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和進化博弈理論出發,研究利益相關者和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二者相互影響的路徑,探究進化博弈模型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中的應用,并針對當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困境提出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 利益相關者 企業社會責任 履行困境 對策與建議
一、相關理論基礎
1. 利益相關者理論。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其利益相關者一般包括股東、債券人、顧客、政府等與企業有著直接或者間接關系的群體。由于這些群體的存在會影響企業的發展,所以在企業需要做出決策的時候,也應該考慮這些群體的利益訴求。
2. 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卡羅爾的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模型受到普遍的認同,他將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外界希望企業履行的經濟、法律、倫理和慈善方面的責任。
3. 進化博弈理論。Smith和Price(1973)提出了進化博弈理論,其假設人是有限理性的,各博弈方會通過不斷的調整來找到最優策略,最終所有的博弈方都會達到相對均衡的狀態,這比完全理性人的假設更加符合現實情況。
二、利益相關者與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關系分析
1. 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影響分析。利益相關者會以其特定的形式向企業投入一定的資本,所以其必然會要求獲取企業利用這些資本所創造的價值。為了實現其利益要求,利益相關者會產生參與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工作的強烈愿望。具體而言,企業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和制度安排利用利益相關者投入的資本來創造企業價值,然后對企業價值進行分配來滿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形成企業社會責任。由此可見,企業社會責任與投入資本之間是一種投入---產出---分配的關系。
2. 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對利益相關者的影響分析。企業通過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來滿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從而提高相關利益者投入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如果企業不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會減少資本投入,例如股東“用腳投票”、員工消極怠工以及政府增加懲罰力度等。
3. 進化博弈模型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中的應用。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并不是一方造成的影響,而是利益相關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利益相關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參與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時可能會產生利益沖突,因此,利益相關者在博弈過程中會反復學習和調整,從而選擇最合適的實現路徑,最終各方都會達到一種穩定的狀態,這是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均衡結果,有助于利益相關者共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
三、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困境
1. 企業缺乏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一些企業認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只會增加企業成本,有百害而無一利。沒有意識到這將會有助于企業價值的提升,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而且,有些企業并不能從全局角度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進行深層次分析,只注重其中的某一方面。
2. 尚未建立企業內部社會責任機制。目前,企業內部尚未成立社會責任管理機構,無法開展社會責任的評估、審核等工作,無法將生產經營管理和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進行有機結合,并且回避負面信息的披露。
3. 尚未健全企業社會責任法律體系。整體來看,我國目前沒有獨立且完整的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法律,現有的法律法規零碎且多為原則性內容,沒有相關的懲罰機制,當前尚不能做到有法可依。
4. 尚未形成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在我國,目前并沒有一個全面的、系統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這將會嚴重的影響到評價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結果,無法反映出企業的真實情況,使得有關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5. 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監督力度不足。目前,我國只有少數企業能夠提供有效的社會責任報告,原因之一是我國沒有有效的社會責任披露機制,也沒有第三方評價機構進行專業評估,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監督力度不足。
四、對策與建議
1. 提高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若企業不能滿足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那么各利益相關者將會撤回其投入的資本,各企業應該意識到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將對未來業績產生推動作用,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聲譽和名望,實現長遠的利益。
2. 建立企業內部社會責任機制。企業內部應該成立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機構,負責開展企業社會責任的評估、審核等工作;健全企業內部社會責任管理制度,使評估工作有標準可依;將生產經營管理和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有機結合;完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不回避對負面信息的披露,聘請第三方進行審計,進一步加強利益相關者的參與。
3. 完善企業社會責任法制法規。有關部門應盡快完善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法律法規,使各行各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履行規范化、合法化。讓企業有標準可參考,讓監督部門有法可依。
4. 建設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我國應借鑒國外相對完善的評價體系,借鑒其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切忌生搬硬套,構建真正適合我國國情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
5. 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監督。相關部門應完善企業社會責任披露制度,讓公眾獲得更多的有關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信息,評估企業資質,實現有效投資。同時加快建設第三方評價機構,企業公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后,應該由第三方進行評價,出具報告建議供使用者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琦.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社會責任實現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5,6.
[2] 崔月明.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4.
[3] 曹培.基于利益相關者的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關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2,5.
[4] 姜濤.企業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響應與企業價值——基于投資者與消費者視角[D].南京農業大學,2013,12.
[5] 張兆國,梁志鋼,尹開國.利益相關者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J].企業管理,2011(05):139-146.
作者簡介:解慧霖(1996年07月),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碩士研究生在讀,成本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方向,河北地質大學,河北省石家莊市,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