,以及存在的優點。懂得鑒賞知識可以對畫作有清楚的認識,會提升自我的審美能力。該課程會帶來許多積極的意義,會豐富學生對藝術品的知識了解,并且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有了與提升自我品味。在開展美術鑒賞課程時,要注意對學生增強動手能力,能夠達到在課下自我了解藝術品的含義,對在上課的過程中所掌握的知識點記得牢固。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鑒賞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策略
學校開設的課程越來越多,給學生帶來的壓力也隨之增加,課程比較無趣會導致學生對課程是去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在開設課程時,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美術鑒賞本來就是一個很有趣的內容,可以認識到許多作品的內在含義,提升自身的審美,給學生的生活增加色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習可以了解到許多名家名作,包括國內還有國外的作品,來進行學習。藝術是一個可以提升人們審美能力的,會發現藝術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藝術品可以給人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減輕高中生活中的壓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來增加對生活的發現,發現身邊不一樣的美。
一、鑒賞教學的意義與作用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需要的人才應該是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的提出也是希望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而我們的美術鑒賞課能夠提升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讓學生準確地理解美術作品,通過鑒賞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情趣,陶冶情操。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更加關注審美結果的獲得,同時注重參與和體驗。這樣一來,能夠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為學生提供了視覺等方面的教育,激發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能夠進行自我欣賞。通過鑒賞教學,學生的觀察力得到了培養,會自然而然留心身邊的事物,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而這些都充分地表現出了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作用和意義。
二、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優化策略
(一)借助美術鑒賞課,幫助學生養成較好的審美心理
高中階段的學生課業比較重,借助美術鑒賞課,他們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修養,豐富自己的審美情趣,緩解緊張的學習氛圍。高中美術鑒賞課可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更好地了解美術創作背景,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能力,讓他們明白美術鑒賞課可以幫助自己創建審美情境,同時深化他們對藝術、世界的理解,實現藝術情感的升華。
(二)強化學生的美術鑒賞意識,使其充分感受藝術的魅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階段教育越來越重視對美術知識的考查,尤其是在高考前,學生的壓力非常大。實施美術鑒賞課,可以讓學生在藝術鑒賞的過程中緩解緊張情緒。在美術鑒賞課上,教師要時刻強調學生的鑒賞意識,組織鑒賞活動,進行高效的課堂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開闊視野。同時,教師也可使用多媒體等技術,整合與美術作品有關的圖片、視頻等,以多元形式展現藝術作品,這樣可以使學生從形象的鑒賞活動中得到啟發,加深對美術鑒賞的情感。如,在《心靈的慰藉》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背景音樂,為學生營造濃郁的審美氛圍,讓學生感受藝術作品的特色,增強審美體驗,產生豐富的藝術遐想。教師要重視多媒體等技術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上的應用,尤其是在營造美術教學氛圍上,更要使用聲光特效,使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知藝術魅力,培養藝術素養。
(三)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深入地感知藝術真諦
美術鑒賞課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先深入鉆研教材,優化教學方法和思路。所謂的美術鑒賞,不僅包括對藝術品的欣賞,而且包括從鑒賞中感知藝術的魅力,加深對藝術的理解。在以前的美術鑒賞課上,部分教師多用口頭表達的形式進行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筆者建議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積極使用小組互動教學和引入導學案教學等方法,根據差異化的教學內容,重視學生的積極參與,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全面發展。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將學生分組,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欣賞藝術品。學生在欣賞藝術品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既可以用直觀印象分析的方法,討論藝術創作者的創作手法,又可從挖掘作品藝術價值的角度出發,分析作品的創作價值和意義,加深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認知。教師還可借助情境教學法講解美術作品的語言,如,借用蘇軾名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形容春天的景象,利用多媒體放映春天的圖片,指引學生鑒賞美術作品的語言。然后在這一前提下,教師再提問:何為藝術語言,其怎樣傳達藝術品的美感?或者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同時欣賞兩幅藝術品,用對比的方式討論。教師要合理調整上課的進度,為學生講解藝術品的特點,增強課堂的人文色彩。
(四)在教學課堂中突出藝術品的人文色彩,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
在美術鑒賞課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融入人文色彩,從藝術品的創造、情感、表現形式上傳遞審美感染力。教師在尋找用于鑒賞的藝術品時,要重視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者的情況等,尤其是結合作品分析與其相關的情感,幫助學生在鑒賞中感知藝術品的人文色彩,增強藝術感受。如,在鑒賞敦煌彩塑時,教師可以結合彩塑的發展時期,為學生講一些彩塑的發展史,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敦煌彩塑。美術鑒賞是教師為學生展現藝術文化和開展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教師可以從藝術中發現人文情感,強化學生的民族感情,優化學生的藝術文化體驗。
結語
對于高中美術教學而言,美術鑒賞課程是特別重要的一部分。教師、家長和學生要一起努力,充分發揮美術鑒賞的作用。教師要積極創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充分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審美觀,讓學生通過鑒賞藝術品強化審美意識,豐富審美體驗。
參考文獻
[1]黃艷紅.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8(22):142.
[2]姜小淳.提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8(29):41.
[3]董巍.如何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育[J].美術教育研究,2018(1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