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盛強
摘 要: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將科學技術融入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網絡的力量科學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將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模擬,從大量信息中提取到所需要的關鍵信息,從而對學生學習時或是未來社會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時做出思想調整,與時俱進地為學生帶來正確的思想觀念。
關鍵詞: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在信息化的社會,網絡無處不在,網絡的迅速發展為學生帶來了獲取知識和交流的便捷平臺,幫助學生擴大了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但在這其中的有害信息也會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所以,在網絡時代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問題
1.對網絡信息的認知意識不足,不能應對熱點問題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學校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網絡的虛擬性顯得格外引人關注。網絡信息鋪天蓋地,面對海量的信息,人們很難察覺其中的真實信息,在面對網絡信息的誘惑時難免會被其吸引。在網絡信息時代如何辨別信息的真假已成為重要問題,學生對社會認識不全面,思維心智尚未成熟,難免會在網絡信息中迷失自我。這時老師就要及時地關注學生的思想、行為,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指導。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意識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責任,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以免學生在網絡信息中迷失自我而誤入歧途。
2.學生難以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假,缺乏人文意識和平等意識
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是面對面進行的,但因為網絡的隨時性,使得語言傳播變得極其簡單。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隨時隨地發表自己的言論,而很少有人去探究這些交流信息正確與否。在網絡上因為有一定的隱蔽性,很多人忽略了人與人的尊重和禮儀。這對學生的平等意識產生了一定影響,還可能因為信息的虛擬性讓人失去理智、產生幻覺逐漸喪失自我,難以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假。這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所以要讓學生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增強自身辨別真假的能力,在網絡發達時代不要迷失自我。
3.網絡中的不良內容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作為主體給學生教授知識,這種方式在網絡時代顯得過于刻板。在這種情況下,要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網絡信息加快了學生的認知效率,尤其是網絡中的不良內容,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在網絡信息的浪潮中,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后如果不及時改正,可能危害身心健康,所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老師要培養學生甄別信息的能力,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網絡發展,不被潮流所淹沒。
二、網絡時代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規范學生的行為道德,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
加強學校網絡環境的管理和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不僅要加強學生思想建設,還要規范學生的行為,讓學生認識到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在學生不能自控時,學校要及時幫助學生將不正確的想法的危害降到最低。在學習時,要讓網絡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而不是誤入歧途的通道,嚴格監管網絡服務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網上空間。總之,網絡教育離不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養成自律的精神,自覺地遵守道德規定,做好自己應做的事。
2.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豐富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文化傳播的方式也發生了轉變。科技的發展讓網絡形式變得多樣化,在網絡文化豐富發展的同時,進行網絡環境的管理是必要的。讓學生減少網絡對生活的沖擊,為學生帶來正確的思想觀念,增加學生學習社會正能量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減少學生對網絡的依賴程度,讓學生熱愛生活,打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網絡環境。
3.積極宣傳思想道德知識,強化道德培養
對學生的思想建設是必要的。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可以使學生成為品德高尚、有學識、有道德的人。提高學生對自身行為的認知能力,對生活、學習、工作都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從而更好地成長。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正確看待問題的能力,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還能提高學生的人格魅力,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強能夠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人才,讓學生成為被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網絡時代發揮自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賈麗,賀棟.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農家參謀,2018,580(8):185.
[2]孟娟.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6(2):246.
[3]佘歡歡.淺析新時代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問題[J].文存閱刊,2019(1):202.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