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全
一、引言
耐久跑在初中生的體育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理論和實踐也表明,耐久跑運動對于增強學生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提高健康水平是非常有益的。這種有氧代謝的運動對于提高學生們的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和肺呼吸系統的功能都是極為有利的,對于學生耐久意志品質的培養與形成也是有較大幫助的,特別是對于體重超標的學生減少多余的脂肪具有積極意義。在中小學生的體育課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測試中耐久跑項目和其他項目相比較,及格率和優秀率是比較低的。
二、意志品質對學生身心健康影響分析
學生耐久跑成績的提高雖然有隨著身體素質而得到相應提高,但主要是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承受能力。由此可見,在耐久跑的教學中,進行意志品質方面的訓練,無論是在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是在學習效果上,都有明顯的提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理上的變化
訓練中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很好地完成教師布置的訓練任務。隨著訓練強度的提高,并超越運動調節能力的發展,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在訓練中雖然會出現動作的不協調或不適應現象,但通過意志品質的培養,學生能在身體疲勞的情況下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完成訓練目標。
2.心理上的變化
調查中發現學生在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難時,以往主要是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隨著學生身體的發展和意志品質能力的提高,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沒有再出現逃避、畏難的現象發生,而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克服困難,積極完成學習任務和指標。
三、討論和分析
耐久跑教材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教材,同時也是一個難點教材。但是由于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學習任務的加重,以及學生家長還是十分重視學生的合格率鍛煉,而使耐久跑的教學出現了困難,我們發現困難就要了解癥結之所在,而后因病施治。經過對實驗班學生的調查發現,學生對在耐久跑學習過程的認識是“難受,喘不過氣來”“難受得要死”等感受,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就堅持不下來而放棄。在實驗的過程中,由于學生不會合理地分配體力和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在300~600m的距離之間就出現“極點”現象,意志崩潰,而選擇放棄繼續鍛煉而沒有完成學習任務。
1.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來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目前初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比以往的學生有所增強,調查中發現學生希望在學習中對他們加強意志品質方面的培養。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在訓練中不失時機地加入意志品質方面的訓練內容,因勢利導以取得預想的培養效果。
2.根據意志品質的特征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
意志行動的第一個特點是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首先在訓練中運用引導法通過介紹優秀運動員為國爭光的事例是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力的。耐久跑訓練在心肺功能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來引導啟發學生樹立明確的訓練目標。其次讓學生明白生理變化造成的不適應或暫時的不適應是可以通過堅持長時間的訓練來改善和提高的,使學生的練習更具有自覺性和有意性。
3.意志總是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
意志行動的第二個特點是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人的意志力的大小是通過克服困難來表現出來的,由于所需克服困難程度不同,意志行動的復雜性也就有了差別,而克服困難則成為鍛煉學生意志品質的有效途徑。基于這一點,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以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在耐久跑的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極點”現象。首先給學生講解“極點”產生的原因以及“極點”的表現癥狀。同時讓學生明白這是生理的變化造成的不適應或暫時不適應的現象,是可以通過長時間訓練來改善和提高的,使學生的訓練更具有自覺性和有意性。
4.克服心理障礙培養樂觀自信的品質
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人的身體素質是有區別的,不能因為自己身體素質不好,怕被人恥笑,就沒有勇氣跟其他學生一起訓練。所以在訓練中應要給學生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身特點和個性的機會,讓學生的自身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
四、改進訓練方法提高意志品質培養
為了使學生在訓練中克服困難并提高意志力,耐久跑教學中我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取得顯著效果。
1.首先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從主觀上感知中長跑訓練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熱情。在訓練中,要求學生在遇到困難,難以堅持時,不妨心里默想:“我不比別人差”“我能行”,來克服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并堅持下去,良性循環以形成良好意志品質。
2.在訓練中遵循個性差異的特點,給學生確定個人的目標,并通過教育、激勵等方法,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目標,獲得一次次的成功體驗,逐漸提高學生的意志力。
3.采取按能力分組的訓練形式,針對不同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運動員,采用分層教學、小規模啟發及個別引導的辦法,激發和調動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與積極性。
4.比賽體現競爭,而競爭就是超越自我并戰勝自我。通過比賽來檢驗自己的能力。通過比賽則更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在愉快的比賽氛圍中,忘卻疲勞,達到積極練習的目的,有了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才能在學習中得到以苦為樂,樂在其中的感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講,這樣既達到了育體,又達到了育心的教學目的。
五、結束語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的目標之一。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是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充分地了解,并能在了解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思維進行改造和再創造,這樣,學生學習才有動力。學生只有形成了正確的認識,才會與教師的教學產生共鳴,才能結合自身練習和提高。教師也應抓住有利時機,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有目的的指導、鼓勵與激勵,不斷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才能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在耐久跑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加強意志品質的培養是初中學生所必備的良好心理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注意共性,還要注意性別差異和個性差異,有針對性地因人而異開展意志品質訓練。
參考文獻:
[1]王飛.影響高中女生800米跑成績的因素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8).
[2]王亞芳.淺析高校女生800米跑畏懼心理的原因及攻克方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7,(1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