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云飛
摘 要:在朱永新教授提倡的新教育實驗中,閱讀是一種最為基礎的教學手段,是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教師可主要通過研究、探索新媒體手段與教育教學的融合,通過創建班級微信公眾號,搭建起師生共讀、共寫、共成長的平臺,積極踐行新教育中“營造書香校園”等實驗行動,通過晨誦、午讀、暮省、師生共寫隨筆、親子共讀等方式來落實閱讀,扎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新教育;語文素養;中學生
對于中學生而言,閱讀素養的培養不僅僅限于校園或是課堂,它更需要在家庭及社會的各個層面中去訓練和提升。中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將閱讀放在最基礎的位置上,從閱讀動機、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自信等多方面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使教育回歸本真。因此,教師必須在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橋梁—班級與課堂中,尋找新教育實驗和自己教育教學的契合點,更好地推廣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
2017年年初,朱永新教授發起了以教師發展為起點,以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等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民間教育改革行動—新教育實驗。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落戶蘭州,并由我所在的蘭州市第三中學作為蘭州實驗區的牽頭學校。在新教育實驗中,閱讀是一種最為基礎的教學手段,是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本文主要基于此教育理論,以新教育十大行動中的“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家校合作共建”為指導,嘗試在自己的班級和課堂開展了一些提升中學生閱讀素養的實踐活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就在新教育實驗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談談自己的經驗。
一、從硬件投入和制度保障方面為學生的閱讀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充分的閱讀體驗中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是“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新教育實驗中倡導的營造書香校園,旨在以“閱讀”為核心,讓“讀書成為一種享受,一種校園文化,一種生活狀態”的理念與語文課程標準是一致的。為了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和新教育實驗中提倡的理念,教學過程中應該切實通過大量而有效的閱讀來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主要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是加強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教學離不開環境的營造。對于學校來說硬件設施是否完善直接影響我們的教學效率。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更是如此,校園內的圖書館建設、教室閱讀圖書建設、校園閱讀場所建設等都直接影響我們的閱讀教學效果。因此,為提高閱讀教學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硬件設施建設。我們應當投入大筆經費,切實增加學校的圖書擁有量,并在教室、樓道、花壇周圍等地增設書架、書柜、閱覽桌椅等,以方便學生在課余時間隨時隨地能讀書,能有書讀。
二是專門開展“晨誦、午讀、暮省”閱讀實踐活動,明確規定閱讀的時間、內容、數量等。其中晨誦重在誦,初識文章,進而理解;午讀則要帶有自己的認知,由認知轉入問題的生成;暮省則更注重的是學生就問題進行探討,提倡學生有自己獨創性的思考,以培養其分析能力與批判意識。上述閱讀活動的開展和堅持,既能夠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又能夠給學生創造許多交流與展示的機會,學生在每一次的閱讀分享中興趣得以被激發,思維得到了碰撞,既鍛煉了口才與能力,也營造出一種健康時尚的閱讀氛圍,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逐漸得以提升。這些閱讀活動的開展,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學生的知識面更加開闊,思考分析問題更加深入,表達能力顯著提高,語文素養得到了整體性的提升。
例如,我班在學校晨會上的晨誦作品配樂詩朗誦《古風今韻歌春天》,受到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在去年城關區中小學藝術節比賽中,我班推送的話劇《閱讀點亮人生》以精巧的構思和精心的編排,豐厚的主題和出色的表演,獲得了二等獎;還有多名學生在全市征文比賽中獲獎;我們蘭州三中也被市教育局評為首批“書香校園”之一。這些成績的取得,均離不開書香校園主題活動的大力推行,更離不開我們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注重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讓學生在充分的閱讀體驗中培養語感,積淀知識,堅持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為基礎的多方位探索與嘗試。
二、注意發揮新媒體的作用,以豐富多樣的形式為學生語文素養展示與提升創造條件
眾所周知,現如今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等均離不開網絡和數字技術的支持。這些新媒體技術以其傳播速度快、操作方便、不受時空限制、易于交流和共享等優勢,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青睞。在這種大環境的支持下,閱讀教學也應加強新媒體的利用。我們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充分利用校園內外的網絡資源優勢來實現學生閱讀活動與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深度融合,思索新媒體對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宣傳力度的積極意義。
在諸多自媒體形式中,我最終選擇創建了一個班級微信公眾號,在其中開辟了若干個欄目和主題帖窗口,并安排幾個責任心強、動手能力和語言文字水平較好的學生專門負責該微信公眾號內的內容更新和日常維護,組織全班學生定期分享大課間閱讀剪影、寒暑假讀書筆記、旅行日志、研學筆記、云飛老師教育日志、美文朗誦、好書推介等,以豐富多樣的形式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創造條件。我們通過不斷豐富和更新班級公眾號的板塊內容,展示了大家的閱讀成果,激發起了學生閱讀的熱情,讓閱讀逐漸成為了大部分學生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學生為了盡可能多地在班級微信公眾號里展示自己的收獲和才華,便如饑似渴地閱讀大量的書籍,一步步走進書里,走近經典,走向優秀。在此不經意的溝通、交流、分享過程中,學生收獲了經驗、收獲了信念、收獲了知識、也收獲了力量,不僅起到了廣泛宣傳班級文化的作用,更是將學校、學生、家庭緊緊地聯結在一起,讓學生在享受閱讀的同時,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收獲著生命變化的喜悅與感動,自然而然地凈化了心靈,提升了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