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消費金融業市場準入變得自由化,我國的消費金融業進入了一個飛速變化的時期,更多的互聯網新型信用產品進入消費金融領域。我們不能只關注新型產品的優點和目前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效益,還要注意其背后的風險防范和控制問題。本文通過分析“花唄”這種互聯網信貸產品,分析互聯網信用產品中存在的套現問題。并且從完善實名認證制度、利用大數據形成配套征信體系、平臺“軟法”前置性規制等方面,提出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消費信貸產品的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信用;互聯網;征信體系
一、互聯網信用產品的定義
互聯網消費金融和互聯網消費信貸在文字表面上看容易混淆,并且都屬于一個大領域內的名詞。但從理論方面進行分析,無論是從詞語包含的內容還是引申的外延范圍來看都有不小的區別。消費金融,一般被定義為個人或者家庭這種生活中的獨立消費個體所進行的金融活動,通常還涉及到投資、理財等消費金融行為。所謂的消費信貸,是指通過正常的商業渠道發放的、用于購買供個人消費的商品和勞務或者用于償還由此原因而產生的債務的中短期貸款。根據兩者的基本概念,消費金融是消費信貸的一部分。本文將花唄作為互聯網消費信貸中的主要研究對象,因為花唄是互聯網消費信貸中的一種典型的信用產品并且涉及到的用戶范圍最廣。
因此作出如下界定:各類機構或者企業基于互聯網平臺向個人或者家庭這種消費個體提供的,用于購買以消費為目的的產品和勞務的中短期貸款的服務型信貸產品。金融業務在互聯網領域的擴張及發展,使互聯網消費信貸成為一種新型互聯網金融業務形態,并且可以將其分為一次性還款和分期還款兩種消費信貸形式。
二、互聯網信用產品存在的漏洞
2017年12月17日,首個“花唄”套現非法經營案件進行宣判。涉案男子杜某某非法經營“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構成非法經營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三萬元。這也是全國首例因為利用“花唄”進行非法套現而入刑的案件。根據案例分析,為何現實中花唄這種互聯網消費信貸產品,它的套現行為時時發生卻難以進行監管。在搜索引擎上查找“花唄套現”的相關詞條,相關的操作教學比比皆是,這種違法行徑似乎并不被人所忌憚。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一)網絡交易實時性,增加套現檢測難度目前,信用卡套現在一般情況下能夠被銀行相關的監測系統識別出來并有效制止,當交易次數在短達到一定頻率標準或者交易數額過大,銀行的系統會對這樣的類似套現行為進行警示,警示之后仍然繼續操作的交易會被系統強行關閉。但是由于“花唄”在互聯網中24小時進行實時交易,商家為了躲避檢測采取各種方法,例如將交易的數額限定在安全范圍內而不進行大額交易,交易的交流方式也不使用文字而采用圖片進行交易,這些使套現行為的檢測難度加大。
(二)用戶非實名制,交易線索收集困難。目前,注冊支付寶賬號用戶只要身份證件拍照并將照片上傳到即可,沒有進一步核實的程序。如果大量使用虛假身份證的用戶無法被平臺識別出來,出現不還款的違約情況,就難以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同時,支付寶賬戶也可以用手機號碼、郵箱等注冊,在前涉案的賬戶查詢中經常遇到使用支付寶交易后沒有相關明細信息及資金流向,或者僅僅以快捷支付方式顯示POS支付等的情況。
(三)申請人資格標準低,違約風險系數增加。消費金融貸款產品多數是小額無抵押、無擔保的純信用貸款,花唄用戶的的信用風險是需要解決的核心的業務風險。由于互聯網不能夠實際全方位了解用戶的信息,對于那些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的平臺服務商來說,面臨的風險更加嚴峻。并且用戶的信用積分沒有達到開通花唄的條件,也能夠通過提升成功訂單數量等方式開通花唄。
(四)信貸數據不足,機構信用懲戒力弱。用戶在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的違約記錄上傳到央行征信系統,能夠對欺詐者和失信者造成一定的懲戒約束。用戶預期未在規定期限內會被登記在芝麻信用中,電商平臺迅速發展,各平臺之間的數據共享不足,除了花唄還有白條,對失信者沒有造成大影響。信用懲戒能力缺失一定程度上是來自信用數據和違約信息共享不足。
三、對網絡套現行為的建議
(一)利用大數據技術,強化交易風險檢測。螞蟻花唄作為互聯網消費信貸產品,最大的特征就是根據互聯網能夠進行信息的共享和整合。螞蟻花唄的授信額度是依據用戶的支付寶交易記錄劃分等級。在此建議花唄作為虛擬經濟可以和實體經濟進行互相融合,在數據完善方面可以和各個商業銀行合作,形成一套完備的用戶征信體系。
(二)強化實名制認證,規范交易流水記錄。加強實名認證制度的完善,是解決花唄面臨的個人信用危機的關鍵。實名認證制度可以說是花唄服務的“準入制度”。從這兩個程序性制度上嚴格把控能夠有效的預防套現行為的發生。建立全方位覆蓋的身份識別系統并進行聯網,將身份證信息和臉部識別、指紋識別等信息識別系統結合。此外,為了在以后能夠為案件追查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對交易形式以及轉賬記錄等關聯信息進行規范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規范申請人資質審核,將違約信息并入征信系統。為了降低“花唄”的失信交易概率和套現風險,建議對用戶的資格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2018年2月22日,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個人征信業務申請已獲央行許可,這是央行頒發的國內首張個人征信牌照。信聯的主要作用就凸顯在把芝麻信用等多家互聯網機構的征信信息進行整體的分享和合并。它將自己的信息系統和中央銀行進行了共享,在中央銀行信用欠缺的用戶,也不能因為支付寶交易訂單產生的芝麻信用在花唄等消費信貸產品上進行借貸消費,這種征信體系將是統一化和全面化的。
參考文獻:
[1]祁斌,吳曉求.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與監管[J].互聯網天地,2014,(9).
[2]廖理,張學勇.首屆中國消費金融研討會綜述[J].經濟研究,2010,年增刊.
[3]毛宛苑.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與監管[J].中國金融,2016,(11)
[4]鄭爽.支付寶“花唄”產品套現漏洞分析及監管建議[J].中國信用卡,2015(10):53-55.
[5]陳巖,剌文琪,范杰.互聯網消費信貸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6(12):50-56.
作者簡介:蔣皎陽(1996-),女,漢族,吉林省松原市人,法學碩士,單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法律(法學)專業,研究方向:政府和地方資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