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平


[摘要]目的 觀察指導性加強患者自我健康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觀察組(n=30)和對照組(n=30)。觀察組采用指導性加強患者自我健康護理模式,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的總有效率及肺功能指標[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預計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各項肺功能指標(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均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值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COPD患者護理中實施指導性加強患者自我健康護理措施,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護理效果,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指導性;自我健康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5(a)-0209-03
Effect of guiding patient self-health care mod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ANG Shui-p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F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xi Province, Fuzhou? ?34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uiding patient self-health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OP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30) and control group (n=30) according to the sampling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guiding patient self-health care model,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model,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accounted for the predicted percentage, FEV1/the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FEV1) situ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3.3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the nursing, the lung function indexes (FEV1 accounted for the predicted percentage, FEV1/FVC, FEV1)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After nursing, the two groups of FEV1 acconted for the predicted percentage, FEV1/FVC and FEV1 were higer that those before nuring,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FEV1 acconted for the predicted percentage, FEV1/FVC and FEV1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uiding self-health care measures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OPD can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value are high.
[Key words] Guidance; Self-health nurs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ulmonary func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威脅人類健康主要疾病,因為空氣污染嚴重,吸煙人口較多,該疾病發病率較高,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COPD病程時間長,病情進展緩慢,發作反復,并導致肺功能障礙,對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造成嚴重影響。有效正確康復護理對該疾病進行改善,對疾病治療有重要意義。以往護理方式,采用被動護理模式,即患者被動接受各種護理措施,但由于患者心理狀態、對疾病認知較差、對護理措施認識不足,不能有效配合護理人員,導致護理依從性差,難以達到有效的護理預期效果。探討一種較有效護理模式,以改善患者的依從性,而配合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及肺功能。本研究對我院COPD患者實施指導性加強患者自我健康護理,觀察該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相關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觀察組(n=30)和對照組(n=30)。觀察組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40~82歲,平均(55.41±3.54)歲;病程2~18年,平均(5.13±1.25)年。對照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39~80歲,平均(55.74±3.45)歲;病程2~17年,平均(5.41±1.22)年。兩組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經檢查,確診為COPD;②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認知障礙及精神等疾病,無法正常交流者;②嚴重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器質性心臟病者;③治療依從性不高,中途退出研究者;④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定期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監測患者肺功能,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等。
觀察組實施指導性加強患者自我健康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強化指導患者用藥時間、用藥劑量,告知相關注意事項。②嚴格控制患者飲食,禁止患者吸煙,嚴格控制患者飲酒量,保證患者飲食合理,保證按時進餐。③患者在家屬及護理人員的陪護下實施合理鍛煉,根據實際情況對運動量及運動時間進行掌控。如患者病情嚴重,要臥床休養,指導家屬學會對患者翻身、按摩等被動運動。④指導患者全身呼吸操、腹式呼吸、縮唇呼氣等,提升其主動通氣能力,對呼吸肌鍛煉強化。⑤使患者及家屬對咳喘及咳痰癥狀有正確認知,痰顏色變深及量增多表明有可疑感染,將標本留取并交給醫生實施檢查。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的護理效果及肺功能情況。
護理效果評價標準: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顯著提升,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為顯效;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有所提升,生活質量有所改善為有效;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缺乏,生活質量無明顯變化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
