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珍霞
摘 要:班級管理是一個班主任完成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作為班級的領導者和活動組織者,小學班主任管理著班級中的各種事務,在班級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相對不成熟,這要求班主任要以熱情的態度和足夠的耐心投入日常的管理過程中。為了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效率,基于目前小學班級管理的現狀提出一些班級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主任;創新;實踐
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階段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中堅力量,不僅承擔著完成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還肩負著正確引導學生、組織班級活動、管理班級等任務。但目前許多小學班主任將管理重點更多地放在了提高學生成績、管理班級紀律等方面,而忽略了正確引導學生思想品德、思維能力等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無法真正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口服心不服”,嚴重阻礙了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也使班主任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低下。與此同時,如今還有一些小學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以個人為中心,武斷專行,不能做到在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的基礎上聽取學生的意見,無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犯錯的學生進行嚴厲的言語批評,甚至體罰,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影響班主任正常管理班級。[1]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轉變管理重點,對學生的個人品質培養和成績“兩手抓”,學習管理班級的好方法,認真管理班級,建設和諧班級,保證學生全面發展。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和實踐措施
1.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
現在的學生中獨生子女占多數,而獨生子女由于家中父母的溺愛,生活能力不足,若強迫其進行勞動,不僅無法使其得到理想中的鍛煉,甚至會適得其反,誘發學生的叛逆心理,頂撞、違抗老師,不能充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責任心。部分老師過分追求學生優異的成績,將所有瑣事都攬在自己身上,忽略了對學生動手能力和獨立能力的培養。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勞動活動、合理分配勞動任務,使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和職責,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性。
由于學生之間相處會出現各種摩擦、矛盾等,以及家庭方面的原因,會導致部分學生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每位學生的心理狀態,了解其家庭狀況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對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要及時、主動地進行指導和教育。
2.適當獎懲學生
合理的獎懲制度,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因此,班主任可以學習借鑒他人優秀的獎懲制度,將其完善發展為適合自己所教班級的獎懲制度。當班主任組織班級進行活動時,可以適當設立一些小獎品來獎勵那些表現優異的學生,尊重其努力的成果,以此來拉近師生間的關系,并樹立威信。當學校組織考試來考核學生的階段學習成果時,對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獎勵一些學習小用品;而對那些成績暫時不理想的學生,可以在禮物中寫一些鼓勵的話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3.培養優秀的班干部
班干部作為班主任的助手,能夠幫助班主任處理班級中的很多事務,節省班主任處理瑣事的時間,使班主任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他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由于班干部本身是一名學生,而一個班級是由眾多學生組成的,班干部能夠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真實的需求,彌補班主任管理的不足之處。班主任培養優秀的班干部不僅有利于彌補自身管理工作的不足,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和責任心[2]。在班干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班主任要聽取班干部的意見,也要聽取學生對班干部的意見,全面了解班級內的所有學生,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個性化的指導。
4.密切聯系家長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家長對其的影響十分顯著。因此,班主任必須認識家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與家長聯系,來了解其孩子在家的表現,并主動向家長提供孩子在學校內的表現情況,與家長協作對孩子進行教育。目前有部分學生由于對自己的成績過分看重,導致其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就要求班主任在進行心理疏導的同時,與家長進行聯系溝通,了解家長是否對孩子的成績有太高的要求,明確學生的學習壓力是否來自家長。如果是,班主任就應該糾正家長錯誤的觀念;如果不是,班主任就應該與家長進行合作,分別對學生進行疏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
二、總結
小學班主任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成長和生活。為了出色地完成班級管理工作,要求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進行創新和實踐。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細心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況和心理狀態,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的真實訴求,在管理過程中保證公平、公正,真誠對待學生,積極、合理地組織班級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選拔優秀的班干部來提升管理效率,更要聯系家長,與其進行合作,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范佳香.關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探討[J].新課程導學,2020(8):9.
[2]黃芪,焦聯群.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與實踐:日常班級管理經驗交流[J].語文課內外,2019(15):324.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