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龍
摘 要:《孟子·告子下》中說,“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們知道原文里列舉舜帝、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層。我國的四大名著的作者,羅貫中在社會的動亂中成長,生活肯定很貧窮,在這樣的勞苦生活中,他寫出了《三國演義》;而施耐庵和羅貫中合著的《水滸傳》時,他們是屬于命運多舛的類似之人在一起,才有的共鳴而寫成的;《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就是典型的貧苦人了,在母老家貧的情況下,靠賣文為生的;曹雪芹就在家道沒落下寫成了《紅樓夢》。可我們現在的教育課改以來,總是高喊著素質教育,具體指的是怎樣的素質教育,我們來看看下文就知道了。
關鍵詞:學校教育;問題學生;解決方法
(一)學校教育
1、前幾年,每學期的開學會議上,領帶都強調著師德師風,要求老師們依法執教,在教學工作中,不要給學生布置“太多”的作業,要執行政府給出的教育教學政策,要對學生進行“減負”教學,對學生的表現要以表揚為主,盡量不要批評學生,更不能體罰或變相地體罰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向已經給出一種單一的方向,讓學生只看到了“對”的一面,“錯”的一面幾乎可以不用計較,老師只能做一些口頭的解釋,做錯之后會有什么后果,學生聽多了就不以為然了。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用承擔后果,即使他們做錯了,媒體會原諒他們的過錯,會把矛頭指向老師,說什么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更不能有一些輕微的處罰手段,比如吵鬧的學生,不能叫出去跑個三五圈或叫出教室外面站;不寫作業的學生不能留下來補寫作業;有暴力傾向的學生老打其他同學,老師不能對他們怎樣等等。這些問題學生,很多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從小就缺乏父母正確的引導。
(二)問題學生
1、我們來看看2015年曝光學生襲擊老師13起案例吧。留守兒童入校劫殺老師”、“四年級男生不交作業暴打女老師致其入院”、“初中班主任兩次遭學生和其家屬的辱罵毆打” ……而《法制晚報》記者根據公開報道整理發現,這13起教師被襲事件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有2起案件是因學生發生打架,老師出面勸阻而受到牽連被毆打;有3起是因老師催交作業學生大打出手;其余的原因還包括遲到、搶劫、沒收課外書等。根據新聞報道中所述,受害老師的行為,均在教師職責內。老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而學生理應尊師重教,但存在于老師學生之間的暴力事件卻讓人觸目驚心。
2、忽視了家長的地位教育者的存在以及社會所造成的“病毒”因素,把老師的能力“神化”了,老師就應該有“通天遁地”和“火眼金睛”的能力,隨時隨地都能知道哪些學生在某些時刻需要老師的特別愛注;忽視了網絡游戲等等對學生的毒害有多深,深到猶如“病入膏亡”都可以忽視。
3、家長把他們的責任和義務撇清了。一味地有這樣的心思:把孩子送到學校,家長自然是希望孩子能不讓他們操心,學習優異。”一位家長在網上跟帖說道。“老師也根本沒有時間做到真正去關心學生,他們大多數都把精力用在學校事務和教學成果上。”這位家長根本就沒有主次之分。我們老師是解惑授業為主,關心為輔,兩相結合,把學生引上學業的最高峰,而不是都有能力把學生教得各個如科學家愛迪生、牛頓、睿智的羅斯福總統和最體察民心的習近平主席,畢竟這只是100多億(從古至今的人數)的幾率,這其中還離不開他們各自的努力和家長的教導及全力的支持。因此,教育的事情不能單一的是老師的事情,而是社會、家長和老師的事,社會的風氣,家長的行為都盡收于學生眼里,老師的理論教育力量就顯得微無奇微了。
4、既然專家以佛家的善心“說教”收不到學生、家長的勤勞與善面,那我們不如就制定出現相關的框框條條來約束學生和家長的負面思想,讓學生也“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政府和家長應該一起協商,一起制定出相關的條例,面對那些懶散的學生不遵守相關的框框條條時,就對他們做出相關的處理。比如,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在多次的教育下仍然不知悔改的,給集體榮譽蒙上了陰影的,就叫其掃地或抄寫弟子規多少遍,遍數由學生和家委會來定;不愿意學習,妨礙老師上課,不完成作業的以及自習課上大聲喧嘩的,應該讓他們不得在教室多少天或多少節課,讓處理相關的老師監督他們進行體能操練。
(三)解決方法
除了約束好我們的學生,還得約束我們的老師。讓學生和家長有舉報的渠道,碰對不負責任的老師,讓學生有舉報的機會。比如,那些老師叫別人幫他們上課多少節課了或曠了多少節課的,從他們的工資扣取多少給學生作為獎勵基金,因為這樣的老師給學生造成了無法估量的精神損失和知識財富上的損失,作為為人師表的老師,在處理上必須嚴厲;布置作業的次數不夠,內容含量不多的(有些老師投機取巧,一次只布置一題,兩三分鐘就寫完了的),一學期里對學生的測驗次數和批改測驗的試卷次數不達標的,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處理,這種只拿酬勞不做事的行為也給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更應該扣除他們的工作來做學生的獎勵基金。所得的獎勵基金公開化,并且由家委會監督使用。我相信在框框條條的約束下,敢越“雷池”者會少之又少的。
結束語
看到這的你們也應該知道了。為了孩子,增加工作種類,安排失業人員(特別是大學畢業生和退役兵),擴大貨幣流通渠道,就能還給學生朗朗的讀書氛圍,我們何樂而不為。
參考文獻
[1]《法制晚報》2015、12、07
[2]《學生襲擊老師事例解析》2015、12、07
[3]《孟子﹒告子下》戰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