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軍
摘 要:生物是一門知識含量高、規律性強的學科。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減少學習困難,而且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充分發揮閱讀的優勢,使知識呈現更加直觀的學習方法,其依靠記憶與思維的規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更方便、更高效地掌握每一章的知識點,完善知識體系,而且可以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巧用思維導圖,完善課前預習引導
有效的課前準備可以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理解提供幫助。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創設思維導圖,使學生對要學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后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不要將已完成的思維導圖提供給學生,只需要列出基本框架,然后讓學生進行補充。學生在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的過程中,必須通過獨立思考和總結。例如,教師可以提供一個關于細胞內糖和脂類的大的框架,包括細胞中的糖、碳水化合物和脂類的實際功能和類型分析。然后讓學生補充細節,這樣不僅成功地完成預習目標,而且為以后的教學和講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完善學生知識體系,拓展生物思維能力
一般來說,生物學學習必須經過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完成知識的學習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將其整合到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中。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生物知識體系,并對學生生物學思維的全面激活和進一步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前,學生可以將本課要學的知識點與已有知識點的思維導圖進行連接。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學習目標,而且有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識,對學習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在課后,讓學生根據本課所學知識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并于之前的知識體系進行整合,以便更好地查漏補缺,彌補不足,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完善現有的知識繪體系,同時也為以后的復習鞏固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課堂效率的顯著提高。例如,學習“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相關內容時,在完成課堂學習后,教師引導學生創設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綜合思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豐富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與能力
過去,教師大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法,教學方法相對單一,不利于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順利實現各階段的教育培養目標。正確運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而且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從不同角度拓展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進行理解,然后引導學生完善思維導圖,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圍繞思維導圖進行融會貫通,以小組的形式通過合作交流掌握知識點。這樣不僅有助于優化教學過程,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環境對生物非常重要”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上課伊始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使學生直觀地了解環境對生物有多重要。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以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學習,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顯著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再如,在講解生物和細胞知識的相關內容時,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首先,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確生命是與細胞密不可分的。然后,出示卡片,要求學生區分非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和單細胞生物,闡明生物與細胞的關系,以獲得進一步的信息。在課程將要結束的時候,引導學生完善思維導圖,添加細節知識的內容,形成知識體系。
四、引用思維導圖,優化生物實驗教學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解理論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思維導圖進行不同的實驗,并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深入探究。包括實驗設備的創新和實驗流程的改進。這樣學生可以將整個實驗步驟延伸到課堂內容之外,也可以幫助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思維導圖,使團隊成員能夠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相互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的靈活運用,不僅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對學生生物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持續優化產生積極影響,有效激發學生對生物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根據課程內容,不斷完善思維導圖,以確保思維導圖的效益能夠進一步凸顯,而不是盲目地引用而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胡坤.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2020(15):73.
[2]張強康.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21):159.
[3]梁占崗.探究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2018(32):10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