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巍 虞蓉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黨組織必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嚴把大學生黨員發展的政治標準,切實提高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因此,本文就高校發展大學生黨員如何突出政治標準,嚴把大學生黨員發展政治關,從“四個體系”建設(入黨政治考評體系、覆蓋全過程的教育管理體系、考察評價體系、黨員發展制度和程序體系)進行頂層設計,切實提高發展大學生黨員政治關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黨員發展;政治關;高校
1 嚴把高校黨員發展政治關的必然性
1.1 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黨員發展工作提出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黨員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在高校黨建工作上,首先要把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做好,這也勢必對新時代高校黨員發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嚴格按照十九大提出的要求規范黨員發展工作,從“入口關”保證高校黨員隊伍的政治純潔性。2018年7月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嚴把發展黨員入口關,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對那些政治上不合格、想混入黨內撈好處的人,一個都不能要。”作為高校要緊跟中央的步伐,嚴格按照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全面從嚴治黨,嚴把大學生黨員發展的政治標準,切實提高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1.2 嚴守黨員發展的政治紅線是高校的使命擔當
時代呼喚高等教育有新的作為,高等教育能夠發展好,一流大學,一流學科能夠堅持關鍵在黨的領導,在于黨對高校的絕對領導,在于高校內部各級黨組織對高校的絕對領導。高校黨員發展數量大,規模大,相對于社會其他部門在黨員發展與黨員考察上存在諸多的優勢,入黨積極分子思想素質相對較高,高校黨組織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相對較容易。但是高校黨員發展一定要時刻把握政治這條底線與紅線,黨內的政治生活是具有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的。在高校,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考察的首要因素與最后底線就是政治傾向,如果不把握住政治這條底線與紅線,那么高校黨的肌體就會受侵蝕,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會喪失,就會喪失掉黨組織在高校的人心和基礎。
2 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想信念缺失,政治標準不嚴
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是社會客觀現實的要求。隨著社會主義改革的不斷發展,社會的變化或一些問題和矛盾會對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產生重要影響。現實生存的競爭壓力使“功利主義”對一些大學生黨員產生不利的影響,使他們更關注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改革事業,而對政治教育、政治活動缺乏熱情,沒有站在講政治的高度,進行高標準的自我約束,對社會政治生活的參與與否,以及采取何種參與方式都直接以其自身利益為衡量標準。北京科技大學黃武南應用 spss 統計軟件,分析發現北京市高校學生入黨原因方面,“有 38.9%的人選擇更好地為黨和人民做工作,而有 31.5%的人認為入黨可以在畢業時找個理想工作,17.0%的人認為入黨能在評獎評優時特殊加分,影響學生鑒定上的德育評定。后兩者相加占到被調查人數的 48.5%,另有 10.3%的學生認為看到周圍人入黨,隨大流”。
2.2 發展規范不夠,監督管理不實
黨員發展過程漫長,程序繁多,發展過程中因主客觀因素會出現不規范現象。主要表現在:一是基層黨支部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考察不夠。二是黨員發展材料不夠齊全、規范。有些基層黨支部對上報的入黨材料審核不嚴,存在漏、補材料的現象。三是發展前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做得比較簡單,沒有廣泛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聽取周邊同學或相關教師的意見。四是政審過程較長,缺乏時效性。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也沒有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直接影響到黨員發展的質量。
3 準確把握高校學生黨員發展政治標準的科學內涵
在新時代背景下,從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實際出發,嚴把大學生黨員發展的政治關,保證發展的大學生黨員質量,建設信念堅定、作風優良、作用突出的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辦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任務和根本工作。現今,共產黨員政治標準被賦予新的內涵:一是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勝的政治信念。二是具有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立場。三是具有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一致的政治觀點。四是具有積極響應黨組織的各項號召,積極參加各項有益活動的政治覺悟。五是具有一貫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的政治品格。六是具有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治態度。七是具有堅決服從組織決議和組織分配的組織觀念。八是具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入黨動機。九是具有在本職工作、日常生活等各方面都力爭上游并取得良好成績的精神風貌。十是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4 加強嚴把高校學生黨員發展政治關的頂層設計
