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珂
摘 要 財務報表作為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最直接的反映,如何對其進行準確科學的分析,成為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財務分析不僅能為投資決策提供有力的參考,幫助企業規避投資風險,還能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競爭力,推動企業早日實現戰略目標。本文從財務分析對投資決策的作用入手,結合財務分析的方法,總結現實中財務分析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尤其是投資決策中操作的問題,主要有財務分析的制度化不強、分析結果的價值體現不明顯、財務分析本身存在局限性、財務分析人員的能力不足。最后提出解決策略,包括健全財務分析制度和體系、靈活運用財務分析方法、將財務分析指標綜合化、選拔和培養高素質的財務分析人才,從而為財務分析應用到實際投資決策中提供參考。
關鍵詞 財務分析 投資決策 風險
一、財務分析與企業投資決策的概述
現代企業經營是圍繞企業價值增值這一目標推進展開的,基于企業自身的經營和財務狀況,通過企業人力資源、財務資源、物質資源的有效配置及一系列營利性業務的開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完成企業戰略目標。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關鍵在于決策,而決策的基礎就是財務分析,只有在清晰明確的財務分析的基礎上,企業才能制定科學準確的決策,經營管理有賴于財務分析,投資決策更是如此。財務分析主要是基于企業內部財務信息進行分析,具體多以財務報告為依據,通過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狀況、現金流量、發展能力等,以量化的數據指標來評價和說明企業過去的經營成果,從而推動企業有效可持續發展。在以投資作為主營業務的現代企業中,財務分析的準確程度直接影響投資決策,分析得出的量化指標是管理決策者最不可或缺的參考因素。
(一)財務分析在投資決策中的作用
財務分析能夠幫助企業探索出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之道和投資規律,為管理者的投資決策提供可行的依據。使用特定的財務分析方法,從企業實際經營和財務狀況出發,可以防范投資風險,為企業運營發展保駕護航。
1.財務分析是項目投資決策的前提。財務分析是研究企業投資可行性的首要環節,只有在財務分析中以量化的數據來表示,才能完整直觀地體現項目的價值和可接受程度,為企業的投資決策提供最直接的參考。
2.財務分析為投資決策提供預測和估算。項目投資最重要的評價指標就是投資收益。財務分析貫穿項目始終,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和維度來模擬投資過程,預測、估算涉及投資收益的各種指標,為決策提供科學直觀的數據支持。
3.財務分析可以防范財務風險。所有的投資項目不可避免地存在系統性或非系統性風險。財務分析立足于企業目前財務狀況,結合市場條件和宏觀經濟形勢,能最全面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和現金存量,幫助企業在投資決策中充分了解自己,發現潛在風險,從而發揮識別、防范、規避、減少企業投資風險的作用。
(二)財務分析常用的方法
財務分析一般圍繞財務報表分析進行,常用的財務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同比式分析法。同比式分析法可以分解成兩種方式:縱向分析與橫向分析。縱向分析是將同一期間財務報表中的各個項目與某一個基準進行百分比比較,使決策者了解財務報表中的構成要素,比如流動資產與總資產的占比,經營費用在總收入中的百分比等。除此以外,縱向分析還可以對同行業但規模不同的企業進行比較,因為企業規模不同,資產和毛利一般不具有可比性,但是其同一指標的占比卻有可比性。而橫向分析是將不同期間的財務報表數據進行百分比比較,以協助決策者觀察企業在一段運營期內經營狀況的發展趨勢。在運用同比式分析法時,企業可以結合業務需要靈活運用,使用兩種方法相結合,從多個維度描述企業財務狀況。
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過對同一期財務報表中各項數據的比較,計算出比率,用以分析評價企業經營狀況的一種方法。它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可以根據投資項目的著眼點和關注點的不同,通過資產的流動性、企業的盈利能力、杠桿使用情況、收益質量以及市場指標來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這些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投資的潛在風險。投資決策者可以根據一系列財務比率,對投資決策加以選擇和評價。
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通過分析指標預期影響因素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個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常用的因素分析法有連環替代法、差額分析法、指標分解法、定基替代法。企業進行項目投資,財務指標通常有一定的綜合性,投資者可以利用這種方法了解所關注的財務數據受哪些因素影響、其影響程度有多大,從而更精準地進行投資決策。
二、企業在財務分析中遇到的問題
(一)在企業管理中,財務分析沒有實現制度化
通常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中,所制定的規章制度涉及財務分析工作,卻缺乏相應的制度支持,沒有將財務分析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沒有將財務分析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這就造成許多投資項目的立項和上馬沒有相應的財務數據分析作為參考,決策者缺乏對被投資項目完整充分的了解,缺乏行業和自身的量化標準,對未來項目的財務風險更是無法合理預計。
