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掌懷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學是在小學生物教學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對生物科學掌握能力。初中生物作為中考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初中時期學生學習的重要部分,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生物素養的培養。小學科學課程教學能夠為學生的初中生物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對生物學習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對將來提升學生的生物素養也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初中生物;小學科學;教學銜接
小學科學學習和初中生物學習屬于一脈相承,都非常重視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更多科學人才。但很多時候,初中教師的教學容易與小學教學內容課程重復,降低了學生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的探究學習。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將小學科學教學同初中生物學習有效銜接,構建生物學科系統的學習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下面我們對農村小學科學與農村初中生物教學銜接做詳細闡述[1]。
一、改革教學理念
為了全面實現初中生物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教學,教師要不斷加強對課程教學的重視力度,重視銜接教育工作。教師要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作出調整,并且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創新教學內容。新時代的教學應當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并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并且課程的設計還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也就是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而作出一定的調整。小學生的思維和初中生的思維具有差異性,因此教師一定要重點關注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隨著教學的深入逐漸將“灌輸式”教學轉換為知識的應用教學,且積極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要展開獨立思考,并且探究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科學教師和生物教師要充分熟知課程內容,并尋找課程內容間的共同之處,加強銜接階段的內容同化教育,全面推進教學銜接工作的順利完成。當發現有學生不能適應課程銜接時,就要依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合理安排學生做輔導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二、積極改變教學模式
初中生物教學環節應根據學生適應能力及時調整教學工作,將兩個階段的教學進行承前啟后式的銜接,并且在教學形式上也應當做出一定的調整。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生物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多樣化的課堂才能影響學生,使學生的思維變得開闊,并且在生物課堂中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就更應當做好小學科學與初中生物之間的銜接,并且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使剛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能夠及時得到轉變,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方法上,生物學教育始終注重學生對生命科學的思考,初中生物課程是在教育過程中一次系統化的提升,這就需要合理地搭建交流平臺,促進兩個階段的教師間積極交流教學方法,共同引進生動、趣味性強、拓展性強的實驗環節,在保持學生興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總結相關知識、梳理知識脈絡。因此,教師應當以標準教科書為主線方向,豐富各章節主題相關的課內外知識,及時整理并總結各種優秀的教參資料且從中提煉適用于自身當前所教授班級的方法。
3.重視加強科學與生物間的緊密聯系
教師應加強小學科學教學與初中生物教學的緊密聯系,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擁有良好的銜接意識。生物是初中教學中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一方面來講,小學階段所學習的科學課,就是為學生步入初中階段之后學習生物做準備,并且小學的科學課堂與初中的生物課堂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科學教材中的教學重要知識點,要依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將初中生物相關知識點進行升華,拓寬學生知識面,引導學生進行更深程度的課外思考,而在初中生物階段的教學中,應注意將知識點與小學科學相關內容進行回顧和銜接。小學科學與初中生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兩個不同環節。小學科學學習是重要的啟蒙課程,它的生命科學部分內容對學生升入初中校園,系統進行生物學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而提升了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結語
生物在初中階段是一門重要的學科,特別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下,重視小學科學與初中生物學的銜接,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生物教學中,通過轉變教師教學思想,積極改變教學模式,重視加強科學與生物間的緊密聯系,推動初中生物課程在小學科學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提升,加強學生的知識體驗,使其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完成小學科學教學向初中生物教學的完美過渡[2]。
參考文獻:
[1]趙榮春.淺談小學科學教學向初中生物教學過渡的意義及銜接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26):107-110.
[2]張玉雙.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科學與初中生物學銜接研究[J].新課程研究,2020(30):91-92.
注: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規劃課題“農村小學科學與農村初中生物教學銜接的研究”(課題立項號:BY[2020]G133)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