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清
摘? ?要:高職院校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實訓室作為高職院校的重要教學場所,需要加強建設、加強利用率,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動手能力。當前的高職院校實訓室利用率明顯不足,嚴重阻礙著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不利于高職院校學生為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本文我們針對高職院校工程測量專業實訓室利用率提升策略進行詳細探討,尋求實訓室利用率提高的合理辦法,希望能給高職院校領導及相關教師帶去啟發。
關鍵詞:高職院校? 工程測量專業? 實訓室利用率? 提升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3(c)-0201-02
工程測量是工程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在建筑施工中占據重要位置。在建筑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高職院校應當緊抓工程測量專業學生的教學工作,切實采用合理手段加強實訓室利用率,以此來加強工程測量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給予學生全方面學習幫助。高職院校應當結合自身及實際情況和人才培養方向,探尋出一條符合教學要求又滿足學生需求的實訓室利用率提高路徑,切實促進本校工程測量專業學生成才。
1? 工程測量實訓室利用率提升必要性
1.1 學生技能發展要求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目的是幫助他們扎實掌握一項技能,對學生日后步入社會就業有好處。而在以往教學中,常常過于重視理論教學,而嚴重忽視了實踐教學,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提升[1]。而工程測量專業又是一門以實踐性教學為主要環節的課程,對于專業測量專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著過高的要求,實訓室的建設初衷就是提高各個專業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如果利用率偏低會拉低實訓室教學功效,不利用實訓室展開教學更是將實訓室擺放在了形同虛設位置上,大大浪費了教學資源,更不利于專業測量專業學生提高競爭力,不利于專業測量專業學生日后更順利就業與展現個人價值。
此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全面性教學,也可以協助學生在實踐中驗證理論知識,在理論知識學習下更好展開實踐活動,是加強工程測量專業學生知識掌握牢固的關鍵過程,還能間接地讓學生在親身實踐過程中提升自信心與成就感,能較好的培養學生核心職業能力,為日后的就業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讓學生更能適應日后崗位,而這一切的好處均建立在實訓室利用率上升前提下[2]。實訓室的室內訓練有利于避免天氣環境的影響,從而讓學生更安心、更舒適的進行實戰演練,只有長此以往的堅持訓練,方能發揮較大教學功效,方能讓工程測量專業學生真正受益。
1.2 教師教學迫切需求
高職院校的發展根本目標是培養技術性人才,想要將眾多學生打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新型人才,教師的壓力可想而知,而這也間接的增多了教師教學壓力。實訓室的建設與利用,就是分擔教師壓力的存在,更是協助教師展開多元化教學工作的重要工具,能夠確保教學質量、教學成效。實訓室的利用率提升不上去,會嚴重導致學生無法深刻體會、吸收專業知識,使得學生思想及實際行動產生滯后性,遠遠落后于教學開展進程,這是違背教學目標與教學標準的。此外,實訓室利用率的偏低,還會加重教師教學負擔,使得教師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論知識講解、學生問題解答環節上[3]。由此可見,教師對實訓室利用率提升的心態是迫切的,實訓室利用率提升也是教師所希望看到的。
2? 提高實訓室利用率的重要意義
2.1 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技術性人才的培養除了理論知識灌輸,還需要實踐練習加持。工程測量專業作為一門重視實踐能力的科目,需要高職院校積極開發實訓室資源,引導工程專業學生參與到實訓室練習中,以此來培養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通過提高實訓室的使用率來逐漸提高教學質量。實訓室教學中,教師可以模擬場景、帶入理論知識,使得實踐教學彌補理論教學不足,摒棄理論教學中的枯燥與乏味,進而增強學生感性認知、專業知識認知,加強職業敏感性與責任心,在實訓室練習中充分認知測量重要性,培養一絲不茍工作態度,切實為日后工作打磨實踐基礎[4]。此外,學生還可以在實訓室實踐中做到學中做、做中學、做中創新,扎實理論基礎的同時扎實了實踐基礎,較好地地將腦中知識轉化成了手上行動,對于工程測量能夠有新的感受與領悟,提升個人價值,為日后更好適應崗位要求、展現個人價值埋下伏筆。
2.2 是資源、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
提高實訓室利用率,從另一個層面看是院校資源得以充分利用,院校提供給學生的內在資源得到合理配置,間接的反映了院校在實踐教學中的管理水平。良好的教學資源如果不借助較好平臺進行有效利用,是一種浪費行為,更是一種管理上的失誤。實訓室雖然是教學中的一個特殊環節,但也是整合院校資源、集中利用資源的關鍵場所,能夠從側面反映管理、教學問題。所以,提高實訓室利用率不是一個看似單一目的的舉措,更是充分利用資源、加強管理的有效舉措,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具有深遠意義。
3? 高職院校工程測量專業實訓室利用率提升具體策略
