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勝
摘 ?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雖然格外看重對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但是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很關注,無時無刻不在強調提升教育的同時也要提升身體素質,在小學活動中大部分學校都是通過體育課給學生分配鍛煉時間,教導小學生如何在體育中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本文擬從小學體育教學的角度,分析如何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成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a)-0094-02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人們越來越發現教育事業中的突出問題——學生心理素質的綜合發展得不到重視,基于這個現狀許多老師開始著重從學生的心理情感態度進行教學,不斷優化課堂內容和教學方式,再加上小學作為一個對未來發現起著重要奠基的階段,必須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絕對重視,所以,心理健康融入教育是一種客觀要求。
1 ?小學體育教學開展的現狀分析
雖然素質教育的日益成熟和完善讓學校領導和老師認識到了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是根本意義上的問題仍然存在,新形勢下迎合時代特點做出改革是重中之重。
1.1 教學重點偏差
現階段中小學生體育教學雖然得到了應有的重視,但是老師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受教育觀念仍然存在重點偏離的問題,大部分老師都過于看重學生在體育課上能不能讓身體動起來,以及每次體育考試之后學生的成績體現,老師盲目于用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這就是教學理念的最大偏差。當今我國素質教育包含體育在內都是為了讓學生能有更好的綜合發展,而不是為了本專業的自主發展。再有就是,老師固執地把學生綁定在教學活動這個范圍中,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心理發展,這樣的被動教育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那么小學體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會適得其反。
1.2 教學方法落后沒有與時俱進
通過對我國體育教學的現狀調查得出結論,普遍的大班教學和籠統式教學缺少了對學生個性的發展,體育老師在教學中總是針對一項活動進行反復訓練,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沒有創新性的改變,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無法得到意志力、情感調整的鍛煉,而且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沒有得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要對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鏈接活動可以說沒有起到一點效果。
2 ?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作用與實施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單單是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口號,更多的是為了讓學生在一個安逸、自由的氛圍中獲得心里情感上的成長,當然也是從小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步驟。
2.1 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作用分析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出發點就是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讓學生能有更好的發展,為他們的美好前景做鋪墊,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其次,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讓他們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練就臨危不亂的心理能力,而且體育教學是圍繞班級這個集體展開的,既然是一種教學活動那么活動中就少不了沖突,小學生之間的沖突雖然簡單卻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個時候恰當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引導學生朝著疏解矛盾的方向發展可以保證學生的心理得到積極的教育。除此之外,心理健康在小學生的成長中不能單單作為一種教育技能,它更看重的應該是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對現實生活的促進意義,讓學生遇事更加冷靜,養成一種淡定自如的情感狀態,能夠合理有效地調節自己的情緒。
2.2 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的地位日漸顯露,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想要培養更健全更優秀的學生必須要注重對其心理健康的教育,這也是我國培養優秀人才儲備的必要步驟。由于我國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長過于寵愛孩子,導致怕吃苦、勞動力差、心理建設不強、沒有團結意識等問題在小學生身上頻現,那么想要改善這一現狀就必須依靠學校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推動教育效果不斷發展的同時讓學生的心理素質和人格魅力得到有效提升。
3 ?小學體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
3.1 革新老師的教學理念,豐富體育教學方案內容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都把教師當成了發揮教學效果的重點,所以過度注重老師以至于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重視和提升,現代教學方式應該改善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當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老師首先要認識到在小學體育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據體育活動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設計相應的教學程序,從以注重學生的體能訓練和活動參與度適當地轉移一點到學生的心理教育上,通過豐富教學活動的內容讓學生對體育活動中可能會出現的意外情況應對措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在面對緊張情況的時候應該怎樣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做正確的情感態度培養和心理疏導,更有效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3.2 充分融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構造愉悅的教學環境
以孔夫子為例,他的教學方式可以用“知之者,不如樂之者”來概括,也就是說學習的前提是明白學習的樂趣所在,因此,體育教師很有必要去營造一個開心愉悅的學習空間,供學生們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中學習,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由于小學生本身就具有年齡和心理的特殊性,他們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還是比較差的,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綜合特點,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讓他們感受到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感受到被需要。
3.3 結合小學生的成長特點,構建合理的溝通反饋機制
小學生可以說處在一個比較敏感的階段,他們的心中可能沒有界限鮮明的對與錯,但是對于表揚和懲罰的反應卻非常大,在這個時期他們更愿意受到表揚和鼓勵,但是如果在體育教學中一味地表揚學生很可能養成一種驕傲自滿的性格,反而在以后受到挫折更容易擊垮他們,所以體育老師在教學中要建立起一個合理的溝通機制,既要給予學生表揚,又要在他們犯錯的時候及時指出,所以一個完善的溝通機制可以讓學生更加愿意傾聽別人,更愿意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教育,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3.4 完善教學主題,創新教學方法,持續提升學生關注
想要在小學體育中心理健康教育達到預想的成果,首先要讓學生們自身重視心理健康,把體育課堂上的玩鬧心和注意力適當地轉移到心理健康教育上,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保持并不是專一長久的,所以在教學設計中要著重強調心理健康的教育主題,同時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性格特點變更教學方式,通過對各種資源優勢的利用創新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一個新奇的教學活動中保持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熱情。
4 ?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代下的小學體育課堂再也不是單方面鍛煉學生身體機能的課堂,更對學生的心理成長和健康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在小學體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教育界對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完善已經在慢慢解決這些問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推動我國人才隊伍的發展壯大和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 曹占軍.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0):74-75.
[2] 趙煦陽.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5(1):148.
[3] 陳麗莉.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9(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