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渝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師對教學管理尤為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作為教學目標。伴隨市場經濟的穩健發展,在實踐工作中劃分越來越精細,為了能夠適應社會以及企業對金融管理相關的需求,校方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也歸納于重點培養范圍。金融管理重點強調了理論知識與實踐并用專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對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緊抓實干,才能更好的幫助社會與企業培養更多的優秀管理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金融管理專業;實踐教學
當前社會發展速度之快,針對應用型金融優秀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而高職院校的金融管理專業將應用型金融的優秀人才作為重點培養目標,在教學中設計了實習、實訓的教學策略,并且加大了實踐教學在整體教學中的占比,注重在實踐教學中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通過當前的高職金融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基本情況,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高職院校應當積極的推動金融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完善金融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1 多角度分析高職金融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1.1 從學校的視角分析實踐教學
學校與企事業單位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共同塑造金融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開展校企合作是實現實踐教學的有利條件。但在高職院校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的合作依然比較淺顯,不能深層次的去達成合作,在高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共建、實踐教學培訓資源共享以及在培養人才的規劃中未能實現。當前的金融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活動還僅限于去企事業單位進行參觀學習,模擬實驗等實踐活動,為學生帶來了新的認知,而不能讓學生切身參與,深刻體會積累相關的實踐經驗。還是以學習理論為主,忽視了實踐教育。
1.2 從教師的視角分析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講專業、講技能,在教學管理中教師依然基于傳統教學觀念,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在高職金融管理專業,理論知識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教師把金融理論知識放在了首要位置,對學生機械式的灌輸理論知識,對于學生的時間操作能力受到了一定的約束,在實踐教學中實踐實訓課占了很小的比例。由此可見,這種短暫的實踐操作難以將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另學生感到陌生。
1.3 從學生的視角分析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一般情況下安排教學課程在前兩年的學習中重于理論知識,第三年往往安排學生實訓實習的活動,當學生實訓過程中會整合前兩年所學所有科目,綜合性的進行實操訓練。通過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對學生而言是比較有難度的,考慮到學生對各門課程知識的掌握相對零散,對個別專業性知識會熟練掌握,缺少綜合專業能力。導致學生無法接觸到真實的金融環境,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偏離太多,嚴重降低了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1]。
2 加強高職金融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對策
2.1 提升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師資隊伍
鼓勵提升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是勢在必行的,但有些院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已經是入不敷出了,再深入開展教學改革更是力所不及。校方需要大力度招聘專業優秀人才,具備高學歷、高職稱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同時也要為在職教師提供進修、提升技能的機會。充分利用職教師資培訓與相關企事業單位,對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短期培訓,包括專業技能、專業理論、教學理論更新、專業實踐技能的培訓,廣泛運用大力倡導鼓勵教師一師多能。依據校企合作,積極牽線企事業單位,為教師創設到金融企業掛職歷練的契機,促使教師能夠對崗位要求標準、崗位工作環境以及行業發展趨勢形成全面認知,深化他們的專業實踐認知,豐富其金融技巧,從而在提高教師職業素養的同時,增添專業教學的適應性與實效性。支持在職具備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員工,幫扶新教師迅速成長,對于缺乏經驗以及專業技能的青年教師要有計劃性的培養,實現高職院校師資隊伍不斷的壯大。
2.2 加強實踐教學課程,促進學生實踐專業能力
為了能使學生實踐教學的專業能力達到更高的標準,作為高職院校大力度增加教學實踐課程,但是,很多高校仍然把理論知識的講解放在首位,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度不高,更沒有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互結合,缺乏實踐課程對于激勵學生實踐能力的意識。挑戰新型教學理念,將課堂中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有助于培養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加大引導學生的力度,應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實踐過程中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和專業技能,突出課程的重點難點,增強學生的專業素養,在實踐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
2.3 全面加強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建設
高職院校設立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是大勢所趨,在校內設立金融實訓中心,引入模擬仿真軟件,如證券投資業務、銀行柜臺業務、保險代理業務等等。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模擬金融機構的環境,職能崗位和業務流程,開展諸如電話金融銷售、網絡金融銷售等形式的金融業務訓練,為學生打造一個仿真的實踐環境,從而在強化其職業技能的同時,為其崗位適應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通過校內實踐基地的實訓訓練,可以讓學生對金融行業有一個新的認知,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操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和責任心。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熟練掌握與金融業務相關的操作方法。除此之外,高職院校建立完善的校外實訓基地,校方積極主動的與金融行業進行合作,比如: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來合作,穩定了校外的實踐基地。校內的實訓不論仿真度有多高,不如進入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兩者必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2]校外實習是學生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關系到培養人才目標的實現,促進了學生就業的機會。
2.4 完善教學考核體系
教學評價作為金融管理專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專業實訓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良好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其能讓專業教師更加精準地把握到學生的實訓學習實情,獲取真實的教學反饋,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進措施,提高實訓教學有效性。另一方面,其能夠讓學生認知到自身的不足,校正他們的學習方向,為其專業及職業素養的發展奠基。故此,為了提高金融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有效性,對教學評價體系加以完善和革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轉變評價主體。院校應當在堅持師評的基礎上,對教評主體加以拓寬,積極牽線學生、金融機構、企業事業單位等對象,加強自評、互評、組評、企評等多種教評形式的教學滲透,突顯教學評價的客觀性與全面性。其次,革新指標體系。院校應當對金融管理實訓教學考核的指標體系加以革新,將其分為四各具體指標類別:背景指標(包括校企合作、教學理念等)、投入指標(包括經費預算、師資團隊等)、過程指標(教學方法、教學環節等)以及成果指標(就業質量、職業資格等),并在指標確定完畢后,運用實踐驗證或專家論證的方法,對指標權重加以確定,以完善化與科學化的教學考核指標體系,促使金融管理實踐教學的質量得到有序化提升。
3 結語
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積攢更多的實踐經驗,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務必對實踐教學加以重視。積極參與實踐教學的改革,完善教學體系,擬定教學目標。高職院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建設高校內外實訓基地,拓展一師多能型的師資隊伍,為今后高職金融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能夠培養更多高水準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穎.高職金融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問題[J].中外企業家,2020(15):206-207.
[2]丁瑩瑩.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2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