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霞
在農村初中的教學內容中,英語教學不僅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相對困難的關鍵點之一。其中,英語作業是英語教學課堂的有效補充與延伸。目前的傳統英語作業設計存在封閉化、生硬化等問題,使得許多學生只是應付了事,嚴重降低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闡述農村初中英語有效作業設計和評價的研究意義、農村初中學生英語作業存在的主要問題、農村初中英語作業有效設計的主要原則以及農村初中英語作業有效設計的實施以及評價創新。
1 農村初中英語有效作業設計和評價的研究意義
通過有效的英語作業設計,充分迎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興趣愛好,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有效的作業練習,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靈活豐富的作業內容,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充分鍛煉,真正學會運用英語這門語言。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充分展現靈活式的教學方式。在布置英語作業時,應充分結合課堂上講解的解題技巧來設計,讓學生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解題。而非單一、重復的題海戰術。教學方案需體現初中英語的統一性。一方面,初中英語中的各個知識板塊之間存在著一定關聯,可以通過上下結合等英語教學方法引導初中生進行聯想式學習,提升初中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便于初中生迅速有效的獲取知識。
2 農村初中學生英語作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教學作業缺乏趣味性
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利用題海戰術,通過大量的題型來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缺乏教學的靈活性。雖然實行初中教育改革很久,但由于許多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師有著很長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他們的教學思維仍然保留著過去老舊的傳統觀念。課堂上的教育方式過于單一,和過去并沒有太大變化。教師上課主要介紹的是初中生英語常用基礎教學內容,上課方法主要采用枯燥的閉環模式。換句話說,初中生們是根據教師的指令,而非出于自己的主觀需求,被動完成枯燥的英語作業。由此可見,英語教學活動的實際效果可想而知,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2.2 英語作業形式單一
英語教師為了鞏固英語課堂知識,所布置的作業知識進行抄寫所背誦,顯得過于生硬化。作業缺乏與生活相聯系,學生容易對英語學習產生排斥心理。且初中生的年齡尚小,思考能力尚不成熟,無法理解較為復雜的英語內容。因此,傳統灌輸式的作業設計無法讓學生及時掌握英語課程的相關內容。初中生缺乏自我思考的環節,也就失去了自我思考的培養過程。在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有著豐富想象力的時期,也是英語思維培養的黃金時期。英語教師除了教授學生進行課內的知識外,也應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讓他們處于良好的創新學習氛圍中。
2.3 作業評價方式不合理
許多教師僅僅是大作業本上打“√”或者“×”,甚至是讓一些成績優秀的同學進行批改。由于教師缺乏對學生的評價鼓勵,當學生經常面對一個“×”,會失去學習信息。長久以往,學生對于英語作業只會應付了事,缺乏學習積極性。
3 農村初中英語作業有效設計的主要原則
3.1 興趣原則
教師可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通過一定的獎勵方式來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將日常作業或者英語活動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讓評分高的同學可以享受如偶爾可以不寫作業、不用打掃衛生等等。每個學期結束,可以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用行為以及口頭表揚等方式,讓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3.2 創造性原則
在英語作業設計原則中,需充分結合創造性的基本原則,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教師要根據初中生各階段學習能力的發展變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內容的難度和進度,幫助初中生穩步擴充英語知識,逐步建立完善的英語思維,得心應手地解決英語問題。比如針對初中生的實驗訓練,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從字母組成到小短文,再依次了解其組成的內在原理,這樣穩扎穩打、逐漸完善的。
4 農村初中英語作業有效設計的實施以及評價創新
4.1 農村初中英語作業有效設計的實施創新
4.1.1 生活實踐型作業
英語教師可以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讓學生可以從英語這個學科中感受到生活的魅力。通過課堂中英語知識,讓學生簡單明了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行為。通過生活例子,來豐富學生們的想象力。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課堂小游戲,讓學生通過優美的語句來表達課堂上游戲的活動內容。從收集身邊英語、制作標簽和卡片、當當生活中的小記者、關注社會環境等等,從生活實踐中學習完成多樣化的英語作業。同時鼓勵學生去描述在課下與家人的游玩活動。每個地域的英語教師,都可以將當地的文化特色和英語文化進行對比。讓學生在英語對話教學中,感受到兩地文化的不同之處,學生也就更加容易了解課本的知識內容,將知識化教學轉化成生活化教學。英語教師也可以將這樣的活動放到課下,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物品用英語都怎么表達。這樣每個時間段都能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加強學生的英語思維培養。
4.1.2 自主創新型作業
初中生在進行語言對話的培養訓練時,同時也在進行思維的形成與鍛煉。學生在對話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開闊自身的視野,培養良好的綜合素養,不斷形成完善的創造性思維。然而由于初中生年齡較小,經常無法專心參與到對話教學中,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耐心。因此,英語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集中學習的注意力。教師需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斷鍛煉自我的創造能力。作業不僅僅只是傳統的練習題,可以拓展為圖文并茂作業、有聲作業、編故事和角色扮演等等。而在教授節日類的英語歌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教授學生這首歌曲的一部分。然后再結合節日的各個詞匯,通過節日的相關對話讓學生在英語情景中學會英語語句和詞匯。
4.1.3 小組合作型作業
初中英語老師也要結合問題設計一些實際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自主的或通過合作的方式發現問題,從簡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對問題產生好奇心,從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老師提出問題設計實際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查閱詢問的方式分析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老師對學生合作分析解決的問題進行檢查評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組中評選優秀學生等突出性的評價讓學生通過探究問題相互競爭相當重要。探究學習是學生自主的從問題中入手,通過查閱資料是解決問題,從問題中獲得知識的一個有效方法,這在如今的學習方式中也被廣泛使用。
4.2 農村初中英語作業的評價創新
4.2.1 多樣化的評價形式
一般英語作業的評價方式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單方面評價,缺乏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專業不僅整體效果不好,同時教師的工作負擔較大。因此,教師需讓學生和家長都加入到作業評價這項工作中。使得評價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學生對于作業評價這個環節更具有主動性。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以及家長評價四個方面串聯起來,讓作業評價工作質量顯著提高。
4.2.2 評價用語人文化
調查顯示,許多教師的批改大多是“√”或是“×”等等。這種批改方式不會讓學生認真的訂正作業,相同的錯誤容易再犯。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業中應該加入相關鼓勵性的評語。有時,學生并不了解評語的意思。會通過自己查詢或者詢問的方式了解這些評語的意思,當發現是對他們的鼓勵時會大受鼓舞,對于作業的修正也會更加積極。同時,教師應在評語中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讓他們更加清晰的了解錯誤點,以便及時的改正。
4.2.3 評價目標多元化
傳統的作業評價主要基于學生的作業是否完成、準確率、字跡等等。然而這些主要是作業完成成果,無法檢驗學生的心理、情感以及相關態度的發展情況,這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教師的作業評價同樣需要關注到學生相關方面的綜合情況,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5 結語
初中英語作業的布置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決不能墨守成規。如何發揮課外作業對于英語學習效果的鞏固和提升,更好地輔助課堂教學,還需我們英語教師繼續努力探索。
本文系甘肅省“蘭州市個人課題新課標理念下農村初中英語作業布置現狀及研究”課題立項號LZ【2019】GR163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甘肅省永登縣大同鎮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