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壽
【摘要】和諧是社會的最強音,讓和諧走進課堂,讓我們的學生從小理解適應社會的需要,一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二是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我們的課堂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課堂和諧;改變班級;影響家庭
和諧,家庭之興衰,社會之法寶。長期以來,我們黨把建立和諧社會始終放在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以美麗和諧社會為根基,教育勢必成了和諧社會發展的未來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進入新時代,特別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優先發展教育理念,為教育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可行性和理論依據。教師要不忘“為黨育人”之初心,牢記“為國育才”之使命,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讓“和諧”走進課堂,培育新興的教學關系,讓課堂教學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展開,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及最佳的學習效果的目的。
一、“和諧課堂”的形成
課堂是師生活動,讓學生從中獲取知識以及獲取學習方法的載體,能夠舒緩學生的精神壓力、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讓學生在這里獲得最佳的收益。因此,教師就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學習。“和諧課堂”就是在課堂上形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個要約,師生在這個要約中去共同遵守它的規則。
1.“和諧課堂”的實質、要求與目的
實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課堂的參與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要求:師生在課堂上不說與課堂無關的話,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雙方愉快地完成課堂教學內容,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有所收獲。
目的:讓學生在課堂上收獲最佳的學習效果,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人生品德。
2.“和諧課堂”對教師的要求
“和諧課堂”的建立,對教師提出了要求:一方面教師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加強組織教學和興趣教學,以提高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另一方面要求教師提高課堂語言的藝術性,教師的課堂語言既不失學科的嚴謹性,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節課下來讓學生有時間過得好快,還沒有聽過癮的感覺;第三,教師備課要充分,學案設計要科學合理,既要關注基礎較差學生的學習困難,又要讓優秀學生“能吃飽”,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第四,對個別趨于厭學的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疏導他們的思想,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存在的實際困難,逐漸轉變他們的學習狀態,一點一點地提高他們的學科成績。
3.“和諧課堂”對學生的要求
“和諧課堂”對學生有明確的要求。學生是一群童趣猶存的少年,自我約束力不強,但他們每個人都有上進心,都希望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前程,只要教師的思想工作做到位,明確“和諧課堂”的目的,那這群天真活潑的孩子還是非常愿意配合教師的工作的。
建立“和諧課堂”,一是要求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二是要求制定學科學習目標;三是要求在課堂上與老師愉快合作,輕松學習,向45分鐘要效益,逐步提高學科成績;四是要求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具有時效性,因此,建立“和諧課堂”一是要明確制定課堂獎懲分明的制度以約束學生的行為;二是教師還應有提醒學生的“特殊語言”——肢體語言或具體特指,“特殊語言”具有使學生產生條件反射的功能,當學生聽到“特殊語言”就要有約束自己的反應。
二、“和諧課堂”教學的對比實驗效果
作者選擇兩個班做了對比實驗。在實驗班建立“和諧課堂”模式,明確“和諧課堂”的實質、要求和目的,改變上課儀式與下課儀式的模式。上課時,老師叫上課,學生起立;老師說:好好學習;學生說:天天向上。下課時,老師叫下課,學生起立;老師說:謝謝合作;學生說:合作愉快。非實驗班則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活動,但要求兩個班同時做到在課堂上不說與課堂無關的話,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實驗前后數學成績對照如下。
實驗前(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
實驗進行九周后(期中考試成績):
從實驗數據明顯看出,僅僅兩個月(半個學期)的時間,兩個班的數學成績就有了明顯的變化,從考核的幾個數據來看,實驗前實驗班都落后于非實驗班,通過“和諧課堂”的實踐,實驗班的優良率、平均分都超過了非實驗班,及格率和低分率幾乎趕上非實驗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超過非實驗班。經過“和諧課堂”的實踐,實驗班的數學成績有了明顯的上升,課堂紀律、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僅促進了良好學風、班風的形成,而且形成了學生、班級、家庭的利益共同體。
三、“和諧課堂”的后效應
1.建立“和諧課堂”對班級管理的影響
“和諧課堂”的第二階段是配合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培養良好的班風。建立“和諧課堂”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目標教育和理想教育,可以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端正學習態度,使整個班集體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風。
“和諧課堂”建立過程中,上下課儀式的改變對班級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學生;二是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三是建立了良好的學風,從而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和諧課堂”建立后,學生在課堂上既能輕松學習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人格品質,不僅在學生的思想上產生強烈的反應,而且得到了班主任的積極配合,使整個班級朝著優秀班集體邁進。
2.建立“和諧課堂”對家庭教育的影響
“和諧課堂”的第三階段是取得學生家長的積極配合,家校合一,形成教育學生的利益共同體和立體式教育網,逐漸在學生的思想上濺起漣漪,讓學生轉變思想,改變行為習慣,同時把課堂上的活躍氛圍及活動效率行為遷移到家庭關系中,對家庭關系產生積極的影響。
建立“和諧課堂”,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改變了學生的人生價值觀;不僅改變了一個班級,還影響著學校和家庭教育,同時,它還帶來了積極的社會效應。
【參考文獻】
[1]薛森強,編.有效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2][日]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譯.長春:長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