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淑
摘 要:中職學校是我國職業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和輸送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基地。農業生物作為種植專業的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因此,在農業生物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中職農業生物學科的發展現狀,然后探討了培養中職生在農業生物學習中創新能力的相關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中職生;農業生物;創新能力
引言:
農業生物技術是中職學校種植專業的基礎課程,比較注重實踐和操作。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的拓展新領域,未來就業后能夠為行業發展做出貢獻。因此,中職學校的師生必須改變觀念,積極革新課堂內容,在農業生物課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當前中職農業生物學科的發展現狀
(一)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陳舊
在當前的中職農業生物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采用的還是陳舊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不間斷的講,學生邊聽邊記筆記,然后通過練習題來進行訓練提升。雖然農業生物學科設置了相應的實驗課程,但是實驗時也是以教師演示和學生模擬為主,沒有實現學生的自主操作。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思維很難活躍起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激發很不利。
(二)學生基礎較差,缺乏學習熱情
當前中職學校的規模在擴大,學生數量也不斷增加。但是由于中職學校對文化課的要求不高,所以很多中職學生的基礎較差,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很多學生在上課時,連聽懂課程內容都很難做到,并且由于學習困難較多,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熱情,不能做到自主思考,更難產生創新思維。
(三)師生缺乏交流,學生自主意識難以發揮
在當前的中職農業生物課堂中,多是以教師講為主導,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單向的。中職學生由于知識基礎薄弱,不敢自我表達。而教師為了追趕課程進度,在課上會持續講課,無形中忽視了與學生的交流,漸漸地削弱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主意識難以發揮。因此需要教師主動把表達的機會讓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表達。目前在建立良性溝通模式方面,很多教師做的還不到位。
二、培養中職生在農業生物學習中創新能力的相關策略
(一)調節課堂氛圍,激發學習熱情
很多中職學生因為文化課的落后,會存在一定的自卑心,但是處在青春期的中職學生又比較敏感,自尊心很強烈。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顧及學生的感受,在講課時要注意內容量和難易程度的控制,從簡單基礎的開始,讓學生能夠輕松入門,產生學習熱情[1]。并且要注意多種方式的鼓勵表揚學生,消除學生自卑、厭學的情緒,讓學生能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最后,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來替代枯燥的講授,讓學生能夠充滿趣味的學習。學生有了學習的欲望,才能逐漸培養創新的能力。比如在學習課程第三章第一節《農業微生物概述》時,要求學生掌握微生物的大小形態和生活史。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微生物,這樣的方法比單純的講更能引發學生興趣。
(二)豐富課堂環節,培養發散思維
很多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差,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能過于急切,要逐步的進行訓練。教師應該豐富課堂的環節,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而引導學生創新。首先教師應該將更多課堂時間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填表格、繪制思維導圖等方法來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在這一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在習題訓練時,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幫助學生培養發散思維。比如在學習課程第三節《植物組織培養操作技術》的內容時,教學重點是滅菌和消毒的區別及無菌意識的樹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來自主討論,用圖表的形式總結出滅菌和消毒的區別以及常用的滅菌方法。然后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安排學生探究植物組織培養環境如何進行消毒滅菌,讓學生通過學習的內容總結出多種方法進行消毒滅菌。這樣學生不但能夠扎實的掌握課程重點內容,還能夠學會通過合作與探究自己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為創新能力的養成打下基礎。
(三)充分利用實驗,鍛煉創新能力
農業生物技術教材中設置了很多的實驗環節,以往多是教師進行實驗演示,學生觀看記錄;即使安排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也是按照教師講解的步驟進行。學生在實驗課上很難發揮自己的自主意識,只能按部就班的進行操作,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很不利[2]。因此,教師在實驗課上應該多讓學生進行實踐,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機會,能夠讓學生從失敗中積累經驗,也是好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學習第三章第二節《農業微生物分離技術》時,要求學生進行土壤中細菌分離的實驗。在實驗課上教師只需要給學生講解注意事項和重點,剩余的部分可以讓學生自己或者小組合作進行,去何處進行土壤采樣、如何進行樣品處理、最后分理出何種細菌,都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這樣學生做出的實驗結果各不相同,會對實驗產生自己的看法,這也是鍛煉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方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農業以及相關產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在不斷改變,對從業人員的創新能力愈加重視。因此,農業生物課程的教師必須明確把握住創新素質的培養目標,充分利用各種素材,共同構建有創新氛圍的課堂。并且教師應該把握好在課堂上的引導者身份,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使中職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環節中,變接受知識為發現知識,培養在農業生物技術方面的創新意識,為將來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佟云杰[1]. 關于中職種植專業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9, 000(011):1-1.
[2]盧家祥. 中職\"植物生產與環境\"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 現代職業教育, 2018(33):261-261.
[3]武小彬, 武海濤, 賀之花. 農村中職學校創新型課堂教學策略及實施效果[J]. 河南農業, 2018, 000(006):34-35.
[4]周國英. 淺談中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8, 616(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