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航
摘 要:新教育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音樂在促進人完整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增強音樂教學質量極為關鍵。當下初中音樂教學有一個突出問題,那就是活力不足,學生不能身心融入,音樂素養培養情況不理想。基于此,本文重點探討了如何讓初中音樂課堂彰顯活力,并提出了一些改進策略,僅供基層音樂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增強活力
引言:
音樂教學重要性在課改中突顯出來,但是對于鄉鎮和農村初中教育來說,音樂教學還未受到足夠重視。由于長期將音樂劃分在副課之列,教師在音樂教學創新方面動力不足,課堂除了講解樂理就是教唱,模式固化。學生無法融入進去,而且自我展示的空間小,導致本應精彩紛呈的音樂課毫無活力,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音樂素養難以提升,不利于審美能力與人格健全發展。故而,初中音樂教學應著力于優化改革,通過創新讓課堂彰顯活力,進而確保音樂教學實現既定目標。
一、認識到音樂重要性,做好創新
初中學生性格、心理、人格處于發展期,各個方面還不成熟,做好審美教育和德育極為關鍵,而音樂具有這兩個功能。首先,音樂能帶給人美感,優秀的音樂作品往往具有傳播美的作用,傾聽中會不自覺被陶冶,達到洗滌人心的效果,在無形中教化和感染學生,使其朝著更好方向發展,促進人格健全。另外,現代教育要培養完整的人,注重人全面發展,音樂隸屬于藝術領域,通過學習掌握樂理,學會欣賞與鑒賞音樂,演唱技能提升,藝術修養必定會提升,助力于學生成為全能人才,符合人才市場需求。
從上面闡述就可獲知音樂教學重要性,所以鄉鎮和農村教育要認清這個,投入更多精力在音樂教學研究與創新上,以確保音樂教學以全新方式呈現,提高吸引力,獲取學生關注,使其樂于參與這個教學活動,積極探究與自我展示。學生參與程度高,興趣濃厚,在音樂課堂動起來,課堂處于熱烈的互動與交流氛圍之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學生必定會有收獲,音樂素養提升外,藝術修養與人格品質等都會良性發展。
二、內容安排合理,設計科學
鄉鎮和農村音樂教學安排過于機械化,教師很少打破教材編排,基本上都是按照課本內容去推進教學進程。除此之外,音樂課堂內容安排缺乏合理性,將音樂課與教唱歌曲等同,在教學中先領唱,然后讓學生一遍一遍練習,知道其學會演唱歌曲。還有就是講解樂理知識,布置和其有關的書面作業,基本上在課本上都能找到,學生不會動腦筋,大部分都是照抄。這樣的音樂教學所能獲取成果有限,創新改革勢在必行。
音樂鑒賞極為關鍵,在促進審美能力提升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美育是音樂教學主要目標。所以,初中音樂課教學安排應作出調整,適當增加欣賞課課時,讓學生自己去傾聽與感悟,感受音樂美,以及其中蘊含的美好情感、精神力量、思想內涵等。音樂欣賞課內容不要固定在教材中,可選擇一些優秀的,適合初中生欣賞的課外音樂作品,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播放,使其欣賞各種類型和風格音樂作品,如古典歌曲、流行歌曲、國外經典曲子等。學生鑒賞興趣提升,了解樂理更為主動,教師留出足夠空間讓其針對曲子展開交流,分享個人想法。學生紛紛加入討論,課堂迸發出活力,既能使其更好掌握樂理,還可加深音樂認知,促進鑒賞能力、自主創作能力、演唱能力、領悟能力等共同發展。
三、創設情境,引發共鳴
音樂課堂要有活力,需要學生加入和參與,并非在座教師就可,而是要全身心融入,將心思用在音樂學習上,這樣才能學好。情境創設是實現這個的重要方法,通過介紹創作背景、展示圖片與視頻、繪聲繪色講與音樂相關故事等,使其將注意力集中起來,關注音樂教學,參與活動,在整個教學中去思、去想、去說,課堂氛圍熱烈,彰顯出活力,所有學生音樂素養都會在原來基礎上,有所發展,同時也利于與作品建立共鳴,了解音樂內涵,與音樂對話,形成感悟,陶冶情操。
如在學習民族歌曲中,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這個民族風俗習慣,用視頻呈現。學生身臨其境,親身體驗中感受各個民族音樂的特征,同時也會被感染和影響,情感與精神會趨同化,達到美育效果,洗滌心靈,培養音樂素養。
四、增強互動,提供展示平臺
初中學生表現欲強,而且有自己想法,教師應在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話語權,鼓勵其去發表看法,說出對音樂見解,以及從中窺探出的精神內涵等。教師當一稱職的聆聽者,不打斷和評價學生,使其各抒己見,允許不同看法存在。音樂課堂要迸發活力,首先要讓學生動起來,除了動腦,還要加入肢體律動,通過動作更好理解音樂,體驗音樂魅力,快樂學習和成長。欣賞少數民族歌曲,學生自己設計動作,一邊聽一邊載歌載舞,從音樂中獲取快樂,增強自主感悟與理解能力。樂理教學中運用肢體動作,使抽象樂理具象化,有利于學生理解與掌握。
音樂教學提供創作空間,樂理教學完成以后,要求學生自己編曲和寫詞,舉辦原創歌曲比賽等,以此種方式使其積極參與。初中生喜歡流行音樂,教師選用優秀的且傳唱度高,學生喜歡的歌曲,組織歌唱大賽外,讓其進行改編,重新寫詞和編曲,使其變成另外一種風格。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課堂普遍具有缺乏活力的問題,想要讓教學迸發活力,需遵從生本原則。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讓課堂變得活躍和充滿生機,激起學生音樂學習熱情,促使其積極加入到互動中,親身體驗與感悟,獲取共鳴,感受音樂美,洗滌心靈,提高音樂素養,培養健全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姚書文. 讓初中音樂課堂迸發活力[J]. 數碼設計(下), 2018, 000(012):297.
[2]曾滌新. 淺談如何讓初中音樂課堂煥發活力[J]. 讀天下(綜合), 2018, 000(006):P.257-257.
[3]王強. 如何構建初中音樂活力課堂[J]. 新課程學習, 2015(14):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