(1)構建嚴格的入黨政治考評體系。大學生黨員發展政治關考評體系至少應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政治理想信念標準、政治立場觀點標準、政治覺悟品德標準、政治追求作風標準和責任紀律意識標準。政治意識強不強、理想信念是否堅定,是否能堅守正確的政治觀點和政治立場,是否具有清醒的政治覺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否對黨忠誠、具有過硬的政治作風,是否能嚴守紀律底線、強化責任擔當,這些都是每個大學生黨員的必備品質。
(2)實行覆蓋全過程的黨員教育管理體系。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做好早期教育與培養。注重在大學生入學時進行入黨啟蒙教育,在低年級大學生中發現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關注高中階段就積極要求進步的學生,了解他們的狀況,做好銜接、培養以及考察工作。二是做好全過程管理與培養教育。根據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轉正等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和每個人的思想狀態,設計不同的培養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有針對性的做好管理與培養教育,建立檔案,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與培養教育。三是創新培養教育內容。要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不同的培養階段,創新培養教育內容,建立全面培養教育體系。在培養教育的過程中,強化“黨員意識”教育,“榜樣模范”教育,“榮辱憂患”教育,“實踐鍛煉”教育。通過情景教育模式、案例教育模式、雙向互動模式等,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客觀性、科學性和時效性,讓大學生通過培養教育,認真自覺用黨員標準約束自己,磨練思想作風,牢固樹立黨員意識,端正入黨動機,實現思想上入黨的目標。
(3)建立完善的黨員考察評價體系。建立并完善大學生黨員發展政治關考察評價體系,力求做到“四結合”:一是政治標準與工作學習相結合。大學生黨員發展政治關具體化的最根本、最核心、最關鍵的是政治標準。二是自身要求與作用發揮相結合。作為大學生黨員,必須是對自身嚴格要求,時刻牢記自己的政治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在自身素質上體現先進性,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三是短期行為與長期表現相結合。在考察評價中,要堅持長期考察,普通大學生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轉正的各個階段,如何提高思想認識、增強素質能力這是一個持續終身的命題,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四是觀察了解與重點談話相結合。做到多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考察評價。
(4)健全規范的黨員發展制度和程序體系。發展大學生黨員工作必須堅持以下四點:一是嚴格組織監督制度,建立內控體系“考察鏈”。成立基層黨組織“考察團”制度,著眼于增強黨員發展工作力量。基層黨組織整合校內外資源,把企業導師、關工委成員、學院優秀黨員導師納入“考察人員庫”,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圍繞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全方位做好審查工作,特別是政治關審查。二是完善黨團考察程序,加強監督體系“考察鏈”。黨團組織應在考察對象列為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轉正等各個重要節點,通過完整、充分地考察,對考察對象作全面客觀的評價。同時,還要加強群眾監督,通過個別談話、開組織生活會等形式,廣泛征求聽取意見。三是執行公示發展制度,擴大黨員發展民主“考察環”。發展黨員公示制度是黨建工作民主化的重要體現,也是高校發展黨員工作的普遍做法。通過公示發展對象讓群眾監督,擴大黨內外民主,建立健全評議制度。四是建立黨員評議及退出機制,暢通黨員出口“考察環”。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優化黨員隊伍結構”。這是保證黨員隊伍生機活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舉措,給新時期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與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就是高校黨組織要建立黨員評議及退出機制,在黨員發展管理的過程中執行有進有出。在黨員發展的每個階段建立“出口”,對不合格黨員要批評處理,責令整改;對不履行黨員責任義務、不堅持入黨誓言的,可以延長考察期或者給于處分;對嚴重違紀的,堅決予以清除出黨。
高校黨組織的黨員作為高校黨組織的決定性內因,高校黨員素質高不高,能力強不強,立場堅定不堅定直接決定了整個高校,甚至高校所在地區學術圈的整體政治氛圍。所以要時刻把握住這個內因,牢牢把好高校黨員發展工作這個政治“入口關”,高校黨組織內的教職工、學生黨員,學習態度端正,學有所成,把良好知識分子隊伍發展到高校黨組織內部才能保證不負新時代對高校發展,對高校黨員發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 黃武南.高校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現狀及改善對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80).
[2] 郭新,李小倩.試析共產黨員的政治標準[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6).
[3] 鄭永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