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彬
摘 要:語文作為學生認知世界及學習其他科學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從拼音教學到自主寫作的教授過程中,其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一種常見教學方法,其應用優勢能豐富學生的詞匯量;能引導學生利用多樣的語句表達情感;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列舉閱讀教學的應用策略,證實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應用策略;重要性
1 小學閱讀教學現狀
因受“填鴨式”教學、板書教學等傳統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限制,現階段的閱讀教學也存在較多影響學生閱讀及語文學習的問題。首先是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明確自身教學地位,缺乏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缺乏對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培養與鍛煉,導致閱讀教學效率低,學生對閱讀興趣不高;其次是學生的年齡較小、心理成熟度低,自身對待閱讀或事物的理解和思辨能力不夠,缺乏對閱讀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對閱讀寫作有抵觸或者難以掌握學習技巧,增加教學難度,限制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最后是教學目標限制了閱讀教學發展,即為學生成績為主,教師考核重點是教學成績,忽視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求知動力。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陷入誤區,不利于教師教學和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2 小學閱讀教學的應用策略
2.1 改善閱讀教學現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正視并突出學生在閱讀教學的主體地位。可在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以自我興趣為主導去開展和閱讀文章或書籍,如課外期刊、古文獻、教學參考資料等。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前就預學習的課本閱讀章節進行內容、主題思想等自我分析,并鼓勵學生多次反復閱讀,理解文章旨意和查找相關知識信息來拓展閱讀與學習能力。如《水滸傳》一文教學時,利用學生對歷史和江湖情節的好奇,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通篇閱讀《水滸傳》,查閱水滸傳中人物關系網,并布置學生分組談論水滸傳中某故事的人物心理變化或者角色扮演來深入閱讀教學中,更好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2.2 豐富趣味性閱讀情境,引導學生愛閱讀
為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愛閱讀、愛學習,培養全班閱讀氛圍,教師應立足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來豐富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多樣性。例如閱讀章節的情境演繹、朗誦及相關影像播放都能引起學習的注意力進而提高閱讀學習效率。如《趵突泉》一文教學時,可播放濟南趵突泉形成的動畫視頻,也可讓學生對趵突泉的旅游影響、泉水味道、突泉動作等方面暢所欲言,激發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興趣與主體。
2.3 注重閱讀與寫作的關聯,達到學以致用
閱讀教學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情緒表達能力和鍛煉寫作能力,應注重閱讀與寫作的關聯性,能使學生體會情感能在文章中真情表露,再反過來自我利用文字表達個人情感,達到學以致用。如《撈月亮》一文教學時,講述一群小猴子看到井里月亮的倒影,以為月亮掉到井里了,想要將月亮撈出來,但老猴子發現月亮還在天上。教育學生遇事多動腦,勤思考,不要盲目去做。教師可利用這一點,布置學生模仿本文,寫一篇自己生活中的類似傻事,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判斷分析能力。
3 小學閱讀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
3.1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閱讀教學中有大量優美文章被選入教材里,學生通過閱讀及教師的閱讀教學引導,能培養學生養成審美能力,智力開發,更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可對善與美、丑與惡有判斷分析能力,學習真善美的能力。
3.2 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積累大量的優美文字或段落,能理解情感表達的方式,教師多引導學生閱讀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了解寫作的基礎要求和寫作知識點,詞語素材、情感素材、故事素材的積累也在閱讀教學中慢慢得到增多,可改善學生在寫作時提筆忘字、難以下筆的寫作問題。逐漸培養學生能在寫作方面的靈活自如地表達、游刃有余地書寫文章。
3.3 拓寬教師的教學,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常采用的一種方式,教師靈活運用閱讀教學方法,促使教師加強自身教學能力培養和教學業務技能學習,進一步優化教學質量,豐富教學手段,更新教學理念,更有利于促進小學素質教育,更加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效的閱讀教學能對學生的情感表達、世界認知、寫作能力等多方面有著積極作用。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求知心理和課程教學要求,多方位的運用閱讀教學策略,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不斷促使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及綜合素質,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林高明.淺析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8(11):117.
[2] 王艷華.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16(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