肺功能以患者肺功能指標進行評定,具體包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均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護理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COPD作為一種常見慢性疾病,其氣流受限屬于不完全可逆性過程,病程持續時間久,生活質量下降,因此在治療及護理中,有效控制病情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近年來,香煙及煙霧中的有害顆粒對患者肺部造成不良影響,致使患者出現COPD,并造成患者肺功能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并死亡率較高[3]。COPD具有明顯的慢性疾病特征,多數患者在院內接受治療,有所恢復后,出現進行自我康復鍛煉和干預,居家恢復是患者康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患者及家屬對相關的健康知識較為缺乏,極易在居家恢復中,出現多種異常現象,影響肺功能及生活質量。如何通過有效的護理指導改善患者的自我健康狀況,對該類患者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對COPD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可獲得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不能徹底清除患者疾病病灶源頭[4]。患者需要對COPD危險因素有清晰認知,認識到吸煙對疾病的危害。提升患者自我保健意識,而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及生活質量。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COPD患者實施自我健康護理教育,保證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提升患者配合程度,提升護理效果[5-6]。自我管理指患者通過生活方式、心理及生理健康、治療方法、病癥管理等對病癥造成的痛苦進行緩解,促進患者疾病康復[7]。COPD病程時間長,起病緩慢,發病反復,對患者社會功能、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8]。將自我健康護理用于COPD,可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控制能力,減緩疾病發展,是COPD管理的重要部分[9]。實施自我健康護理期間,不但需要患者積極參與,并且社會團體、家庭成員、醫護人員也應參與其中。醫護人員對其實施的自我管理及健康宣教培訓,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社會及家庭成員的幫助可保證患者實施自我管理[10-11]。患者需對健康教育活動參與,而能進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優勢有以下方面:掌握疾病發病及診斷、治療信息,從而制定出合理科學的管理措施[12-13]。并對患者實施自我管理行為及解決治療問題指導。患者可通過健康教育自行制定運動鍛煉、飲食習慣等健康生活方式[14]。專業的護理健康行為培訓可保證患者對自身病癥有效管理。能改善患者與社會及醫師的交流能力,樹立患者自我管理的信心[15]。
本研究對患者及家屬實施認知干預,幫忙患者對疾病及其相關知識有正確認知,進而能正確配合護理干預,同時還可通過指導患者用藥,調整飲食習慣,指導患者家屬督促患者實施合理鍛煉,對患者的運動強度及時間進行控制。對需臥床休息患者,在患者家屬幫忙進行被動運動。此外還鍛煉患者的呼吸肌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且護理后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等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COPD患者護理中實施指導性加強患者自我健康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對患者健康恢復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將指導性加強患者自我健康護理模式用于COPD患者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臨床護理效果,有臨床使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莊雅娟,李云超,王姝玥,等.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42.
[2]丁文珍.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4):92.
[3]吳挺實,陳鈺,梁勇.個體化健康教育模式對改善穩定期慢阻肺患者行為和生活質量的作用[J].中國健康教育,2017, 33(9):89-92.
[4]劉華,周小蘭,宋梅,等.動機訪談式健康教育對社區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和肺功能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8,37(10):1129-1133.
[5]孫培英,毛佳斌,李萍.治療性溝通配合氣道護理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8,19(12):34-38.
[6]賴素紅.老年慢阻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實施優質護理對改善生活質量和肺功能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2):656-657.
[7]胡琴,謝作舟,劉漪,等.基于信息平臺的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構建及效果評價[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8, 39(9):37-41.
[8]楊薇,陳海勤.舒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療療效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1):617-618.
[9]張婷婷,劉榮榮.老年慢阻肺患者護理中心理護理的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2):262.
[10]李碧桃.協同護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8,7(2):109.
[11]胡振紅,王文,毛從政,等.肺康復運動訓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與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8, 41(5):359.
[12]潘珊玲,段琦,陳丹紅.優質護理在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質量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6):76-77.
[13]Laurent H,Galvaing G,Thivat E,et al.Effect of an intensive 3-week preoperative home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ligible for lung cancer surgery: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 Open,2017,7(11):e017307.
[14]Stausholm MN,Egmose A,Dahl SC,et al.Stratification of telehealthca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using a predictive algorithm as decision support:a pilot study[J].J Telemed Telecare,2017,23(3):410-415.
[15]Wang T,Tan JY,Xiao LD,et al.Effectiveness of disease-specific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on healt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atient Educ Couns,2017,100(8):1432-1446.
(收稿日期:2019-09-27? 本文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