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力度在一步步深入,小學語文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小學階段是奠定良好基礎的重要階段,在教學時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感知力,融入進了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教學提倡的是讓整個課堂充滿樂趣和歡樂。和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更能夠自主融入到課堂中來,從原本的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這對于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著積極的意義。而適當結合課外閱讀,則可以讓學生疲累的學習心理得到緩解,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本文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進行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8-0013-01
【本文著錄格式】杜高升.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課外語文,2020,19(18):13,16.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奠定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階段,學校也是想到了這一點,給學生安排了比較多的課程,使得學生學習任務較多,壓力繁重,學生長時間處于神經緊繃的狀態。然而,這種模式并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課外閱讀融入語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處于放松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生的思維體系、知識系統都處于開放狀態,對于語文知識的吸收更有效。
一、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在學習方面還會受到年齡和智力的限制,而他們也沒有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在上課時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需要關注學生的性格、行為特征,結合課外閱讀。語文課堂本身是比較枯燥的,這更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就必須引入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某一樣東西產生興趣之后,才會將注意力聚集過來,變被動為主動,主動投入進學習中來,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在上課時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即使是集中了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在課堂上教學時,教師必須要打造一個適當的氛圍,從而讓學生可以產生興趣。課外閱讀是否可以順利實現,和學生、教師有著很大的關系,因為在課外閱讀時,學生是主體,而小學生必須在教師的引導下才可以進行課外閱讀。當學生在養成自主閱讀習慣之后,不僅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有幫助,對其余學科的閱讀以及生活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掉,漸漸地會成為學生根深蒂固的一種習慣,對于小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很大的支持作用。
(三)豐富學生知識體系
課外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量,因為學生在閱讀時可以獲取到很多新的詞匯、表達手法等,當學生在進行寫作時,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汲取到的知識來完成寫作,打造一篇高水平的作文。在實際的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成語或詞語的積累量也會有所增加,當面臨寫作時,學生不再有懼怕感,反而會愛上寫作,因為寫作可以證實他們的課外閱讀效果。為了讓學生可以在養成課外閱讀習慣的同時,又補充知識體系,教師就應當選擇一些和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素材引導閱讀,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效。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結合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升語文素養
教師在融入課外閱讀時,必須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在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之后,即使沒有教師的監督也會自主進行閱讀,這樣一來,教師教學起來比較輕松,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容易。教師需要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有著比較強的模仿能力,教師要將這一特征作為教學切入點,在日常教學中多向學生講解古代名人的優秀事跡,并鼓勵他們多閱讀名人書籍,從書籍中吸收到更多的知識養分。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是生活中接觸比較頻繁的人群,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甚至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對于學習的認知。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應當增強和學生的交流溝通,并在交流時多使用一些課外書籍上的經典語句,以此來增強學生對于課外書籍的閱讀興趣 ,時間一久,學生甚至會模仿教師說話,這樣一來,更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創造閱讀環境和氛圍
為了使得小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可以為他們打造一個有效的閱讀環境,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有著很大的烘托作用,如果說學生長期處于一個文化氛圍之內,就會慢慢被感染,融入進學習中來,這種促進手段是顯性的。學生可以在日復一日的熏陶中被課外閱讀氛圍包裹,從而產生課外閱讀的長久興趣。為了促進學生課外閱讀質量的提高,教師可以將校園中學生每天能看到或接觸到的設備進行裝飾,多以插圖和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一般,像這樣的情況,學生第一眼會被圖畫所吸引,然后,在圖畫的誘惑下,學生會去對文字進行閱讀,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自己會去主動閱讀課外資料,從而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及習慣。當教師在對某知識點進行講解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斗志。興趣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建立的,一旦學生對某樣事物產生好奇,就會想著通過查詢或閱讀等方式加以了解,從而消除自己的好奇心,課外也是一樣。教師在對知識點進行講解之后,可以提出疑問,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找尋答案,當學生的答案得到認可后則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閱讀斗志。小學生有好勝心理,當看到其他同學被教師夸獎時,他們也希望可以得到教師的表揚,因而漸漸投入到課堂中來。
(三)傳授學生課外閱讀技巧
教師除了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還必須傳授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技巧,如果說學生單純具備了閱讀興趣,卻沒有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那么也是事倍功半的。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上結合課外閱讀,教師必須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告訴他們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教師可以傳輸給學生略讀、朗讀等多種方法。略讀就是當學生在對某一內容進行閱讀時,對于自己需要了解的內容著重關注,其余內容則可以快速瀏覽,在閱讀時不發出任何讀音,也不轉移視線。但是,這種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小學生本身就很難將注意力集中起來,該方法就顯得更有難度一些。相比之下,朗讀更適合小學生,通過朗讀學生可以對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快速掌握閱讀技巧,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明確正確的閱讀手法,學會自主閱讀,最終養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小學生的思維邏輯還沒有發育完全,在閱讀時可能效率會達不到教師的要求,這時,教師切勿批評學生,課外閱讀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需要循序漸進加以施教、引導,才能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課外閱讀,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語文素養、創造閱讀環境和氛圍以及傳授學生課外閱讀技巧等策略,來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并漸漸達到小學語文教學所需。
參考文獻
[1]臧貝貝.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9(35).
[2]朱晨來.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9(36).
[3]姜木仙.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