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霄
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教學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但隨著教學活動的開展,也逐漸地出現了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化,小組合作模式缺乏創新和吸引力,小組合作學習成效不明顯,計劃性差、機制缺失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新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行思考,要擺脫過去模式化的小組教學,改變一成不變的做法,重新制定教學計劃,學會分析當前小組學習的弊病,來幫助學生培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從而切實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教學;體育教學;合作意識
在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將班級學生分組教學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但傳統的分組教學只是單一的將班里學生劃分組別,學生也只是停留在組內交流的初級階段。有的個別小組可以進行組別溝通,闡述學習意見、學習困難等,來供大家分享交流。但學生仍各自為營,而教師在課堂無法扮演監督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重回課堂成為主體,并由學生促進學生,互相監督學習,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當前中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仍會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機制的缺失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計劃制定不明顯導致學生合作學習成效不明顯,學生合作意識差等問題。因此,本文以初中體育為例,就如何有效的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策略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展開來進行分析、闡述。
一、落實小組合作
面對一系列問題的出現,教師需要認真思考各自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的弊病,改善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落實下來,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比如,學生在初中體育階段會有一些體育理論知識需要了解,所以,對于小組內部的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檢查,可以在每天可以讓小組長選擇一個時間,檢查組員這一階段對于體育知識的了解情況,然后由小組長在本周五之前做出問題匯總交由老師,方便老師針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對策,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蛘呤墙M員內部之間進行互查,一方面加強了組員之間的溝通交流,便于以后進行深一步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強了組員之間的了解,便于合作意識的培養。
二、豐富合作學習活動,創新合作教學方法
針對課堂上小組形式化,學生合作意識差等問題,需要教師遵循開放性合作原則,優化學習方法,明確教學方向,深入啟迪學生智慧。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雖然是小組合作學習,但老師也應當針對每一位學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保持開放性;在學習內容上,需要針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不同程度,給予學生不同的學習內容,即在學習內容上保持開放。對于提問針對性不明顯的問題,需要教師明確教學思路,認真分析教學方法,才能正確引導學生,提高教學效率。面對學生合作意識差的問題,老師可以通過課外的活動教學,例如“三人四足”、“4X100接力賽跑”等方式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交流溝通,逐漸了解彼此。
三、制定計劃,建立有效合作監督機制
對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最擔心的就是學生無計劃的進行合作學習,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不能保持百分百狀態,但又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監督機制,去監督學生對于合作學習計劃的執行,因此,很容易造成學生在培養合作意識的過程中半途而廢,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制訂一套科學的合作學習計劃。以“4X100”為例,學生四人一組但是學生由于每個人能力不同,有的擅長爆發,有的擅長沖刺,因此對于每個人跑的位置也不一樣。針對每人情況,可以讓爆發的人在第一棒或第四棒,持續性比較好的可以跑二三棒,擅長沖刺的在第四棒。通過這一計劃的制定,讓每一個學生都清楚了自己的位置,更便于團隊能力的發揮和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
針對監督機制缺失的問題,需要老師在合作學習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互相監督的意識,避免因為個別學生偷懶而導致團隊小組成績受到影響。以“足球運球技巧”為例,類似于這種其球類運動,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完美的配合才能打出完美的比賽。因此,在訓練過程中,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的監督,避免了因為有成員偷懶而降低球隊水平現象的出現。
綜上所言,在中學體育教學階段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方法,需要教師認真思考教學思路,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真正將課堂交于學生,老師則在課堂扮演監督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監督學生對于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學習思路和方法。教師還要創新小組合作的方式,不能單一的保持固有的方式方法,要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新鮮感,從而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于中學體育的認知能力。
參考文獻:
[1]甘海平.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意識[J].當代體育科技,2017(09):161
[2]錢曉東.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6(0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