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峰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部分,而通過采用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可有效地提升閱讀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 語文? 個性化閱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100-01
1.通過構建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情境,讓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情境教學法是一種被廣泛運用的閱讀教學方法,通過采用情境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在閱讀學習當中,真正的做到融情入境地進行閱讀學習。并通過教學情境當中來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師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圍繞下述教學環節展開教學:第一、教師應首先為學生構建起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我想去桂林》《漓江情》等展現桂林優美美景的歌曲,以背景音樂的形式,為學生營造出一種“桂林風光”的音樂氛圍當中,并使學生能夠較好地融入到學習情境中。借助于音樂使學生能夠對桂林山水充滿好奇心,從而為開展閱讀教學奠定下一個良好的情感認知。接下來教師再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位美麗的壯族少女,駐立于漓江的江畔,充滿深情地唱起了電影《劉三姐》當中的“對山歌”,此時,多媒體視頻再自然地切換到桂林山水的美麗風光當中,在優美動聽的桂林山歌與美麗的桂林山水當中,讓學生能夠在這美倫美奐的景物與優美動聽的桂林山歌當中,用心用情地去真正的體會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含義。第二、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整體地把握這篇課文的主題思想與豐富內涵,此時,教師可讓幾位學生穿著壯族服飾,站立于多媒體屏幕前,充滿感情地誦讀《桂林山水》這篇課文,讓學生們一面聆聽課文內容,一面觀看桂林山水之美,從而讓學生較好的融入到唯美的桂林山水之中。通過語文閱讀情境教學法,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閱讀情感,使學生能夠在閱讀情境當中,來有效地進行語文個性化閱讀,從而較好的學習與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
2.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有效地開展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
在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依據小學生自身的實際閱讀水平、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來靈活地運用不同的閱讀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是一種運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式,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能夠以影音結合的方式,來直觀形象地進行語文教學,增強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有效地降低語文閱讀學習的難度,更加有利于學生理解與掌握所學的語文知識。
3.通過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緊密聯系,來開展個性化閱讀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語文學習當中,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能力。因此,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就必須較好的彰顯出閱讀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而個性化閱讀則是開展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在開展語文個性化的閱讀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有意識地通過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緊密聯系,來讓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由于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時間較為有限,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卻蘊含著豐富多彩的閱讀素材。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時,必須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要將所閱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實踐運用進行緊密結合,例如,教師在開展《美麗的小興安嶺》的閱讀教學時,課文當中是圍繞小興安嶺一年四季不同時段的景物變化情況,來描寫美麗的小興安嶺景物的。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回憶自己在植物園、在公園,對于春夏秋冬四季變化過程當中,植物所呈現出來的不同的生長情況,來認知不同季節對于植物生長情況所產生的影響,學生依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在課文閱讀時,當閱讀到春天的小興安嶺時,學生就會用輕松愉悅的語氣來體現出“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美景;當閱讀到春天的小興安嶺時,學生就會用充滿活力的輕快的語氣來體現出“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美景。通過這樣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有助于學生充分運用不同的語氣來體現出小興安嶺四季變化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去認知與了解課文的知識內容。
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通過采用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可為學生構建起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個性化閱讀的過程當中,做到融情入景地進行學習,并能夠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逐漸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秦艷萍.新課程理念下的個性化閱讀[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
[2]戴雅琛.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淺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1(16)
[3]蘆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綜述[J].教育教學論壇.2015(35)
[4]王俐.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個性化閱讀[J].成功(教育).2009(11)