結合以上論點不難看出,實訓室對于高職院校工程測量專業學生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存在,能夠培養并提升工程測量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想要切實提高實訓室利用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實訓室規劃階段準備
想要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還是要從實訓室初期規劃階段入手,切實為后期高利用率做準備。因此,在院校投入較多資金支持前提下,設計多項建設方案,酌情篩選合適、合理、合情的方案進行認真落實,需要做到的有幾點。首先,實訓室的建設初衷與設備購買都需結合院校教學、經濟情況,使得設備購買齊全又不浪費,較好滿足工程測量專業學生的練習需求。在此基礎上還要體現實訓室專業性、美觀性、超前性和實用性,切實符合高職院校教學要求;其次,還要考慮院校專業規劃建設、教學任務與教材編制等多方面要求,讓實訓室滿足不同要求,提出切實可行方案,切不可盲目、過急的開展實訓室建設,還要考慮院校自身實力,做到量力而行;另外,還要全面考察實訓室的整體協調性,充分調研院校專業種類、訓練內容與教材內容,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服務,滿足不同教學目標的需求,提供配套服務,切實為理論教學提供拓展練習幫助。然后,需要高職院校創建院校品牌,打造特色實踐教學,為實訓室打造成功奠定基礎;最后,還需為實訓室教學配備專業實踐教師,聽取專業教師建議來完善實訓室功能,還要邀請企業專業與其他院校教授來校把關,切實為實訓室規劃、建成提出合理化建議與意見,增強實訓室與學生就業、工作內容貼合度,為工程測量專業學生盡快轉型為社會有用人才提供幫助。
3.2 實訓室使用階段措施
實訓室使用階段是提升實訓室利用率的重要階段,只有抓好使用階段管理,才能逐漸提升實訓室使用效率,需要做到幾方面內容:首先,整合專業課、教學模塊化、教師專業化、學生謙虛化,在提高實訓室利用率方面起到較好影響。遵循這項原則基礎上,讓教師更順利教學,使得學生全力配合教師工作展開實際操作,加強了師生交流與合作,學生秉持謙虛心態來踏下心練習,可以充分利用好實訓室資源,展開實踐能力提升[5]。此外,還需要在課程上下功夫,實行駕證式考核,將考核內容明確分為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理論部分學習和考核在課堂,實踐部分學習和考核放在實訓室,增強教師和學生對實訓室應用的重視,也間接加強教師實訓室教學力度和學生學習動力,使得實訓室合理被應用,在考核中發揮積極作用。之后,還應將教材模塊化教學,教師精心設計單項課程與多項課程的實訓課教學策略,明確教學任務、要求和考核辦法,需要相關教師結合教學實情、學生能力設計一系列教學、考核措施,促進學生學習、交流與合作;同時,要積極展開各類競技比賽和培訓活動,使得工程測量專業學生扎實業務基礎,在競賽中了解自身實力也加深了解對手情況,做到揚長避短、查漏補缺,積極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切實提高競爭水準。此外工程測量專業學生還需積極參加到建造師培訓課程當中,不斷鞏固理論基礎,積極參加建筑類證件考試,提升自身價值;與此同時,高校還應承接對外加工業務,微區域經濟服務,積極在校內開展工學結合,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成效,學員支持并鼓勵校內實訓室與外界企業達成合作、促成交易,承包一些對外加工業務,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一次重要的嘗試,對當地經濟發展也起到積極影響;最后,院校還應積極和校外企業促成交流與合作,積極舉辦各類與實訓內容相關的校企合作活動,為企業篩選專業人才,也給校內學生提供進一步驗證自身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公眾平臺,為工程測量專業學生帶去實質性的幫助。
3.3 實訓室管理階段辦法
想要將實訓室的利用率提升最高,還需一套合理、科學的管理措施來引導和制約,高職院校需結合工程測量專業特點及學生培養方向,切實制定一套全新的實訓室管理制度,落實教師實訓室教學責任、強調學生實訓室學習重任,對實訓室的一切器材保護進行詳細說明,還要對班級利用實訓室時間做到合理安排,使得實訓室利用率得到提高。這些制度可以較好的約束教師、學生行為,還能更好的貼合教學展現更精準的服務,為實踐教學提供了強有力保證,也為實訓室利用率提升奠定了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實訓室作為高職院校中的重要教學場地,需要合理利用、充分開發,積極制定并落實提高利用率的有效策略,秉承實訓室與理論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工程測量專業學生進行全方面培養,促使工程測量專業學生提高理論基礎、提高實踐動手能力,不斷提升工程測量專業學生的個人價值和社會競爭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工程測量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英會.高職工程測量專業群建設實踐與思考[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0(3):27-29.
[2] 曹志芳.以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改革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7):272,274.
[3] 郭榮中.對接職業崗位的高職院校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18):204-205.
[4] 彭文.高職院校考試問題改革問題及思考——以《水利工程測量》課程為例[J].綠色科技,2019(5):240-242.
[5] 張亞,謝忠俍,王濤.高職院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地理空間信息,2019,17(2):120-1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