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雄
摘 要:每一堂成功的數學課程都離不開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課堂導入要注意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所要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能愛學、樂學。課堂導入的主要作用在于激發學習愿望,增強求知欲,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自覺性,引導他們自覺主動地迎接新知、探求新知、理解新知和運用新知。
關鍵詞:初中數學;導入法;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過程,選擇最優的教學系統結構是開展系統教學的關鍵之處,教師須著力于進行課堂教學結構的探索,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整體優化。課堂講授是一堂課的主體部分,而課堂講授的導入是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的關鍵。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導入新課,筆者就此問題,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簡要介紹幾種常用方法。
一、復習導入法
數學知識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表現出極強的系統性。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發展和延伸。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導入時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體的做法是:以學生已有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通過提問、練習、板書等教學形式,提供新舊知識的聯系點,從“舊的”過渡到“新的”、從“已知條件”探索“未知的新知識”,既鞏固了舊知識,又為學習新知識做了鋪墊。
例如:在講授等邊三角形的新授課時,通過復習鞏固等腰三角形的邊、角、特殊線段(三線合一)來引入,兩腰相等為等腰三角形,那么三邊都相等,即等腰三角形的底邊和腰相等時,三角相等?高線、中線、角平分線有什么特征。
二、類比導入法
類比就是當兩個對象都有某些相同或類似屬性,而且已經了解其中一個對象的某些性質時,推測另一個對象也有相同或類似性質的思維形式。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的特性想到與之相似的另一事物的共同特性。
例如:在教授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時,我們可以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類比,如從三角形的邊、角、特殊線段及其特殊線段引發的性質特征;講授四邊形的性質時類比三角形的性質都可以從邊、角(內角、外角)、特殊線段入手。
三、現身導入法
現身導入法是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知識,發現真理。
例如:在講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時,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的三角板,親自摸著30度角、它的對邊、它的鄰邊、它的斜邊,找出他們的關系,都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
四、疑問式導入法
疑問式導入法是根據中學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根據已學內容,一上課就給學生創設一些疑問,創設矛盾,設置懸念,引起思考,使學生對本節所要學習的新知識產生迫切學習的濃厚興趣,誘導學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種方法。
例如:在講授飲馬問題時,將軍從草場出發,到河邊飲馬,再回軍營有一條最短的路,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說明最短路徑?
五、演示導入法
演示導入法能使學生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演示形象、具體、生動、直觀地看出知識的聯系掌握知識。
例如:在軸對稱的概念導入時,教師課前準備好一個圓形圖紙,在課堂上進行裁剪對折,將一個寫有中字的紙條進行對折,重合部分和對稱軸便能直接看出。
六、直接導入法
直接導入法是一上課就把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的一種方法,開門見山緊扣教學目標,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誘發探求新知識的興趣,使學生直接進入學習內容。
例如:在講授三角形的概念導入時,直接要求學生,打開教材觀察圖形,朗讀教材中三角形的概念更有利于學生形成這一概念。
七、數學史導入法
數學史引入法是指在講授數學概念、定理、方法時,首先給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的、有趣味性的數學家的傳記故事或數學史實史料,從而趣味導入新課的一種方法。
例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圓周率“π”的新課引入時,向學生介紹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故事、祖沖之的實際,也可以介紹我國古代的數學家,并介紹其發現的艱苦歷程,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價值情懷。
八、生活事例導入法
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簡單現象包含許多數學知識,采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入新課,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會覺得親切具體,使學生從生活中的事物、小常識出發,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數學現象,尤其是對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
例如:在學習商場打折問題時,教師就可以把真實的打折的照片、商場揮淚大甩賣的圖片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有真切感,學習課堂之后會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經濟現象有一個科學的認知。
九、創設情境導入法
情境導入法指的是教師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創設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新知識有關的情境中,觸發學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從而激發學生思維和興趣,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講《圓錐的表面積》時,可以創設一個讓學生自主操作、表現的情境:怎樣做一個小丑帽?學生在拆開帽子的動腦動手過程中發現了圓錐表面積的組成部分,并通過結合教材內容探究總結出圓柱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十、趣味性實踐導入法
趣味導入就是把與課堂相關的趣味知識導入到新課內容中來,通過學生們當前最感興趣的內容導入,引發思考,讓學生覺得自己所接觸的感興趣的事物都與數學相關。
例如:在講輪船觸礁問題時,用“黃忠開大”導入課題,以黃忠為圓心周圍18海里范圍內,只要經過都會得打到,能不能被打到,只需要考慮到黃忠的距離是否超過18海里。一提到王者榮耀,學生眼前一亮,頓時精神就上來了,有趣且容易接受。在講授乘方的意義時,采用趣味導入法,a的平方表示2個a相乘,那么小李的平方可以表示為什么呢?
十一、游戲導入法
游戲式導入是用做游戲的方式引出所要學習的內容,其主要特點是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游戲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特別是靈長類動物學習生存的第一步。
例如:在講授26個字母有幾個是軸對稱圖形時,讓學生按順序起立,一位同學代表一個字母,第一位同學起立時說:“我是字母A,我是軸對稱圖形,我有一條對稱軸”,第二位同學起立回答“我是字母B,我是軸對稱圖形,我有一條對稱軸,”第三位同學以此類推……直到第26位同學,表示軸對稱圖形的同學保持站立,不是軸對稱圖形的同學坐下,最后站立的學生通過報數的方式,即可以得到26個字母中,軸對稱圖形的數目。學生不僅能迅速融入學習過程,更能聯想到每個字母的對稱性,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知識點,同時利用“傳遞字母”游戲,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提高許多。
十二、簡筆畫導入法
簡筆畫在幼兒園及小學教育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學數學課堂上同樣適用,它生動有趣,可以將學生的無意注意迅速轉換到有意注意。
例如:在圖書館工作中途請假走人問題中,可以畫火柴人表示整個過程;在飲馬問題,作了對稱點和另一個點的連線之后,講到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很多同學會誤以為將軍已經過河到對稱點處。這時可以用火柴人表示最短路徑,將軍走過的路程。
結語
導入新課是數學教學及教學設計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和關鍵。教師在平時的備課和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注意結合自己的授課實踐情況,積極思考探索發掘,設計出小巧靈活、適合所教學生及所教內容的導入新課方法,為學生量身打造、私人訂制最適合的課堂導入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入新課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關鍵性作用。教師需要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調整教學導入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最大興趣,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方波.數學課的導入方法淺談[J].讀寫算(教研版),2014(08).
[2]李正.淺談中學數學課題導入方法[J].文學教育(中),2017(04).
[3]李文章.淺談初中數學課的導入藝術[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B),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