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春
摘要: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心理發展關鍵期。在這三年中,學生的心態會隨著學習深入而發生顯著變化。高中班主任在這一時期的任務變得更加艱巨。班主任不但要進行日常教學計劃,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還要在關注學生身心發展過程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本文主要介紹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意義以及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對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高中班主任;教學工作;德育滲透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落實,現如今,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再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主要目的,而是在教育過程中融入德育元素,將教育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注重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層面上。學校作為培養學生的基地,應當在教育過程中重點強化學生德育素養的培育過程,為學生營造充滿正能量的良好成長環境,讓學生的學習與品德共同進步。
一、德育的實際意義
德育工作在高中教學過程中開展,對于學生而言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德育本身包含眾多內容,在思想道德、政治、文化等方面均有所涉及。學生在學習之余,應當多參加一些與綜合素養培育有關的活動,以提高自身素質,豐富課余生活經歷。在此過程中,班主任也要發揮相關作用,在學生性格塑造和行為養成過程中多進行正確的干預,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
(一)培養學生的辨識能力
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還處于快速發育階段,心智尚未成熟。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很少有學生能夠有一個妥當的處理方法。在看待問題時,高中生往往不能進行全面思考而得出客觀真實的結論,因而在發表自己觀點時往往不夠客觀全面。德育開展的目的之一便是幫助學生提高辨識力,讓學生能夠在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時進行更加全面的思考,從而看出問題本質,找出更加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
(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于人才數量的需求不斷增加,對于人才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培養高素質人才要從學生階段開始。高中階段是學生能力提升和素質提升的重要時期,在此階段,需要在培養學生道德品質與綜合能力方面加大力度,同時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讓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態度。
(三)讓學生養成自律自覺的良好習慣
德育工作的目標之一便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不僅包括學生的學習習慣,還包括學生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良好素質的體現途徑之一。作為高中生,要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展現現代高中生的良好精神面貌;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拓展知識面,學習能力會有所提升。因此,高中班主任要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渠道,在進行德育時向學生講解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二、班主任進行德育滲透的方法分析
在高中教學階段,班主任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日常學科教學過程中,還體現在對學生進行管理以及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方面。高中德育工作的開展是各位班主任日常教學工作當中的重點工作。而就高中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狀況來說,實際工作的開展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開展方法不恰當以及學生對德育工作不重視。對此,我將介紹幾種德育教學工作開展的有效方法和建議:
(一)通過班會進行德育工作
高中階段,由于課程安排緊張,學生學習任務量巨大,班主任開展德育教學工作的時間少之又少。這時,利用班會課開展德育工作是一個良好選擇。在班會課上,教師可以在總結這些情況的基礎上,通過拓展一些思想品德發展、政治等層面上的內容,讓學生進行相關內容學習,從而實現德育工作初步滲透。班主任還可以利用班會課程舉行一些主題班會,帶領學生有目的性地學習一些積極向上的內容,培養學生的道德思想以及正確思想價值觀。
(二)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心理發展方向
學生在進入高中之后,由于課程量增加以及學習任務增多,在校時間明顯增長。在校期間,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角色。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發揮班主任的帶頭作用與榜樣作用。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展之余,還應當與學生進行適當的溝通與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心理變化情況,了解學生心理動態的發展方向,幫助學生的克服學習困難,重拾信心。只有與學生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關系,班主任才能更好地開展德育滲透工作。
(三)班主任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
班主任是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人,因而班主任的行為舉止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學生。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教師要通過自身行動來影響學生。由于高中生的自我叛逆心理,導致教師在與學生進行說教時,往往起不到積極作用,有時反而會讓學生心生厭煩。此時,教師就需要用行動來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來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向學生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
(四)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良好的德育氛圍能夠在感官層面上影響學生的思想。為了更好地實現德育滲透工作,班主任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打造良好的德育教學環境,讓學生真實感受德育的良好氛圍。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開展主題班會,或是帶領學生進行課下學習,向學生宣傳一些積極的、正確的思想和觀念,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自身能力,提高自身修養。
三、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實施德育的過程充滿著眾多挑戰,在此過程中,班主任要發揮帶頭作用,要對學生多進行引導,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內心的所想所需。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則,發揮帶頭作用和榜樣作用,建立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另外,在開展德育時,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養成環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良好的德育培養氛圍,認識到提高個人修養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性,從而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宗鑫.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途徑探究[J].考試周刊,2019(60).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