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谷
摘? 要:小說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小說篇目占有很大的比例,小說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大意義。但長期以來,由于小說篇幅長、人物多、情節復雜、涉及面廣等自身的特點以及教學中的不得法,學生對學習小說的積極性不高。鑒于此,結合小說的文體特點及小說學習的目的,對小說教學中的提問方法進行初步探討,得出一些小說教學的具體提問原則,對增強學生對小說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為小說教學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學語文;小說教學;課堂提問藝術
一、引言
小說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要培養學生讀、說、聽、寫的能力。訓練學生讀、說、聽、寫能力的途徑多種多樣,小說教學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小說教學作為文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小說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提問不僅可以啟發學生領會教學內容,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據調查統計,當今的小說教學課堂提問存在兩個普遍的現象,一個是問題設置隨意單一,缺乏科學性;另一個是提問語言平淡無味,缺乏誘導性。針對這種現狀,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依據中學小說體裁的特點以及中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因時制宜、因材施教,嘗試對中學語文小說教學的課堂提問藝術進行探索。
二、小說教學提問的藝術性
小說教學除了要講究設置問題的藝術性之外,還應講究提問語言的藝術性。教師在小說教學中提問語言力求精煉通俗、幽默風趣、生動形象、富有啟發性和激勵性、富有節奏美,并且評價語言精當。
(一)提問語言精煉通俗
在小說教學中,教師的提問語言要求準確、精煉、通俗、簡潔,每個詞、每一句話,都要經過精心的思考和選擇,恰如其分,精煉準確。教師的提問語言必須具有通俗性,以免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失誤和困惑。如在教《變色龍》一文時,可以提出如下幾個問題:“第一,你認為奧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哪些?(善變)第二,他的主要特點是什么?怎樣表現出來?(變得快——瞬息間對狗的態度變了五次;變得蠢—理由荒唐)第三,他雖然“善變”,但有哪一點始終未變?(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本性未變)第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這位警官既不變又善變的呢?(將軍的權勢)[1]”這四個問題語言簡潔流暢,通俗易懂,讓學生明白問的是什么。這就避免了那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冗長啰嗦,容易引起學生誤解的問題。教師提問最忌諱用書面語代替口頭用語,滿口晦澀的概念術語,甚至故作高深地說些文白夾雜的“玄”話,此外還要避免“這個”“那個”“嗯”“啊”之類的口頭禪,只有精煉通俗,才能引人入勝。
(二)提問語言幽默風趣
前蘇聯教育家斯維特洛認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小說教學課堂提問中,教師直接以生動詼諧的語言進行提問,可以讓學生體驗輕松愉快的情緒,擺脫苦學的煩惱,進入樂的境界,讓學生全身心地感到喜歡,活躍課堂氣氛,開啟學生思維。在教《祝福》一課時,某教師提問學生:“祥林嫂臨死前,向‘我提出的三個問題說明了什么”學生A答“我說不清。”再問學生B,答:“我也說不清。”教師有意引導學生A:“你再想想……”話未說完,學生搶著說,我“明明說過‘說不清”。教師靈機一動。微笑著說,看來,“‘說不清是一句極有用的話”。幾個學生大笑起來。笑什么?因為學生和教師說的都剛好是《祝福》中的句子。這一節課上得挺開心[2]。上面這個例子說明,幽默而含蓄的提問,可以使學生開動腦筋,增加求知的欲望,對準確把握知識,深刻理解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幽默的提問語言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但幽默的提問語言應服從教學的需要,切忌油嘴滑舌,流于庸俗化。
(三)提問語言生動形象
生動形象的提問語言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在小說教學中,生動形象的提問語言往往引用學生熟知的語言,變概括為具體,變抽象為形象,變深奧為淺顯,把乏味枯燥的內容變成妙趣橫生的形象,使豐富深邃的內涵變成淺顯易懂的語言,發揮語言的巨大功能。語言生動,就能深入淺出,具體形象地提出問題,具有表現力和強烈的感染力。比如一位教師在講古文小說時遇到“卒”字時,巧妙地提了一個問題,他請同學們猜一個字謎,謎面是:“劉邦聞之喜,劉備聞之泣。”并解釋說,項羽死了,劉邦就“聞之喜”,關羽死了,劉備就“聞之泣”,想想謎底是什么?學生們一下子就給這個新穎的問題給吸引住了。最終師生合作,找出了“翠”字。要知道,解這個謎,就得了解古漢語中“卒”字的另一個意思作“死亡”講。這種提問多新穎啊,一個枯燥的漢字,竟然引出這樣有趣的故事,學生自然會感興趣。
三、結束語
莊子曰:“始生之物,其形必丑。”一個教學方法從提出到完善要經歷相當長的教學時間,從始生到成熟要經過無數輪的實驗、反省與調整。我的關于初中語文小說教學的課堂提問藝術的探索還很粗淺,但是在不斷的探索中我尋找到了做學問的快樂,我相信沿著這條路子走出去,外面的道路一定更寬闊,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精彩。我希望所有的語文教師,都能從封閉而狹窄的教學天地中走出來,去開拓更多的富于個性化的小說課堂提問藝術教學的新路,讓更多的學子都能感受到小說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田豐.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0,20.
[2] 苗淋.課堂,創造幽默的場所[J].師道,2005,1.
[3] 黃金炳.例談小說教學應重視的三個問題[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