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久艷
摘? 要:新課改以來,在給我們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新的資源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打造更有效的語文課堂是新課改的新要求。本文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情境,問題引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聯(lián)系實際生活。旨在通過這三個策略為當代初中生打造更精彩的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收獲更好的語文學習體驗。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策略;案例分析
新課改以來,需要教師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掌握其中的根本要求和標準。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遵循語文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采用多樣化的方法和手段,促進學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新的發(fā)展,獲得更好的語文學習效果。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教師、學者對此問題展開了分析,也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和策略。本文在研究了這些策略、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經驗和知識儲備,對此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深入和探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官聯(lián)動,激發(fā)興趣
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比較成熟的教學方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再加上多媒體資源和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給學生呈現(xiàn)更多彩的效果。將其應用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來,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而且能夠讓學生更主動的參與到語文知識的探索和學習中去。所以說,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將其融入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去。
例如,我在教學《桃花源記》這一內容時,就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體驗感超強的媒體情境。具體來說,我以比較舒緩、愜意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在此音樂背景的感染下,我用大屏幕給學生展示了平坦如砥、一望無垠的土地,整整齊齊、炊煙裊裊的屋舍,清澈的池水,茁壯成長的莊稼,青翠茂盛的桑竹,悠然自樂的魚兒……呈現(xiàn)出一派祥和的畫面,學生看到此情此景,再加上音樂的感染,仿佛自己身處其中,正感受著這愜意的氛圍。此時,學生對《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充滿興趣,借此我展開課本內容的講解,學生都能積極參與。
二、問題引導,層層遞進,深化理解
實踐證明,層層遞進問題的引導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夠在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得自身的問題探究、解決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這也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文章的內容,科學、合理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層層遞進的問題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更好的語文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小石潭記》這篇文章時,就給學生提出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的問題:小石潭記是一篇什么類型的文章?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形容小石潭,那么你會選擇哪個字?文章都描寫了小石潭的哪些景,有什么特點?文章作者柳宗元在小石潭邊有什么感受呢?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后又有怎樣的感受呢?……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對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學生也收獲了不錯的學習效果,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聯(lián)系生活,德智并重,提高素質
語文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出要將更多的生活元素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來,并且要注重對學生德育的培養(yǎng),讓學生的德育、智力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培養(yǎng)復合型發(fā)展的新青年。因此,我們在展開教學活動時,有必要聯(lián)系學生的實踐生活來展開課文內容的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當代學生實現(xiàn)更全面的發(fā)展、進步。
例如,我在教學《孔乙己》這篇文章時,就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學生進行了這樣的引導:孔乙己的身份有著怎樣的特殊性?為什么孔乙己最后出現(xiàn)在咸亨酒店買酒的時候,小伙子把酒放在了門檻上,卻沒有遞給他?結合你現(xiàn)在的生活想一想當時為什么會那樣,對我們的生活又有怎樣的啟發(fā)?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深切感受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殘酷,感受到了我們現(xiàn)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有了這樣的體驗之后,學生當然會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為了獲得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學習,積極向上,而且學會了要尊重別人、善待別人,可以說實現(xiàn)了德育、智育的共同教育,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現(xiàn)如今,已經進入到了新課改的關鍵時期,在此時期,對初中語文課程教育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作為一線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有責熱和義務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掌握程度,以此為基礎,為學生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實現(xiàn)更全面的成長。當然,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夠完善和具體,在日后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知識學習中,我還會繼續(xù)研究此問題,繼續(xù)為更理想語文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徐建紅.論初中開放式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12):83-84.
[2]徐麗.試論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構建與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2):16-17.
[3]徐志勇.對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反思[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