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琦



摘 要:數學繪本寓教于圖,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水平,通過精彩的故事,生動的圖畫和易懂的文字,吸引學生的眼球。運用數學繪本進行教學,可被視為一種教學手段,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豐富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數學繪本;數學思想方法;教學
繪本誕生于19世紀后半葉的歐美國家,當時被稱為圖畫書,傳到日本時則被稱為繪本,是集故事性、趣味性、情感性為一體的讀本[1]。數學繪本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形象易懂,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數學知識娓娓道來。
2011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數學繪本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學生對其具有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欲望[2]。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視角下,數學繪本為低年級的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能幫助他們過渡到知識性學習的階段。隨著知識難度的加深,有的高年級學生可能因成績不佳而對數學產生畏懼的心理,繪本能幫助他們重拾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文選取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周長》一課為研究案例,采用數學繪本《圍呀圍,圍柵欄》進行教學。
一、善用繪本,激趣導入
數學繪本以其富有吸引力的故事、優美的圖畫和簡潔的語言,能迅速吸引學生的學習的目光,善于運用數學繪本導入,則能激發他們探索新知的興趣。
《圍呀圍,圍柵欄》數學繪本一開始講述了兩個牧民因彼此的羊群會跑到對方的底盤吃草,而爭吵不休。聽到這個故事后,學生們已經融入精彩紛呈的故事中,樂于為主人公思考,紛紛為他們出謀劃策。個別學生提出可以通過圍柵欄來圈劃地盤,數學繪本通過創設故事情境,吸引了學生們的眼球,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周長的概念,正“潤物細無聲”似的慢慢地滋長蔓延。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是培養核心素養的催化劑。
二、巧用繪本,難點突破
巧妙地運用數學繪本,將會成為教學中一條線索,有時還能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比如在該課教學中,數學繪本展示了圍起來的柵欄中留有一個小門,方便牧民出入,但是羊群透過小門依舊出入自如。學生們馬上意識到,“必須把門關上”、“必須讓柵欄圍成一圈”、“柵欄必須封起來”,即封閉圖形才有周長。
當牧民又有困惑,不知需要多長的籬笆才能圍起這么大的地盤時,明確了周長概念——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教師為學生提供了縮小版的規劃圖,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圍一圈籬笆的長度,滋長了他們探究的熱情。經歷獨立思考,四人小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方法逐一產生。長方形的周長用尺子直接測量,圓形的周長采用繞繩法和滾動法,運用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方法,學生的思維由具象至抽象發展。數學繪本為突破教學難點提供了一條易懂而多彩的渠道,從而汲取知識,獲取方法,提升能力!
三、精用繪本,變式創作
精用繪本能讓數學課堂靈動起來,故事繼續演變為兩位王子手中都持有一條同樣長的繩子,他們各自在圈劃自己的地盤以建筑宮殿。大王子圈劃的是一個長方形,而二王子圈劃的則是如下圖圖一所示,那么他們誰的地盤周長更長呢?學生們眾說紛紜,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發現了變式里藏著的秘密,原來可以將圖一轉化為圖二,而周長不變。這其中,蘊含著移補,即轉化的思想。
經歷這一次變式,學生們的潛能逐漸被挖掘,教學留白,讓學生們繼續創作繪本,王子們還能用這一條繩子圈劃出什么樣的地盤。學生逐漸認識到數學繪本并非是隨意的涂鴉,圖文并茂的形式下滲透著數學知識和方法。
學生們的手指尖上充滿著創造力,他們自己創造出的變式作品(如圖三、圖四),優于教師所給予的,因為通過創作,能再次加深對其周長的理解,即形狀變了,但是通過移補,可以轉化成長方形,周長是不變的。繪本創作,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作為數學核心素養之一,創造意識的培養應從義務教育開始抓起,貫穿數學教育的始終。
四、活用繪本,豐富素養
靈活運用繪本,借助五彩繽紛的圖畫和動態,能將數學史栩栩如生地再現,豐富數學核心素養。數學繪本還介紹了“為什么要計算周長呢?”是由于在古埃及,洪水常泛濫,淹沒河流旁周圍的土地,表明土地范圍的界限總會被沖走,因此經常發生人們互相爭奪土地。聰明的古埃及人想出了將土地周長精確測量的技術,由于土地形狀不一,研究圖形性質的幾何學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學生們暢所欲言本課收獲時,不僅是知識的收獲,能力的收獲,有的學生還談到要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正是體現了從知識導向到能力導向,再到素養導向,活用繪本體現了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回歸。
數學繪本展現了富有童趣化的故事,發展了學生的數學認知,初淺、易懂的形式,其實飽含萬千。這其中最具魅力的老師,便是繪本將學生們的興趣導師調動起來了[3]。寓教于樂,數學繪本轉變了學生的學習觀念。寓教于圖,數學繪本也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精彩的數學繪本促教學,展能力,豐富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的數學學習因此演變,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化數學世界為絢麗多彩的兒童樂園。
參考文獻:
[1]孫小霞.低年級繪本閱讀的教學策略[J].小學時代:教師,2011(3).
[2]陳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數學教學滲透在環境中[J].考試周刊,2008(32):304—306.
[3]隋成蓮.繪本創意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