(二)財務分析的作用和價值沒有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體現出來
財務分析的目的是為企業經營管理、投資決策、風險規避提供有效參考。而在現實中,財務分析的應用價值并沒有完全體現出來,現實中主要存在以下障礙:
第一,財務分析的方法有一定的專業性,分析得出的指標雖然做到了具體量化,但在非財務專業人員看來,仍比較晦澀難懂和抽象,造成了管理者在做投資可行性論證時,無法將財務分析的結果與投資決策聯動起來,真正將財務分析指標運用到投資決策中。
第二,財務分析指標雖然直觀量化,但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多數情況下財務人員對投資項目的財務分析還僅僅停留在對數據的羅列堆砌上,或僅做簡單的分類匯總,沒有深入探究數據反映出來的真實原因,沒有挖掘被投資項目財務報表的深層含義。此外,針對財務報表數據的分析單純反映了自身的財務狀況,缺乏對宏觀經濟環境因素的體現,沒有考量市場指標、通貨膨脹率、同行業企業情況以及投資本身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的程度,這類指標雖然無法融入財務報表分析,卻對投資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三,財務分析依賴的信息存在滯后性。財務報表的編制是依據企業的歷史數據,因此針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就會導致分析指標存在滯后性,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從而導致管理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產生偏差。
第四,財務分析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企業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較大一部分仍然停留在傳統的記賬、出具會計報表層面,能夠獨立進行財務分析的專業人員不多,整體水平也參差不齊,無法全面掌握財務分析的各種方法,綜合分析能力不夠,得出的財務分析結果缺乏綜合性和參考價值,因此無法為管理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分析指標,導致財務分析的可信度降低。
三、財務分析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有力參考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財務分析制度
管理層尤其是決策者應充分重視財務分析,將財務分析納入制度化、常態化,貫穿生產經營始終。應逐漸使管理者認識到能夠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和投資項目可行性的不僅只有利潤等單一指標,還需要大量通過財務分析才能夠得出的指標。只有使財務分析形成制度,落到實處,用實實在在的財務分析數據來反映被投資企業的真實狀況,才能協助決策者更加精準地對投資進行判斷。
(二)逐步建立財務分析體系
根據企業投資的要求和目的不同,針對不同的投資項目,設置與之相適應的財務分析指標,使財務分析得出的數據貼合投資項目本身。企業投資決策重點關注什么、著眼點在哪里,財務分析就設置相應的指標與之匹配,避免非財務專業人員從復雜難懂的分析指標中提取信息,而是使管理層和投資決策者能直接使用財務分析的成果,使財務分析真正為投資決策提供有效的參考。
(三)善用財務分析方法
目前,財務分析的方法較多,每種方法各有側重點和利弊。雖然財務分析從靜態指標出發,但在實際運用中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配合使用。比如比率分析法是對當期或某一期間的財務數據進行比較,在實踐中也可以截取若干期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其變化的趨勢,進而找到關注點。同時也可以結合因素分析法,根據投資側重點的不同,逐個分析各個因素對其的影響程度,在定量分析的同時加入定性指標,以保證財務分析結果的全面性。除此之外,為了弱化財務分析的滯后性,可以將市場指標、通貨膨脹指標、風險報酬率等因素融入財務分析,作為財務分析數據的加項或者減項,使財務分析更加具有時效性,為決策者的投資判斷提供有力支撐。
(四)全面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的綜合素質
財務人員是財務分析的核心,財務人員掌握專業知識的能力、運用創新的分析方法的手段,最終都會集中反映在財務分析的價值里。因此要將財務分析的作用充分發揮到投資決策中,財務分析人員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企業在選拔人才時,可以適當向復合型人才傾斜,優先選擇有經驗、有技能、具有綜合分析能力的人員。同時,企業應注重建立員工培訓制度,根據企業的發展要求和業務模式,培養適合企業自身的財務分析人才。除此之外,企業應鼓勵財務人員“走出去”,多學習效仿行業先進標桿,找差距,補短板;企業也可以把業內專家“請進來”,組織開展企業內部專項培訓和講座,運用實戰案例分析等靈活多樣的形式。
四、結語
投資決策是投資類企業生存發展的大計。只有將財務分析制度化、體系化,分析方法科學化,人才培養靈活化,才能真正發揮出財務分析的有效價值,保證分析結果的質量,為企業的投資決策提供有力的參考。
(作者單位為青島國際投資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丁敏.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支持[J].納稅,2019(22):45-47.
[2] 江國華.淺談財務分析與評價在項目投資決策中的作用研究[J].時代金融(下),2016(007):184-185.
[3] 李星睿.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控現狀與對策研究[J].財訊,2019(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